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所有人都要祛湿 专家:盲目祛湿可能耗伤气血
2月17日,国家卫生健康委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时令节气与健康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雨水节气天气逐渐回暖,降水开始增多,空气中的湿气也逐渐加重,容易出现食欲下降、消化不良、腹泻腹胀等症状,北京中医医院主任医师汪红兵表示,这时候健康保健的重点是健脾祛湿,尤其是在南方。
据悉,中医认为,多甘少酸健脾阳,是雨水节气饮食的一个重要的原则,应少吃山楂、乌梅等酸性的食物,多吃大枣、山药等具有甘甜味的一些食物。要注意少吃生冷、油腻、高糖等加重湿气的食物。
汪红兵推荐了几款药食同源的食材:薏米,可以跟赤小豆一起煮水饮用,也可以做薏米红豆粥、薏米冬瓜汤等;山药,可以做山药排骨汤、山药小米粥、白扁豆山药粥。另外雨水季节也可以适当吃一些辛温的食物,比如韭菜、香椿、葱等,有利于增强消化功能。
汪红兵表示,湿邪分为不同的证型,每个人的体质也不一样,比如形体偏胖、大便黏滞、小便偏黄的,这种人属于湿热体质,这时候需要清热祛湿。而对于畏寒怕冷、腹胀腹泻、疲乏浮肿的这些寒湿体质的人需要温中散寒祛湿。
他提醒,并不是所有人都要祛湿。比如手足心发热、口干舌燥、舌质红没有舌苔的这类阴虚体质的人,使用温燥祛湿的药物或食物,会进一步伤阴导致虚火更旺,出现烦躁、失眠等症状。另外一些血虚体质的人,要慎用祛湿,比如女性月经量少,面色萎黄、唇甲色淡,盲目祛湿可能会耗伤气血,使血虚加重。还有一些需要注意的是,老年人和小孩也不能盲目祛湿,在祛湿的同时首先还是以健脾为主。
您可能也感兴趣:
为您推荐
中国红APP正式上线发布
第十二届东亚地方政府会议将在山东临沂召开 促进东亚地区交流合作
(乡村行·看振兴)山西柳林依托“数商兴农”打造乡村e镇 电商交易9个月达3.5亿元
排行
最近更新
- 不是所有人都要祛湿 专家:盲目祛湿可能耗伤气血
- 专家:三种情况需做胃肠镜
- 春季情绪波动大?专家:从这几方面着手调节
- 北京:学生乐享“开学第一餐”
- 每一粒种子都承载着丰收的希望
- 专家:三个方法缓解肠胃不适
- 黄河入陕段冰雪渐消 百鸟翔集
- 中国故事新表达,“出海”又出彩
- 广西龙州:火龙果巧打“时间差” 保温套袋催生“早春红”
- 春季是消化道疾病高发期 出现症状这样处理
- “自发热内衣”能凭空产热?
- 1月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同比双增近三成
- “90后”走红老师董福顺与老年大学银发族的“双向奔赴”
- 重庆北碚:“会海智治”,替基层减负
- 加强管护稳丰收!春赏花、夏品果 “土特产”变身“大产业”
- 从小众到主流,银发游火热!多样需求激活多元产业新引擎
- 山东“春风行动”劲吹就业暖风 架起人岗“鹊桥”促精准配对
- 安徽马鞍山:聚焦“黑白”材料 向“微”求“新”
- 多地春菜在沪争“鲜”上市 民众食春味知自然
- 湖北宜都:雾“绕”山野 乡村如画
- 飞行老将“老带新”16年接力护航春运
- 各地传统村落春节期间吸引游客超4720万人次
- 西电获批建设陕西文化遗产国际传播研究中心
- 【东西问·中外对话】德国中医小伙变身“家庭医生” 亲戚求...
- 奏响文化与科技碰撞的华彩乐章
- 赏花赏景 感受美好春日
- 节后供应持续降低 小龙虾价格指数延续上升态势
- 育种插秧、翻耕稻田,生产忙!各地春耕沃野生机勃勃
- 《哪吒2》冲进全球票房榜前10
- 节后机票价格回落 热门目的地票价“大跳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