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海禁渔期后生鲜海鲜品价格微涨,吃冻品更划算
5月1日起,国内沿海的四大海域同步进入伏季休渔期。爱吃海鲜的武汉人会受到影响吗?连日来,极目新闻记者走访了解到,各级市场里不少生鲜海鲜品价格微涨,但冻品海鲜供应充足,市民吃起来也更划算。
沿海禁渔期后生鲜货微涨
近日,记者来到位于武昌的一家海鲜批发市场,发现不少商铺里都有鲜活海鲜在售卖,但数量不多,商贩不时在招呼逛市场的人挑选活海鲜。
“可以卖的鲜活野生海鲜比较少了,都是4月底的存货。”一位海鲜商行老板称,5月以后进入沿海地区的海鲜禁渔期,各种鱼虾类的野生海货不会有新货:“沿海禁渔期启动以后,新鲜货就没有了。”
记者了解到,目前在售活海鲜身价都较4月时有所上涨,按照不同品类每斤涨了3元至5元不等,部分商户称卖完以后就开始做冻品生意,现在的价钱也只是随行就市。
尽管稍微涨了点价,但市场里的餐饮商家和消费者均表示,“稍微提了点价,还可以接受。”一位餐馆买手称,野生海鲜只是为了“撑门面”,涨点价可以接受,店里主要卖的还是养殖类海鲜。
冻品海鲜供应足性价比高
野生海鲜因为禁渔期到来而形成的供应短缺,似乎并没有影响到消费终端的供货。记者走访发现,超市、集贸市场等零售市场里可以买的小海鲜品类还不少,只是价格略微上涨,商家则更多地卖起了冻品海鲜。
昨日,在武昌徐东大街的一家超市里,记者在海鲜区看到的在售品类包括扇贝、文蛤、鲍鱼、蛏子等。其中,中等规格的鲍鱼每只8.9元,比春节过后的价格贵了3元;文蛤每斤21.8元,蛏子每斤27.5元,花甲每斤8.5元。导购员介绍,这些家常小海鲜的单价都比3月中旬时贵了1元至2元。
与鲜活海货相比,市场里的冻品海鲜价格更加稳定,市民选购起来也更“自由”。记者注意到,超市里冰冻的黄鱼、带鱼、扇贝等产品每斤多在十几元,相较于同品类的鲜活鱼品便宜一半左右。
小海鲜养殖量大价格平稳
“对于武汉人来说,家常小海鲜是消费量最高的生鲜产品之一,但是这类海鲜主要依靠人工养殖,行情受到禁渔期的影响不会特别大。”餐饮观察人士王勇介绍,小海鲜消费市场的需求量不断增大,让武汉市场有较稳定的货源,终端消费有保障。
海鲜批发商李先生也介绍,目前在批发市场、集贸市场、连锁超市等渠道销售的小海鲜,基本上都是走的“大流通”,货源主要是浅海人工养殖的海鲜,因为养殖技术比较纯熟,出产频率、数量更加稳定,市场价格在一定时间内不会出现很大波动。
此外,业内人士称,冻品、养殖类海鲜水产品将成为禁渔期内的市场主要供应品,这些海鲜的储备量和供应量都比较有保障。再加上小龙虾等当季淡水农产品不断供应市场,能够对小海鲜形成价格制衡,市民在近期吃海鲜不会多花太多钱。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曹磊 李辉
您可能也感兴趣:
为您推荐
深圳最低工资标准调整为2360元/月 失业保险金为2124元/月
辽宁实施失业保险省级统筹 对缺口核定等作出详细规定
部分保险公司推出隔离险 理赔却存在诸多限制
排行
最近更新
- 西安将开展春风行动 助力企业复工复产、降低招聘成本
- 住建部规定完整居住社区建设的指标 要求建立15分钟生活圈
- 中消协发布春节消费警示——理性购物,谨防“低价套路”
- 垃圾分类,在参与中更有获得感
- 垃圾分类,人人受益
- 把最坚决最果断最严格措施落实到位
- 69岁老妇炒股倒欠千万 中信建投回应:尽职调查符合准入条件
- 对新型电信网络诈骗也要“以不变应万变”
- 食用油高涨上市公司增收不增利 今年或继续高位震荡
- 国资10.6亿元接手世茂集团上海黄浦路商业用地块
- 预制“年夜饭”走俏 监管也要“预置”
- 资本“爆炒”预制菜:中国人的胃那么容易讨好吗?
- “生三孩”政策是否有效?国家卫健委:期待“立竿见影”不科学
- 一个营地单月流水30万!短途游的“火爆”超乎你的想象
- 抓住那些控糖的年轻人!“0糖”食品大流行,品牌缠斗升级
- 奥密克戎感染人类细胞的细节揭示
- 万科海外拟估值约1.25亿英镑出售伦敦一物业
- 支付机构备付金交存首破2万亿 再创历史新高
- 北交所首家转板公司来了 27日上会科创板
- 丰台区全域暂停聚集性活动
- 上周代表城市成交下行:一、二、三线同比降幅分别为42.9%、17...
- 北京市10区4600名医护人员驰援丰台
- 老年相亲节目,岂是“看一热闹图一乐”
- 多地重大项目投资规模力度明显加大 新基建项目成重要发力点
- 83只科创板个股披露去年业绩预告 约九成个股净利同比增长
- A股上市银行陆续发出“捷报”,未来走势、估值情况将如何?
- 保险机构加速布局数字化 复合型人才短缺成“拦路虎”
- 8家险企股权被挂牌转让,为何险企股权不再被追捧?
- 支付备付金交存再破历史最高点 中长期增长态势已形成
- 观典防务即将迎来转板大考 业务综合毛利率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