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福鼎:传统小吃黄米粿产销两旺
春节临近,年味渐浓,福建省宁德福鼎市的黄米粿加工厂迎来产销旺季。
走进福鼎市店下镇的高氏米粉年糕加工厂,只见热气升腾、米香四溢。磨米、搅拌、蒸煮、压制、切割……工人师傅们各司其职,一道道工序紧密衔接,伴随着机器作业声,一条条软糯喷香的黄米粿便“跃”下产线。
福鼎黄米粿也称“黄栀子年糕”,以粳米为主要原料,因为加入了黄栀子,所以黄米粿有独特的橙黄色和清香。夏岩缘 供图
“头天晚上大米浸泡的湿度、软化度都有一定讲究,大米软化完之后,我们要用碾粉机加工,之后要配合黄栀子汁和水的比例进行搅拌。”高氏米粉年糕加工厂负责人高传龙近日说,搅拌完到蒸笼的时候也很讲究火候,火候太大,米饭就会太烂;火候太小,则不会熟。
福鼎黄米粿也称“黄栀子年糕”,以粳米为主要原料,因为加入了黄栀子,所以黄米粿有独特的橙黄色和清香。作为当地传统年节食品,黄米粿是当地人春节的必备佳肴,不仅承载着当地人舌尖上的“年味”,也寄托着人们对新年生活的美好期许。
福鼎市市民何嘉乐说,这个黄粿长得像金条一样,福鼎本地人都说,吃黄粿来年就会财源滚滚,他每年都会买个百来斤,一部分留给自己吃,一部分送给亲朋好友。
大家一起分装打包制作好的黄米粿。夏岩缘 供图
福鼎黄米粿口感细腻有嚼劲,味道香甜,可蒸、可炒、可煮,每到岁末,家家户户或购买或制作黄米粿,大街小巷飘散着阵阵“米粿香”。
近年来,福鼎黄米粿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四方食客,当地不少黄米粿加工厂不断更新设备,实现从纯手工到半机械化制作。高传龙说,今年加工厂较往年提前了10余天便开始生产,每天能产出3吨的黄粿,到春节前四五天结束,产量能达到六七十吨,比往年会多个二三十吨。
如今,福鼎黄米粿正成为当地民众增收致富的“密码”,也让传统的舌尖“年味”在岁月沉淀中焕发出新的光彩。(完)
您可能也感兴趣:
为您推荐
中国红APP正式上线发布
第十二届东亚地方政府会议将在山东临沂召开 促进东亚地区交流合作
(乡村行·看振兴)山西柳林依托“数商兴农”打造乡村e镇 电商交易9个月达3.5亿元
排行
最近更新
- 福建福鼎:传统小吃黄米粿产销两旺
- “飞天故里”酒泉高校“中文+敦煌壁画艺术”受宠
- 1月14日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猪肉平均价格比昨天下降0.2%
- 2025年春运启动 铁路上海站1月14日预计发送旅客36万人次
- 安徽阜阳以“暖心暖意暖情”迎接游子游客
- 国家移民管理局:采取三方面措施保障中外游客顺畅通关
- 高铁线上的“夜行者” 春运路上的幕后“护航人”
- 北京今年将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
- 春节机票预订进入高峰 这些航线机票仍有折扣→
- “深开夜校”让市民“随深学”
- 湖南新田木耳产业开辟增收新路径
- 安徽阜阳“千集百会”:解锁“皖美”新场景
- 前海发布2024年九项教育成果
- 华东空管局空管中心开展2025年春运保障
- 京津冀联合推出博物馆里过大年 540项文化活动等你解锁
- 三星堆“寻蛇记”
- 春运期间全国公路网客车自驾占比高
- 宁夏八宝茶非遗传承人:让八宝茶走向更多人的饮品单
- 水上春运:涉客船“零缺陷”上岗 守护“船畅人安”
- 国铁郑州局春运期间预计发送旅客2333.1万人
- 2025年铁路春运启动 北京地区春运首趟始发列车驶出
- 爱奇艺将与红果短剧深度合作,共创精品微短剧
- 红果短剧“搭台”共商共谋,助微短剧全方位提升
- 敦煌冬春旅游免票半价措施吸引游人
- 安徽工会开展就业援助行动 今年目标促进10万人稳定就业
- 太行山中小城山西长子:赶制花灯迎新年
- 昆明动车组列车通宵“体检”迎春运
- 上海两会观察:如何规范医院护理照护服务体系?
- 中国铁路春运启动 预计发送旅客5.1亿人次
- 海南陵水黎安国际教育创新试验区2025年预计规模超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