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玉米种子及产业链峰会将启,推动玉米产业上下游的融合
10月18日至22日,第二十九届中国北京种业大会将在北京园博园举行。大会设置1场开幕式、4场峰会,其中,第二届中国玉米种子及产业链峰会将于10月18日下午在北京园博园主会场“园博厅”举行,“首届中国北京国际种业论坛”也将在10月19日举行。
玉米是全球第一大作物,170余个国家和地区种植玉米,三分之一人口以玉米籽粒作为主要食粮。我国种植面积位居全球第一,产量全球第二。玉米产业的发展,经过快速增长和调整下降两个阶段,如今正迎来新一轮发展期。
北京科技资源丰富、科技人才众多,集聚了大量玉米产业链条有关科研单位及企业,具备引领玉米产业发展的坚实基础和独特优势。通州区是北京种业发展的重要芯片,北京通州种业创新示范区正加速建设。通州区以副中心产业提升为契机,谋划制定产业政策,力争吸引国际种业资源落地。
记者了解到,第二届中国玉米种子及产业链峰会以“种业振兴 产业融合 粮安天下”为主题,由中国种子协会、通州区人民政府、北京种业协会主办,发挥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玉米科技创新引领作用,促进北京种业高质量发展,助力种业振兴。
峰会采用线上线下融合模式,以种业为核心,涵盖玉米产业育种、栽培、食品加工、饲料原料、国际贸易等环节,是打通玉米全产业链的重要平台。
杰出的资源材料,是夯实种业科技创新的物质基础。峰会设置“全国杰出贡献玉米自交系”推荐活动,活动由中国种子协会、中国作物学会玉米专业委员会、北京种业协会联合举办,将在第二十九届中国北京种业大会开幕式上发布。
玉米具有粮食、饲料和工业原料、酿造等多种用途。为充分发挥大会平台作用,搭建玉米新品种展示交流平台,峰会征集了一批玉米品种,在通州国际种业园进行田间种植展示。本次峰会还设置了玉米产业链展览展示区域,通过对玉米应用成果的展览,让参会人员对玉米产业链有更全面的认识,推动产业上下游的融合。展示内容包括科研院所、大型企业关于玉米育种、生产、应用等产业链方面的产品、成果。
此次峰会的举行,将有力推动北京市玉米种业及相关产业健康发展,支撑全国玉米产业全面升级,进一步从源头保障北京及全国食品安全、稳定供应。
当前,我国正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我国种业面临诸多挑战,既有跨国种业巨头的冲击,也有“走出去”转型升级的困境。无论从育种资源的引进保护利用、育种成果的商业化应用,还是从种业发展的自身角度看,国际化仍是我国加快种业发展、推进种业振兴的必由之路。
10月19日,“首届中国北京国际种业论坛”也将在北京园博园丽维赛德酒店举行。为更好促进种业对外开放,让国内企业更好地了解相关政策和种业现状,更多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与中国种子贸易协会决定联合举办本次论坛。
论坛将围绕种业政策创新与保障、种质资源创新利用、前沿技术应用与监管、种业知识产权保护与维权、国际贸易与合作、企业创新与发展等多项内容,多维度思考、探讨构建种业创新体系,推进种业振兴行动方案实施,实现我国种业自立自强。
论坛将依托“线上直播平台+线下现场会议”的双通道模式,线上平台可对论坛内容进行留言互动,线下现场将配备同传翻译,全力营造专业化、品牌化、国际化的线上线下视听盛宴。
您可能也感兴趣:
为您推荐
深圳最低工资标准调整为2360元/月 失业保险金为2124元/月
辽宁实施失业保险省级统筹 对缺口核定等作出详细规定
部分保险公司推出隔离险 理赔却存在诸多限制
排行
最近更新
- 上海:去年科技信贷授信规模1583亿元,科技保险助力科研稳发展
- 中国癌症防治十大建议发布 公众应改变多种不良生活方式
- 火山有色加强服务传统企业
- 蚂蚁集团股票有哪些?相关蚂蚁集团股票龙头一览
- Buck电路原理
- 时间继电器原理图及其作用
- 珍珠白汽车烤漆!台系极冻酷凌电源拆解
- 电视机工作原理
- 光源种类
- BINF hair spa与资生堂一道探索高端养发之路!
- 九牧王再度惊艳巴黎时装周,匠心打造东方男裤美学
- 云南省省级课题开课论证会在长水教育集团召开
- 园区中心封面地标——新鸿基地产布局苏州环贸汇焕新金鸡湖时...
- 重庆: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到2025年创新要素活跃度显著增强
- 西安将开展春风行动 助力企业复工复产、降低招聘成本
- 住建部规定完整居住社区建设的指标 要求建立15分钟生活圈
- 中消协发布春节消费警示——理性购物,谨防“低价套路”
- 垃圾分类,在参与中更有获得感
- 垃圾分类,人人受益
- 把最坚决最果断最严格措施落实到位
- 69岁老妇炒股倒欠千万 中信建投回应:尽职调查符合准入条件
- 对新型电信网络诈骗也要“以不变应万变”
- 食用油高涨上市公司增收不增利 今年或继续高位震荡
- 国资10.6亿元接手世茂集团上海黄浦路商业用地块
- 预制“年夜饭”走俏 监管也要“预置”
- 资本“爆炒”预制菜:中国人的胃那么容易讨好吗?
- “生三孩”政策是否有效?国家卫健委:期待“立竿见影”不科学
- 一个营地单月流水30万!短途游的“火爆”超乎你的想象
- 抓住那些控糖的年轻人!“0糖”食品大流行,品牌缠斗升级
- 奥密克戎感染人类细胞的细节揭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