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科“圈粉”打工人 “主动健康”更受推崇
最近,在北京从事程序员工作的吴华(化名),深受腰椎疼痛的困扰。经同事推荐,他来到公司附近一家公立医院的康复医学科接受治疗。医生根据他的医学影像检查结果,为他开具了康复治疗方案,内容包括器械运动训练、复合手法推拿治疗、日常生活动作训练等。
“经过五次治疗之后,疼痛有所缓解。”吴华对中新网记者表示,第一次来到康复科时,有“大开眼界”之感。这里不仅有各种器械设备,还有康复治疗师进行“一对一”的精准动作指导。“我的康复治疗师主要带我进行核心肌群的力量训练。医生说,这些动作学会之后,可以坚持日常练习,能有效改善肌肉劳损带来的疼痛。”
康复科的专业康复设备。中日友好医院康复医学科供图
如今,在社交媒体平台上,“把三甲康复科当私教房”成为热议话题。不少年轻网友发布就诊康复科的“经验帖”,分享挂号、治疗等体验。
中日友好医院康复医学科康复治疗师何佳欣对中新网记者表示,近年来,康复科就诊患者的确出现年轻化趋势。她认为原因不乏三方面:一是随着久坐办公、电子设备依赖等生活方式变化,年轻上班族因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慢性疼痛等问题就诊康复科的比例显著上升;二是自媒体的传播提升了康复科的社会认知度;三是随着“全民健身”理念的普及,民众的“主动健康”意识得到提高。
不过,何佳欣亦指出,康复科与健身房的适用人群不同,不可一概而论。“健身房适合希望通过锻炼提升体能、改善体形的健康人群,而康复科治疗更适合术后、运动损伤或慢性疾病患者。康复医学科旨在通过专业评估和治疗手段,帮助患者恢复功能、预防并发症。比如腰椎间盘突出并伴有腰痛的人群,更适合在康复科进行治疗和训练。”
事实上,康复科不仅受年轻打工人的青睐,更面临社会整体需求的增长。何佳欣表示,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慢性病患者数量增多以及人们从“治病救命”向“功能与生活质量改善”的观念转变,康复科的重要性愈发凸显。康复科不仅能够帮助老年人、术后患者、残疾人等群体恢复身体功能,还能通过预防措施减少疾病复发,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此外,国家政策支持、康复技术不断创新等因素,都在积极推动康复科发展。
2021年,国家卫生健康委等八部门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康复医疗工作发展的意见》提出,力争到2025年,每10万人口康复医师达到8人、康复治疗师达到12人。康复医疗服务能力稳步提升,服务方式更加多元化,康复医疗服务领域不断拓展,人民群众享有全方位全周期的康复医疗服务。业内人士指出,今后可通过强化人才培养、康复设施建设等举措,有效化解康复医疗目前存在的供需矛盾,为更多追求“主动健康”的民众提供专业高效的康复服务。(完)d
您可能也感兴趣:
为您推荐
中国红APP正式上线发布
第十二届东亚地方政府会议将在山东临沂召开 促进东亚地区交流合作
(乡村行·看振兴)山西柳林依托“数商兴农”打造乡村e镇 电商交易9个月达3.5亿元
排行
最近更新
- 康复科“圈粉”打工人 “主动健康”更受推崇
- 太原铁路清明假期单日旅客发送量创历史新高
- 伊利奶粉延展公益足迹,以专业力量守护母婴健康
- 益禾堂x狐妖小红娘:以东方美学对话Z世代的文化共鸣
- 数字中国发展战略研讨会暨数字中国院士港启动仪式在京举办
- 破解外贸增长密码!中企跨境×36氪研究院白皮书首发:B2B采购...
- TRON x HTX DAO 2025 香港之夜盛大举行:坚守行业建设,链接全球金融
- 悦己生活,从江铃集团新能源易至汽车EV3 PLUS开始
- 稳健医疗亮相第91届CMEF:打造医护信赖、国民喜爱的医疗品牌
- 两位独居老人家中突发不适 这位售后师傅的举动暖心了
- 浙江多地清明护航暖春行 多举措守护“小长假”出行路
- 棒球名宿进校园 寄语青少年挥出梦想一“棒”
- “梦想”号今年首次满员 天津邮轮口岸迎客流高峰
- 上海浦东金桥:智能驾驶生态圈从“技术破局”走向“全球竞和”
- 新疆兵团:清明节假期短途游、周边游受青睐
- 两大灯展在香港会展中心齐亮相
- 又见30℃!夏天来了吗?昼夜温差大一日如过两季 明显降温也...
- 天津特色文旅燃动清明假期 719.52万人次共赴春约
- 2025年电影清明档以3.78亿元收官
- 国铁郑州局清明假期发送旅客超252万人 多个车站客发破纪录
- 天津港一季度集装箱吞吐量创新高 同比增长5.6%
- 第三届新疆文化艺术节开幕
- 清明假期新疆机场集团运送旅客逾35万人次
- 西安《霓裳羽衣舞》吸引游客
- 清明假期广东道路交通事故数同比下降56.85%
- 十岁男童列车突发急症 安徽师生“云会诊”上演暖心救援
- 共赴春日之约!9图速览清明假期出行“热”力十足
- “雾凇之都”吉林冰雪经济多项数据创新高
- 中国南方航空将恢复长沙至日本大阪航线
- 蔡寞琰新作《虎溪山下》书写家族故事展现凡人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