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应届生招聘规模同比增幅达52.5%,平均薪资6112元
又是一年毕业季。据教育部的官方数据,2021届高校毕业生规模达909万人,创历史新高。6月15日,BOSS直聘研究院发布了《2021应届生就业趋势报告》。《报告》显示,截至5月,2021年应届生招聘规模同比增幅达到52.5%。随着经济持续复苏,大中小型企业的应届生招聘同比增幅均超过40%,其中,万人以上规模的大型企业应届生需求量同比增幅达到59.6%。薪资方面,2021年校招岗位的平均招聘薪资为6112元,同比增长4.7%,继续保持连年小幅增长的趋势。
今年校招岗位有62%来自一线和新一线城市
数据显示,2021年校招岗位有62%来自一线和新一线城市,较去年轻微下降。其中,一线城市校招岗位占比25%,同比下降4个百分点;新一线城市校招岗位占比37%,同比增长4个百分点。
从应届生的就业地选择偏好来看,2021年,一线城市和新一线城市的高校毕业生,希望在就读城市发展的比例超过60%;而三四线城市培养的高校毕业生留在本市发展的比例普遍不高。
民办本科院校的毕业生也表现出了明确的去大城市发展的意愿。2021年,有56%的民办本科毕业生愿意留在学校所在地工作,不愿意在就读城市求职的学生中,前往新一线城市求职的比例最高,占到32%,其次是一线城市,占到26%。
新技术、新基建领域对高学历人才需求度持续走高
2021年,新技术、新基建领域对高学历人才的需求度持续走高。数据显示,数字技术、医疗健康、智能制造和教育领域存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产业界应届博士生招聘需求同比增幅达到75.7%,平均招聘薪资24775元;数字技术类岗位的应届博士生平均招聘薪资达到31785元。
与此同时,5G、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及自动驾驶等“新基建”代表领域的应届生招聘需求同比增长57.6%,平均薪资同比增长9.2%,达到8393元。薪资水平高出应届生整体平均招聘薪资的37.3%。
相应地,新基建领域也成为应届生,尤其是理工科专业背景毕业生的求职热点。关注新基建代表领域岗位的应届生同比增长70%。
此外,问卷调研显示,在尚未最终确定工作的应届生中,45%愿意考虑基层及社区岗位。
超五成应届生关注小微企业岗位
2021年,应届生关注度最高的前五个行业大类集中在现代服务业领域,以数字技术类岗位为主的互联网、电子/通信和科学技术服务行业吸引了26.7%的应届生;商务和专业服务(广告、咨询、法律、会计审计等)行业对应届生也有着强劲吸引力。
值得注意的是,“银发经济”的崛起使得对人才的需求迅速扩大。2021年前5个月,养老产业相关岗位的应届生招聘规模同比增长51%,对应届生的需求集中于门槛较低的基础岗位,销售、行政与运营类岗位占到应届生需求的64%。
研究还发现,2021年,超过50%的应届生对来自20人以下的小微企业发布的岗位表现出了兴趣,较去年同期明显回温。
(深圳晚报记者 许娇蛟)
您可能也感兴趣:
为您推荐
深圳最低工资标准调整为2360元/月 失业保险金为2124元/月
辽宁实施失业保险省级统筹 对缺口核定等作出详细规定
部分保险公司推出隔离险 理赔却存在诸多限制
排行
最近更新
- 园区中心封面地标——新鸿基地产布局苏州环贸汇焕新金鸡湖时...
- 重庆: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到2025年创新要素活跃度显著增强
- 西安将开展春风行动 助力企业复工复产、降低招聘成本
- 住建部规定完整居住社区建设的指标 要求建立15分钟生活圈
- 中消协发布春节消费警示——理性购物,谨防“低价套路”
- 垃圾分类,在参与中更有获得感
- 垃圾分类,人人受益
- 把最坚决最果断最严格措施落实到位
- 69岁老妇炒股倒欠千万 中信建投回应:尽职调查符合准入条件
- 对新型电信网络诈骗也要“以不变应万变”
- 食用油高涨上市公司增收不增利 今年或继续高位震荡
- 国资10.6亿元接手世茂集团上海黄浦路商业用地块
- 预制“年夜饭”走俏 监管也要“预置”
- 资本“爆炒”预制菜:中国人的胃那么容易讨好吗?
- “生三孩”政策是否有效?国家卫健委:期待“立竿见影”不科学
- 一个营地单月流水30万!短途游的“火爆”超乎你的想象
- 抓住那些控糖的年轻人!“0糖”食品大流行,品牌缠斗升级
- 奥密克戎感染人类细胞的细节揭示
- 万科海外拟估值约1.25亿英镑出售伦敦一物业
- 支付机构备付金交存首破2万亿 再创历史新高
- 北交所首家转板公司来了 27日上会科创板
- 丰台区全域暂停聚集性活动
- 上周代表城市成交下行:一、二、三线同比降幅分别为42.9%、17...
- 北京市10区4600名医护人员驰援丰台
- 老年相亲节目,岂是“看一热闹图一乐”
- 多地重大项目投资规模力度明显加大 新基建项目成重要发力点
- 83只科创板个股披露去年业绩预告 约九成个股净利同比增长
- A股上市银行陆续发出“捷报”,未来走势、估值情况将如何?
- 保险机构加速布局数字化 复合型人才短缺成“拦路虎”
- 8家险企股权被挂牌转让,为何险企股权不再被追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