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 创新 > 正文

全国40多位专家齐聚张家口研讨——探索多学科视角下中国北方旱作农业的起源与发展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深化科技考古融合、联合多学科攻关,全国40多位专家齐聚张家口研讨——

探索多学科视角下中国北方旱作农业的起源与发展

中国北方旱作农业是如何起源、形成与发展的?近年的考古研究,揭示出哪些细节与线索?田野考古如何与科技考古深度融合?如何立足考古研究成果讲好中国故事?8月2日至5日,“中国北方旱作农业起源、形成与发展研究样品采集现场研讨会暨考古学文化、社会与农业相关研究课题推进会”在张家口举行。全国40多位专家走进康保县和尚义县遗址现场,就这些影响深远的问题进行考察和研讨,并对下一步考古研究作出指导。

“中国被普遍认为是全球最早的农业起源地之一。尤其在中国北方地区,粟、黍旱作农业的起源和早期发展是这些年来的研究焦点。”四台遗址考古发掘项目负责人、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院长赵战护告诉记者,2023年1月,由科技部资助、国家文物局组织实施,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作为牵头单位,中国国家博物馆、复旦大学、北京大学、山东大学、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山西省考古研究院、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等九家高校与科研院所作为合作单位,共同承担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文化科技与现代服务业”重点专项“中国北方旱作农业起源、形成与发展研究”(一期)项目。而此次研讨会,正是对这一项目进展的阶段性总结。

记者了解到,该项目聚焦距今一万年至五千年前后西辽河地区、冀北山地和黄河中下游地区。其中,康保县兴隆遗址和尚义县四台遗址被列为代表性遗址。这两个遗址集中呈现了冀北地区新石器时代早中期文化发展的基本脉络。两个遗址的考古队在房屋、灰坑中发现了驯化的黍、粟、猪、狗等遗存,并开展了多学科综合分析,为研究北方地区农耕文明的起源与发展提供了珍贵的材料。

近年来,通过不懈地考古发现与研究,逐渐揭示出中国北方地区距今一万年至五千年前的历史图景——距今一万年前后,西辽河、冀北山地、黄河中下游地区先民在强化野生动植物资源利用的同时,开启了黍的栽培及狗与猪的驯养。在一些遗址距今9000年前后的堆积中,发现了炭化黍粟等植物遗存,为旱作农业起源和发展提供新证据。四台遗址发现可食用核果类木材,为认识旱作农业起源阶段其他植物资源的多样化利用提供了新线索。

“对北方旱作农业起源的发展过程研究显示,伴随着农业发展,农业集约化程度不断提升,驯化动植物逐步代替野生资源成为人们最重要的食物来源,农业种植结构和土地利用方式在不断调整,这与新石器时代人口和聚落规模的增长,文化的繁荣发展相契合。”赵战护说。

“精细化的考古发掘,精确化的实验与科学的分析,不断助力课题组高水平成果的产出,多学科视角下中国北方旱作农业的起源与形成发展过程逐渐清晰。”与会专家充分肯定了该项目自立项以来取得的重要成果,并从植物考古、环境考古和年代学的角度提出了相关建议。未来,课题组成员将在项目推进过程中就深化考古学与科技的融合、加深多学科联合攻关等方面继续多下功夫,将中国北方旱作农业起源、形成与发展的研究引向深入。(河北日报客户端记者龚正龙)

关注河北日报,了解更多权威资讯

关键词:

最近更新

关于本站 管理团队 版权申明 网站地图 联系合作 招聘信息

Copyright © 2005-2023 创投网 - www.xunjk.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我们:39 60 29 14 2@qq.com
皖ICP备202200996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