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 投资 > 正文

环球微速讯:“灰色操作”揭盖,固收私募圈陷入“爆料之争”,内情究竟是什么

与大众关注度更高的主动权益私募相比,固收私募圈多少有些低调、神秘且专业。

但近日,一家中大型固收私募“怒怼”自媒体,一下子把这个圈子的“盖子”掀掉了。

此次争议,围绕部分风评不佳的“城投债”,及涉足的相关私募是否存在“灰色”操作,引发了极为热烈的讨论和“互怼”。


(资料图片)

虽然此次讨论的结果尚不确定,但固收私募圈内,少数机构利用“封闭”的行业圈子,“围炉而作”影响部分品种的募集和交易价格,进而增厚利益的猜想已经传遍行业上下。

对于固收私募圈而言,一场“正本清源”的行动恐也箭在弦上了。

“争议焦点”何在?

这场“争议”的源头,是一些固收投资圈内人士(或接近圈内的人士)主理的公众号,日前连续发文质疑部分城投债品种。

质疑部分债券的价格虚高,以及它们的发行人罔顾二级市场持有人的利益。

继而,这场讨论蔓延到,这部分城投债当初的发行可能存在“猫腻”。

后者指,有固收私募机构,通过所谓“结构化发行”的方式,以投资机构身份作为外壳,使用灰色手段帮助债券发行人“消化”债券,甚至背后可能存在“不上台面”的利益输入等。

继而,这些分析又引发了一些“固收机构”的主动介入“回怼”。

“四种”固收私募机构

这背后又引出了更多的背景和讨论。

根据业内的信息,内地涉足固收投资的私募机构大致分为四类:

1、主要从事二级市场债券投资的私募(主打信用债、利率债投研,部分机构侧重垃圾债投资)。

2、宏观策略私募(主打大类资产配置并投向债券)。

3、强势股票多头机构旗下的固收投资业务(配合公司主业)。

4、少数涉足“结构化发行”等一级市场业务的固收私募机构。

虽然,前三类机构是主流,但第四类机构,却存在着规模较大、资源较多、盈利模式多元、对个别品种影响力较大的特点。

同时,这些机构的业务合规边界究竟在哪里,也一直引发行业关注。

诸多“生疑”操作曝光

据悉,相关自媒体曝光的部分债券私募管理人“生疑”操作,主要有以下形式:

1、外包募资模式:个别债券私募管理人募资能力较差,因此把募资的工作外包给挣快钱的资金掮客,产品申购费高达5%,赎回费3%,这些费率比例相当于给资金掮客的提成。

2、接盘爆仓债券模式:个别私募旗下的封闭型产品,专门承接城投结构化爆仓的债券,以及自家公司其他产品导致净值下跌的问题债券。这当然会影响相关产品持有人的利益。

3、皮包公司收取返费模式:个别管理人成立多个股权代持的皮包公司,专门收融资顾问费、咨询费、发行人返费等。这等于变相向管理人的关联机构输送利益。

4、抽屉操作模式:一些固收私募机构在和一些信用评级不足的企业,就债券的发行往往存在多重试下约定的“抽屉协议”。这当然会重新调整相关各方的合理利益。

5、甩锅销售渠道模式:指债券发行人物色一家可以合作的债券私募,成立“消化”债券的产品,之后再与券商机构合作,进行杠杆操作。后者意味着出现问题后,不仅产品持有人倒霉,融资的券商也需要垫资。

6、机构互换规模模式:一家企业找一家债券私募承接该企业发行的债券。这家债券私募于是去认购另一家私募基金份额搞互换。后者相当于前述几个模式的升级版。

关键词: 灰色操作揭盖 固收私募圈陷入爆料之争 内情究竟

最近更新

关于本站 管理团队 版权申明 网站地图 联系合作 招聘信息

Copyright © 2005-2018 创投网 - www.xunjk.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我们:39 60 29 14 2@qq.com
皖ICP备202200996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