大匠叶飞
叶飞刷屏了A股市场。2000年10月份,同样是个周末,《财经》封面文章《基金黑幕》,引来当时全体公募基金讨伐,甚而,两位时任、前任证监主席加入论战。最后结局,当年几位头牌基金经理彻底退出基金江湖。
当年事件时,公募基金还在襁褓中。今天,公募基金已经是A股市场的顶门长子。叶飞的伟大在于,用最市侩的方式给顶门长子在传承A股家业之前,洗了个透澡。
2018年前,公募基金在A股市场还在坐冷席。一是规模有限,二是公募基金产品结构绝对偏重固定收益类。短短两年间,A股公募基金规模一跃超过日、德,主权市场中仅次于美国。同时,主动权益类产品占到整体规模的半壁江山。
A股公募基金尤其是主动权益类产品的快速扩容,成就了2019年以来的“机构抱团”现象。成熟市场的经验表明,伴随着机构力量的崛起和成熟,机构抱团—>瓦解—>再抱团—>再瓦解,这个循环往复的过程会经历十几、数十年。最终,投资风格分散化,投资标的丰富化,投资工具多元化,才能造就机构力量的圆润和练达。
站在历史大视野上看“叶飞事件”,其中的龌龊和营苟,再正常不过。美国为例,从《塞班斯法案》到《多德-弗兰克华尔街改革与消费者保护法案》,掮客联手机构操盘手和公司,摆杀猪盘的案例依然频出,只不过违法成本越来越高。在监管环境偏政策化的背景下,叶飞的这记王八拳恰恰打到了恶龙的七寸。由此,这个小丑不可思议的提前引爆了A股机构的成人礼。
镜头拉回到今天。2021年5月16日必将载入A股市场史册,坊间已经开始流传160名单,今晚有多少公司、机构和股民无眠!管理层的困境在于,如何在给市场合理交代的同时,保护顶门长子不被过度伤害,毕竟,A股机构力量已经是民族复兴百年大计的一堵承重墙。
尤其是在当下国际经济和金融环境下,几十年未遇的全球流动性洪水呼啸而来,全球财富要通过优质股权资产保值和避险,公募基金在这里的角色无法替换。
“叶飞事件”对市场的短期伤害不可避免。亡羊补牢的关键在于如何“补牢”。可以预见的是,“叶飞事件”在淘汰一批基金经理的同时,另一批新经理将崭露头角;在淘汰旧市值管理(实际上玷污了市值管理)模式的同时,催生新的市值文化和生态;在彻底斩断上市公司大股东内外联手坐庄妄念的同时,逼迫大股东回归价值创造的正轨上来。
A股市场长线价值投资之路始终崎岖坎坷,就是因为短线投机的灰色后门敞开着。叶飞以蝼蚁之力关上了后门,是为大匠!
您可能也感兴趣:
为您推荐
深圳最低工资标准调整为2360元/月 失业保险金为2124元/月
辽宁实施失业保险省级统筹 对缺口核定等作出详细规定
部分保险公司推出隔离险 理赔却存在诸多限制
排行
最近更新
- 西安将开展春风行动 助力企业复工复产、降低招聘成本
- 住建部规定完整居住社区建设的指标 要求建立15分钟生活圈
- 中消协发布春节消费警示——理性购物,谨防“低价套路”
- 垃圾分类,在参与中更有获得感
- 垃圾分类,人人受益
- 把最坚决最果断最严格措施落实到位
- 69岁老妇炒股倒欠千万 中信建投回应:尽职调查符合准入条件
- 对新型电信网络诈骗也要“以不变应万变”
- 食用油高涨上市公司增收不增利 今年或继续高位震荡
- 国资10.6亿元接手世茂集团上海黄浦路商业用地块
- 预制“年夜饭”走俏 监管也要“预置”
- 资本“爆炒”预制菜:中国人的胃那么容易讨好吗?
- “生三孩”政策是否有效?国家卫健委:期待“立竿见影”不科学
- 一个营地单月流水30万!短途游的“火爆”超乎你的想象
- 抓住那些控糖的年轻人!“0糖”食品大流行,品牌缠斗升级
- 奥密克戎感染人类细胞的细节揭示
- 万科海外拟估值约1.25亿英镑出售伦敦一物业
- 支付机构备付金交存首破2万亿 再创历史新高
- 北交所首家转板公司来了 27日上会科创板
- 丰台区全域暂停聚集性活动
- 上周代表城市成交下行:一、二、三线同比降幅分别为42.9%、17...
- 北京市10区4600名医护人员驰援丰台
- 老年相亲节目,岂是“看一热闹图一乐”
- 多地重大项目投资规模力度明显加大 新基建项目成重要发力点
- 83只科创板个股披露去年业绩预告 约九成个股净利同比增长
- A股上市银行陆续发出“捷报”,未来走势、估值情况将如何?
- 保险机构加速布局数字化 复合型人才短缺成“拦路虎”
- 8家险企股权被挂牌转让,为何险企股权不再被追捧?
- 支付备付金交存再破历史最高点 中长期增长态势已形成
- 观典防务即将迎来转板大考 业务综合毛利率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