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项目 > 正文

广东沿海经济带加速崛起 多个重大项目密集落地

南海之滨,徐闻深水港口汽笛声声,奏响向海图强的华丽乐章;潮汕原,产业新城加速崛起,呈现欣欣向荣的崭新景象;粤北山区,新旧动能转换加速,闯出绿色发展的创新之路。

发展是区域协调的主抓手,产业是发展的主引擎。五年,660多个投资超10亿元的重大项目在沿海经济带密集落地,一批绿色产业在北部生态发展区拔地而起。如今在南粤大地上,沿海经济带东西两翼逐渐成为更具承载力的产业发展主战场,北部生态发展区五市也在奋力打造更具持续力的生态发展新标杆,粤东粤西粤北地区沿着更具成色的高质量发展之路阔步向前。

港产联动

沿海经济带加速崛起

在湛江东海岛,中科炼化计划经营部副经理周聪登上钢塔向远处眺望,数个石化、钢铁基地灯火璀璨,星空之下恍如白昼。“这一天一个样的工业热土,谁能想到昔日竟是一片滩涂。”周聪感慨道。

港兴城兴,港口城市要发展,就必须向港口要产业,向港口要效益。

2018年,广东正式提出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新格局。地理条件优越,拥有众多天然良港、大港的粤东粤西沿海地区机遇来了。

湛江站上了时代的风口。

世界著名化工企业德国巴斯夫集团投资100亿美元,在湛江东海岛打造亚太地区最先进的化工一体化生产基地。中科炼化、宝钢湛江钢铁基地等一批世界500强企业陆续落户。

如今这座中国第五大、广东第一大岛屿上,钢铁、石化等产业“航母”配套产业链不断延伸,推动湛江成为华南地区现代化临港重大产业的集聚基地,一个世界级绿色石化产业集群在加速崛起。

依海而生,向海而兴。广东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指出,要突出陆海统筹、港产联动,把沿海经济带打造成更具承载力的产业发展主战场。

绿色石化,加快布局。以巴斯夫(广东)一体化基地项目为“链主”和龙头,更多下游生产和配套企业加快投产,在东西两翼形成产业集聚发展的良好态势。在茂名,依靠茂名港博贺新港区,全球最大的聚丙烯生产基地以及大湾区氢能源供应基地已然成形,传统石化向绿色石化转型;在揭阳大南海石化工业区,广东石化炼化一体化项目80万吨/年苯乙烯装置的四联换热器投入调试安装,项目已全面转入生产准备阶段。

走向深蓝,“风”光无限。发展海上风电成为东西两翼很多城市竞逐的新赛道。短短几年间,阳江建起千亿级世界海上风电产业。汕头正谋划在万顷碧波之上建设6000万千瓦的国际风电创新港。依托汕头广澳港打造集施工建设、运维和出口为一体的海上风电母港,同步打造2000亿元的氢能、储能和智慧电器装备等新能源产业集群。

港兴城兴。数据显示,2021年沿海经济带东西两翼以8.1%的经济增速位居全省第一,其中汕头、湛江两大省域副中心城市经济总量持续增长,汕尾、阳江两个支点城市增速闯入前三。

向绿而行

生态优势向发展优势转化

“这是我们家的柚子楼、柚子车。”在韶关市仁化县长坝村,种植户何美玲一边算着“柚子账”,一边调侃地说道。自2013年开始挂果后,她种植的沙田柚销量越来越高,现在年销售额超过20万元。她的日子也早已经告别贫困,走向小康。

回望过去,长坝村村集体收入曾经几乎为零,村民年人均收入不足2000元。大山阻隔了外面的世界,也阻隔了发展的步伐。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广大粤北山区既是全省生态和水源的重要涵养地,也是革命老区、红色苏区的所在地。因此,立足功能定位和生态优势,加快构建与区域发展功能相适应的绿色产业体系,是北部生态发展区实现高质量绿色发展的题中之义。

伴随着高铁高速等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空间距离已经不再是无法跨越的阻隔。“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发展特色农业成为很多地市实现绿色发展的必由之路。

现代农业、生态旅游、文化旅游等产业蓬勃发展,对接大湾区的“米袋子”“菜篮子”“大农场”“康养地”加速形成。随着年来“三清三拆”等乡村振兴战略的大力推进,农村面貌越来越美,农业成为有尊严、有前途的产业,越来越多“农业+”形式的新业态涌现出来。“生态+文旅”“生态+医药”“生态+康养”“生态+农业”等一系列新模式不断涌现,绿色生态优势不断向绿色发展优势转化。

在生态产业化的同时,以绿色为根基,北部生态发展区也在加速推进产业生态化。

韶关数据中心集群第二批数据中心项目签约,引进7家大数据优质企业,推动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枢纽节点韶关数据中心集群建设再上新台阶;8月底,国家级示范项目——广东国粤韶关综合利用发电扩建项目动工建设,将为大数据产业提供能源支撑。

河源充分发挥优质水资源优势,吸引了农夫山泉、今麦郎等一批知名品牌企业落户,孵化出广东聪明人集团、龙川矿泉水有限公司等一批本土知名饮料骨干企业。目前,全市共有水经济规上企业16家,在建、签约重大项目5个,投产后预计可新增产值106.5亿元。

目前,北部生态发展已构建起“跨县集群、一县一园、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绿色低碳产业集群加快形成。

用心用情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在粤东粤西粤北,企业开办全流程均时间全部压缩至1个工作日内,与珠三角地区水相当;

对标深圳等地,汕头深入推进“证照分离”,企业设立登记即来即办、立等即取;

针对RCEP协定中的30项相关义务,湛江提出19项具体措施,与海南、广西协同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

年来,粤东粤西粤北各地市积极对标湾区标准,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为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夯基蓄势。

在茂名,由“市局—区局—基层所”协同组建的三级专业服务官队伍活跃在项目建设一线,构建起“一企一服务官”新型审批模式,打造“审批—业务—许可”便捷服务链条,梳理126项审批责任事项,精准服务企业。

汕尾发布2022年全面优化营商环境攻坚行动方案,开启营商环境改革4.0版。其中,明确在各级政务服务中心设立“帮办代办”窗口,以“一专员、一企业、一套服务流程、一个服务评价”的模式,为企业提供“我比人家办得好、我比人家办得快”的“店小二”式服务。

积极对标广州,清远建立民营企业反映问题和诉求联动办理机制,协调市委督查室每季度印发办理进展情况通报,协调市政府督查室对上市民营企业反映问题实施专项督办。5年来,累计推动解决问题360多个,主要经济指标均居“北部生态发展区”第1名。

《梅州法院关于为促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司法服务和保障的实施意见》发布,提出15条具体措施,实现立案“不打烊”、庭审“云端见”、执行“不掉线”,出实招促进实体经济发展。

汕头港海关深化“智慧海关”建设,推动跨境贸易进口、出口整体通关时间分别压缩至6.41小时、0.48小时,实现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进出口年均增长6%,2021年进出口贸易额增长至753.4亿元。

湛江印发实施《湛江市高质量落实〈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若干措施》,通过22条惠企举措实现企业即报即受理、关税担保先行提离、零部件进口快速通关等。今年前7个月全市进出口总值达376.1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31.4%。

沃土之上花自开。

随着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越来越多的优质项目落地开花。在湛江东海岛,包括巴斯夫、液化空气、陶氏化学等外企在内的10家世界500强工业企业纷至沓来;揭阳市大南海石化工业区内,以广东石化炼化一体化项目为龙头,已签约14个产业项目,涵盖石化中下游的新材料、精细化工、生物医药等领域;广清经济特别合作区内广清产业园、广佛产业园、广德产业园和广清空港现代物流产业新城已累计签约项目581个,总投资约2000亿元。

如今广东市场主体总量突破1600万,其中汕头、湛江两地累计市场主体数量分别突破47万及35万。随着各地市营商环境不断优化,一批批重大项目加速建设投产,一个个来自珠三角的产业有序梯度转移落户,粤东粤西粤北地区正在跑出经济高质量发展加速度。

数说发展

“十三五”以来,沿海经济带东翼(汕头、汕尾、潮州、揭阳4市)、沿海经济带西翼(阳江、茂名、湛江3市)、北部生态发展区5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分别高于珠三角2.1个、1.2个和1.5个百分点。沿海经济带东西两翼和北部生态发展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6844元增加到27191元,增长了61%。

目前,全省以发展工业为主的高新区、经开区、省级产业园、综合保税区等省级以上工业园区共161个,2021年实现规上工业产值超6万亿元,约占全省的四成;其中,“一核”园区71个,“一带”东西两翼园区50个,“一区”园区40个。

关键词: 广东沿海经济带 重大项目落地 港产联动 东西两翼布局

最近更新

关于本站 管理团队 版权申明 网站地图 联系合作 招聘信息

Copyright © 2005-2018 创投网 - www.xunjk.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我们:39 60 29 14 2@qq.com
皖ICP备202200996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