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动能带动下,制造业投资逐步接棒基建
受到去年同期基数影响,各项指标同比增速趋缓,国民经济逐步从快速增长转向稳中加固。6月16日,国家统计局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5月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前五月,国内经济增长的动力逐渐向内需增长拉动的常态回归。城镇居民失业率逐月下滑,支撑消费对经济贡献度显著提升。在新动能带动下,制造业投资逐步接棒基建,并有望在二季度继续上行。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表示,从长期发展看,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未来,随着继续推进双循环,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国经济仍然会保持一个较好的发展态势。
城镇失业率降至5.0%
随着经济的稳定恢复,国内就业形势总体改善。逐月梳理数据发现,前五月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连续下滑,从前两月的5.6%逐步跌到3月的5.3%、4月的5.1%。
从当月主要数据来看,不论是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还是重点人群调查失业率,均出现不同程度下滑。5月,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较4月再降0.1个百分点。其中,25—59岁的调查失业率是4.4%,比4月下降了0.2%,总体就业形势在改善。
付凌晖表示,就业的改善主要有几个方面原因:经济恢复,用工需求在增加;服务业加快恢复,5月全国服务业生产指数两年平均增长6.6%,比4月加快0.4个百分点。“我们知道,服务业的就业容量是比较大的,这有利于就业的增加。”同时,受益于就业优先政策,政府出台一系列援企稳岗的政策持续发力,特别是创业带动就业、支持灵活就业等政策,对稳定就业发挥了重要作用。
今年以来,随着国内高校毕业生人数以909万人创历史新高,稳就业压力不言而喻。各地也通过开展稳就业举措加入人才争夺战。
例如,江苏省2021届高校毕业生将首次突破60万,达61万左右。省内167所高校和独立学院,利用3-6月不到100天的时间,举办1000场线上线下招聘活动,通过智慧就业平台为毕业生提供100万个就业岗位需求。截至5月25日,已举办招聘活动976场,在线发布岗位近89万个;同时,向毕业生充分宣传国家、江苏省及省内各区市出台的招才引才政策,吸引更多毕业生留苏就业创业。
付凌晖也指出,当下要看到全国就业仍有压力。今年城镇新增劳动力大概有1400多万,其中大学毕业生达到909万,总量压力还是存在的。在结构方面,大学生就业难和企业招工难并存。此外,部分接触型的服务业恢复仍较慢,对就业带来不利影响。下一阶段,将保持对经济恢复必要的支持,促进就业岗位的增加。同时,落实好就业优先政策,支持重点群体就业的扩大,推动就业形势总体稳定。
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提升
国民经济逐步恢复,居民城镇失业率下降,居民就业支撑,消费数据也在逐步归正。付凌晖指出,从今年的情况看,国内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是提升的。去年受疫情影响,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是负拉动的,全年经济增长2.3%,主要受投资和出口拉动。但从今年来看,随着经济的持续恢复,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明显提升。
据统计,5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5945亿元,同比增长12.4%;比2019年5月增长9.3%,两年平均增速为4.5%。其中,除汽车以外的消费品零售额32257亿元,增长13.2%。扣除价格因素,5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际增长10.1%,两年平均增长3.0%。从环比看,5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0.81%。
“5月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增速,从同比增速看是有所放缓,主要是由于上年同期基数因素的影响。上年同期社零总额在逐步恢复,所以基数在走高。但从两年平均增速来看,扣除基数效应的影响,5月的两年平均增速比上个月还加快了0.2个百分点。这可以说明,市场销售总体是在逐步回升的。”付凌晖表示。
从当月市场销售情况来看,升级类商品的零售额增速仍领先。其中,通讯器材类、化妆品类、体育娱乐类相关商品零售同比增长均在10%以上;同时,服务销售在改善,餐饮收入增速加快。5月餐饮收入同比两年平均增长1.4%,比4月继续加快1个百分点。
“五一”小长假期间,国内旅游人数超过疫情前水平,旅游收入也达到了疫情前的七成以上。从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中可看到,与长距离旅行相关的服务消费稳步增长,比如航空运输、铁路运输等行业的商务活动指数均保持在65%以上。跟居民消费相关的零售、餐饮、文体娱乐等行业的商务活动指数达到58%以上。
付凌晖表示,从下一阶段来看,消费恢复仍有较好支撑:就业在扩大,居民收入增长,有利于增强居民消费的能力;经济向好,整体发展恢复,国内疫苗接种也在扩大。据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6月15日,国内疫苗接种超过9亿剂次;此外,随着一系列促进消费政策的实施和国内疫情防控的总体有力,价格涨幅总体温和,有利于进一步扩大消费。
前五月制造业投资两年平均增速转正
“随着经济的逐步恢复,国民经济增长的动力逐渐向内需增长拉动这种常态回归。”付凌晖指出。财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伍超明表示,5月国内经济呈现出“生产走弱,需求走强”的结构性改善特征。展望未来,预计“生产收敛、需求走强” 的经济修复格局有望延续,经济恢复平衡性趋于增强。
需求端中,受益于服务业加快恢复,叠加居民收入改善、政府扶持力度加大,消费仍处缓慢修复中。而在国内外需共振修复、企业利润改善、技术升级周期启动和降成本政策显效的共同作用下,制造业投资逐步接棒基建,支撑固投需求。
从当月数据来看,前五月,第一、二、三产业投资额分别以4961亿元、57570亿元和131386亿元,增长28.7%、18.1%和13.8%。相较于第三产业中基建设施11.8%的投资增速,制造业投资增速达到20.4%。
付凌晖表示,去年受疫情冲击,企业盈利及市场前景预期均受到影响。但是从今年来看,制造业投资总体稳步恢复。前五月制造业投资两年平均增速已经由负转正。
而拉动制造业投资引擎中,新兴动能持续壮大。当月,不论是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还是高技术产业投资,均以13.1%和13.2%的两年平均增速高于平均增速。“从数据可以看到,企业对于创新投入是在增加的,也说明投资有很好支撑。”付凌晖说。
值得关注的是,数据显示,民间固定资产投资112472亿元,同比增长18.1%,成为引领投资修复的主要力量。“固定资产投资和民间投资增速差距由前四月的1.0%收窄至前五月的0.5%,投资修复动能逐渐由政策驱动转换为内生动能修复。”伍超明说。在他看来,二季度制造业投资中枢将继续上行,对固定资产投资需求形成支撑。同时,高技术制造业继续领跑,国内新旧动能转换提速。
(北京商报记者 陶凤 刘瀚琳)
您可能也感兴趣:
为您推荐
深圳最低工资标准调整为2360元/月 失业保险金为2124元/月
辽宁实施失业保险省级统筹 对缺口核定等作出详细规定
部分保险公司推出隔离险 理赔却存在诸多限制
排行
最近更新
- 园区中心封面地标——新鸿基地产布局苏州环贸汇焕新金鸡湖时...
- 重庆: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到2025年创新要素活跃度显著增强
- 西安将开展春风行动 助力企业复工复产、降低招聘成本
- 住建部规定完整居住社区建设的指标 要求建立15分钟生活圈
- 中消协发布春节消费警示——理性购物,谨防“低价套路”
- 垃圾分类,在参与中更有获得感
- 垃圾分类,人人受益
- 把最坚决最果断最严格措施落实到位
- 69岁老妇炒股倒欠千万 中信建投回应:尽职调查符合准入条件
- 对新型电信网络诈骗也要“以不变应万变”
- 食用油高涨上市公司增收不增利 今年或继续高位震荡
- 国资10.6亿元接手世茂集团上海黄浦路商业用地块
- 预制“年夜饭”走俏 监管也要“预置”
- 资本“爆炒”预制菜:中国人的胃那么容易讨好吗?
- “生三孩”政策是否有效?国家卫健委:期待“立竿见影”不科学
- 一个营地单月流水30万!短途游的“火爆”超乎你的想象
- 抓住那些控糖的年轻人!“0糖”食品大流行,品牌缠斗升级
- 奥密克戎感染人类细胞的细节揭示
- 万科海外拟估值约1.25亿英镑出售伦敦一物业
- 支付机构备付金交存首破2万亿 再创历史新高
- 北交所首家转板公司来了 27日上会科创板
- 丰台区全域暂停聚集性活动
- 上周代表城市成交下行:一、二、三线同比降幅分别为42.9%、17...
- 北京市10区4600名医护人员驰援丰台
- 老年相亲节目,岂是“看一热闹图一乐”
- 多地重大项目投资规模力度明显加大 新基建项目成重要发力点
- 83只科创板个股披露去年业绩预告 约九成个股净利同比增长
- A股上市银行陆续发出“捷报”,未来走势、估值情况将如何?
- 保险机构加速布局数字化 复合型人才短缺成“拦路虎”
- 8家险企股权被挂牌转让,为何险企股权不再被追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