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夜付尾款、退款等待时间长……消费者直呼“双11”太心累
“为什么一定要熬夜付尾款,是害怕白天太冷静吗”“付完尾款发现预售比直播间更贵”“下单两分钟,退款等十天”“预售价格这么乱,是想让我把数学课重新捡起来吗”……
11月2日,电商平台发布首日成绩单,成交额一小时内破去年记录的品牌数创新高。但网友们的吐槽也在短时间内迅速将双十一送上微博热搜。有网友表示,“每个人对着双十一都能吐槽五分钟。”
南都记者调查发现,今年网友们的吐槽焦点集中在预售模式上,比如熬夜付尾款、满减优惠算不清楚、预售并不便宜、退款等待时间长、价格混乱等。不少网友表示,零点过后熬夜付尾款,凑完单却发现12点半才能付尾款。重新凑单并计算优惠,却买了更多东西。早起退货发现商家已神速发货,无法反悔。
还有网友表示,“天气降温了要买冬装,网上全是预售,要冻S的节奏。”
熬夜付尾款早起退订单
“尾款人”喊累
电商平台今年喊出不熬夜付定金、付尾款,更新各种玩法讨好消费者,但时隔多年再参与双十一买买买,小王没想到自己会因为计算满减优惠而熬夜到凌晨两点多。
小王告诉南都记者,双十一预售开启后,提前在购物加购了明确购买的衣服,除了预付定金,还特意添加了袜子、内衣等方便用于凑单的小物件。10月31日晚零点刚过,付尾款时发现,要购买的牛仔裤半个小时后才能付尾款。
“那就先凑不用付尾款的订单,满199减25元、满200减30元,店铺自己也有不同的规则,比如发与满减可叠加使用的优惠券,或是满两件打八折。比大学时的高数课还让人头大。”小王告诉南都记者,穿梭于计算器与电商平台之间,最后选择了同个店铺内凑满减,不再跨店铺凑满减的方案。
为凑满减买了许多不需要的商品,第二天早上第一件事就是退订单。退完订单后看到“为什么一定要熬夜付尾款”已冲上微博热搜,网友们集中吐槽付尾款的时间,以及复杂的优惠规则。
小王在凑各类满减的同时,她准备买护肤品的室友则忙着计算商赠送赠品后的价格。她告诉南都记者,商家不愿意降价,用户为赠品而囤了一堆货。某电商平台买一瓶精华正装送等量小样,或是面霜赠送一堆试用装,但比对另一平台后发现买毫升的价格并不便宜。“看了看抽屉里618买洗发水送的一堆小样,最终还是选择只买需要的必需品。”
下单两分钟退货等十天
预售价比直播价还贵三块一
双十一最让人无奈的莫过于,提前半个多月付定金抢优惠,付完尾款后却收到“直播售价”比“预售价”更便宜的信息。不仅如此,商家已神速发货,消费者只能与商家沟通退款、退货事情。
网购重度用户吴女士10月21日在某电商平台官方旗舰店购买一盒面膜,预售价119元,付定金20元。付完定金后发现,该面膜买二发三,叠加店铺优惠后相当于62.6元一盒。于是,当天立刻付了40元定金,下单又购买2盒面膜。咨询客服第一单退款时,客服回复称,付完尾款申请退款,否则没有办法退到定金。
11月1日上午11点14分左右,吴女士的两个订单都付了尾款,并再次咨询客服退款事宜,客服回复需在线申请退款,退款原因为多拍/拍错/不想要。两分钟后,提交了退款申请的吴女士同时收到物流发货信息,退款信息也同时显示,等待商家处理时间为1天22时34分。
更郁闷的是,在订单收货页面,吴女士还收到了一则推送信息:同样的面膜买一送二,直播售价119元,相当于一盒面膜59.5元,且不是预售。
最终,11月1日下午6时许收到货的吴女士选择了退货退款、上门取件,快递小哥拿走退货商品后,退货信息却显示:需等待商家收货并退款时间10天,“以往对于VIP会员,快递收到退货后,退款秒到账。现在可好,付定金下单两分钟,但付尾款、退货等了10天,现在退款还要等十天。”
家住广州白云区的陈女士遇到同样的情况。她告诉南都记者,预售期间付定金,鼻贴拍二发三,即买二送一。11月1日凌晨付尾款,当天中午收到货。但当晚,又收到该鼻贴品牌发来短信,李佳琦直播间买一送一,且不是预售。“为什么预售等了这么久买到的并不便宜?商家还要发短信提醒我买贵了。”
上述两位消费者最后发现所购买的面膜、鼻贴可享受价保服务,申请后均退还50元。但两人表示,虽享受到优惠,但价格太乱,心累。
系统崩溃
商家手动退尾款差价
今年首次“参战”双十一的小许向南都记者表示,其双十一的购物体验并不好。在某平台购买一款飞利浦的灯具时,如预售阶段给付定金,商家承诺尾款只需要支付239元。但在31号双11活动开启的首晚,她发现尾款需要支付299元。咨询客服后对方告知,因为系统当晚崩溃了,所以只能在收货后再来手动退差价。
“蹲点付尾款,不但价格不对,还得记着要来退差价,买个东西也太累了。”小许吐槽称,物流方面,该款灯具的物流显示11月1日就会送达,但2号中午才收到货,这也是第一次碰到物流延迟。
除了灯具购买不顺利,小许告诉南都记者,她在1号晚抢购某品牌吹风机时,一个小时内发现价格变动了两三次。“一会五百多,一会七百多,问客服说后面变7字头是因为没有领满减券,可是我分明领了。”小许表示,所谓的双十一大促价格这么混乱,购物流程如此不流畅,以后大概率都不会凑这个热闹了。
您可能也感兴趣:
为您推荐
深圳最低工资标准调整为2360元/月 失业保险金为2124元/月
辽宁实施失业保险省级统筹 对缺口核定等作出详细规定
部分保险公司推出隔离险 理赔却存在诸多限制
排行
最近更新
- 上海:去年科技信贷授信规模1583亿元,科技保险助力科研稳发展
- 中国癌症防治十大建议发布 公众应改变多种不良生活方式
- 火山有色加强服务传统企业
- 蚂蚁集团股票有哪些?相关蚂蚁集团股票龙头一览
- Buck电路原理
- 时间继电器原理图及其作用
- 珍珠白汽车烤漆!台系极冻酷凌电源拆解
- 电视机工作原理
- 光源种类
- BINF hair spa与资生堂一道探索高端养发之路!
- 九牧王再度惊艳巴黎时装周,匠心打造东方男裤美学
- 云南省省级课题开课论证会在长水教育集团召开
- 园区中心封面地标——新鸿基地产布局苏州环贸汇焕新金鸡湖时...
- 重庆: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到2025年创新要素活跃度显著增强
- 西安将开展春风行动 助力企业复工复产、降低招聘成本
- 住建部规定完整居住社区建设的指标 要求建立15分钟生活圈
- 中消协发布春节消费警示——理性购物,谨防“低价套路”
- 垃圾分类,在参与中更有获得感
- 垃圾分类,人人受益
- 把最坚决最果断最严格措施落实到位
- 69岁老妇炒股倒欠千万 中信建投回应:尽职调查符合准入条件
- 对新型电信网络诈骗也要“以不变应万变”
- 食用油高涨上市公司增收不增利 今年或继续高位震荡
- 国资10.6亿元接手世茂集团上海黄浦路商业用地块
- 预制“年夜饭”走俏 监管也要“预置”
- 资本“爆炒”预制菜:中国人的胃那么容易讨好吗?
- “生三孩”政策是否有效?国家卫健委:期待“立竿见影”不科学
- 一个营地单月流水30万!短途游的“火爆”超乎你的想象
- 抓住那些控糖的年轻人!“0糖”食品大流行,品牌缠斗升级
- 奥密克戎感染人类细胞的细节揭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