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有望率先以“即时零售”优势开启微距电商新时代
据媒体报道,“618”虽落下帷幕,“即时零售”却浮出水面。近期,盒马等电商平台战报显示,上海“手机下单,1小时达”订单增长迅猛。
深圳尚未有相关数据统计,但普通市民已经感知到,“即时零售”正在形成一种新的消费体验,而且正从应急之需转成“消费习惯”。与其他城市相比,深圳地域面积小,居住密集度高,再加上电商企业多,物流到达率高,更有希望率先以“即时零售”优势开启微距电商新时代。
微距电商起源于“同城零售”,最初天猫、京东都进行过尝试,后来增加进美团等新势力后,情形发生了重大变化:先是大型电商与同城物流结合;后来出现同城物流与同城实体商家的组合;再到眼下,电商、线下商超、货仓与物流按地域划圈的全客群、全品类、全诉求、全场景等“十全”特征的无限组合,微距电商的商业形态日渐成熟,其特征是“以快比快”——没有最快,只有更快;趋势是地域划圈越来越小——就近取货,就近送达。
这其实是围绕送达时限的一次商业链条重组,也是围绕消费人群的一次商业格局重塑,关键是谁能成为重组与重塑的主导者。这个新商业形态中有线上平台、线下商超、物流等不同业态的多种势力,最终比拼的是各类组合的基础能力、选品能力、数字化能力和用户规模等等。相关报道显示,目前,同城即时零售战场已有阿里、美团、京东、达达等多股力量较量。其中,作为中国即时零售第一股在纳斯达克上市的达达集团,其拣货助手App目前在上海已上线近90家大型零售商,应用部署超过3600家门店,2020年达达快送“即时配”服务的履约时效为30分钟;已入驻京东到家平台的沃尔玛、永辉超市等,店内设置专属拣货仓,在“拣货助手”App指引下,每单拣货时间最快可被压缩至3分钟内。
据行业预测,到2024年,即时零售有望达万亿元规模;艾瑞咨询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即时配送订单量达228.4亿单,即时配送用户规模已超过4亿人。而且多种迹象显示,即时零售正在毫无边界地扩展货品范围,“一小时内送达”也正在从应急之需变成消费习惯。面对“即时零售”开启的微距电商新时代,抢占先机,才有可能赢得未来。
(本报评论员 孙波)
您可能也感兴趣:
为您推荐
深圳最低工资标准调整为2360元/月 失业保险金为2124元/月
辽宁实施失业保险省级统筹 对缺口核定等作出详细规定
部分保险公司推出隔离险 理赔却存在诸多限制
排行
最近更新
- 云南省省级课题开课论证会在长水教育集团召开
- 园区中心封面地标——新鸿基地产布局苏州环贸汇焕新金鸡湖时...
- 重庆: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到2025年创新要素活跃度显著增强
- 西安将开展春风行动 助力企业复工复产、降低招聘成本
- 住建部规定完整居住社区建设的指标 要求建立15分钟生活圈
- 中消协发布春节消费警示——理性购物,谨防“低价套路”
- 垃圾分类,在参与中更有获得感
- 垃圾分类,人人受益
- 把最坚决最果断最严格措施落实到位
- 69岁老妇炒股倒欠千万 中信建投回应:尽职调查符合准入条件
- 对新型电信网络诈骗也要“以不变应万变”
- 食用油高涨上市公司增收不增利 今年或继续高位震荡
- 国资10.6亿元接手世茂集团上海黄浦路商业用地块
- 预制“年夜饭”走俏 监管也要“预置”
- 资本“爆炒”预制菜:中国人的胃那么容易讨好吗?
- “生三孩”政策是否有效?国家卫健委:期待“立竿见影”不科学
- 一个营地单月流水30万!短途游的“火爆”超乎你的想象
- 抓住那些控糖的年轻人!“0糖”食品大流行,品牌缠斗升级
- 奥密克戎感染人类细胞的细节揭示
- 万科海外拟估值约1.25亿英镑出售伦敦一物业
- 支付机构备付金交存首破2万亿 再创历史新高
- 北交所首家转板公司来了 27日上会科创板
- 丰台区全域暂停聚集性活动
- 上周代表城市成交下行:一、二、三线同比降幅分别为42.9%、17...
- 北京市10区4600名医护人员驰援丰台
- 老年相亲节目,岂是“看一热闹图一乐”
- 多地重大项目投资规模力度明显加大 新基建项目成重要发力点
- 83只科创板个股披露去年业绩预告 约九成个股净利同比增长
- A股上市银行陆续发出“捷报”,未来走势、估值情况将如何?
- 保险机构加速布局数字化 复合型人才短缺成“拦路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