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辅助生殖进医保,难在哪?
界面新闻记者 | 吕雅萱
界面新闻编辑 | 翟瑞民
(资料图片)
据人民网“领导留言板”消息,针对网民关于“试管婴儿纳入医保望尽快落实”的留言,辽宁省医疗保障局2023年8月11日回复称,考虑生殖类项目比较特殊,情形复杂,待遇政策制定国内尚无成熟经验可借鉴,需要进一步研究论证配套的待遇政策,辽宁省正对相关费用情况开展数据测算,在基金可承受的情况下确保参保群众公平享受待遇。
此前在5月17日,辽宁省医疗保障局在回复网友关于“辽宁省何时将试管婴儿项目纳入医保”的咨询时透露,辽宁省已印发通知,将18项辅助生殖项目纳入生育保险目录。随后在6月1日,辽阳市医保局转发《关于调整辽宁省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医疗服务项目目录的通知》,明确将有关辅助生殖的医疗服务项目纳入生育保险支付,于7月1日起实施。
对于此次为何暂缓执行,辽宁省医保局8月15日回应界面新闻表示,上述通知是把辅助生殖技术项目纳入到医保报销范围之内,但是真正要实现报销还需要解决待遇问题,面向什么人群?报销比例是多少?这些问题医保经办机构和相关业务部门正在测算中。
“做一次辅助生殖大概需要5万到6万元,一次不成功可能需要做两次,也就是10万到12万元之间,这不是一个小数目,医保基金一般都是以收定支,所以辅助生殖项目纳入医保后支出水平需要仔细测算,等测算完毕会在官网上出台文件公布。”辽宁省医保局工组人员表示。
辽宁省并不是第一个宣布将辅助生殖项目纳入医保又暂缓执行的地方。
2022年2月,北京市相关部门曾印发《关于规范调整部分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的通知》,其中提出将16项辅助生殖技术项目纳入医保甲类报销范围。但是一个月后,北京市医保局回复人民网“领导留言板”相关问题时表示,根据医疗保障待遇清单相关规定,按照国家医保局要求,北京市辅助生殖技术服务项目纳入医保支付范围工作暂缓执行。
此后直至2023年6月15日,北京市医保局再次表示,将宫腔内人工授精术等16项治疗性辅助生殖技术项目纳入医保,将于7月1日起实施。8月15日,北京市12333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服务热线对界面新闻确认,目前北京已把16项辅助生殖技术项目纳入了医保报销范围内,并在指定医院实施。
在鼓励生育大背景下,将辅助生殖技术纳入医保成为政府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的重要举措。2022年7月,国家卫健委等17部门印发《关于进一步完善和落实积极生育支持措施的指导意见》,提出国家医保局指导地方综合考虑医保(含生育保险)基金可承受能力、相关技术规范性等因素,逐步将适宜的分娩镇痛和辅助生殖技术项目按程序纳入基金支付范围。
但从现实情况来看,各地的政策出台和施行较为缓慢,进度不一。不少省份表示,该政策制定国内尚无成熟经验可借鉴,将辅助生殖纳入医保也涉及医保基金支出增加等因素,需要谨慎操作。
黑龙江省医保局6月5日回复称,黑龙江省将按照国家医保局统一部署,综合考虑医保基金可承受能力、相关技术规范性等因素,逐步探索将适宜的辅助生殖技术项目按程序纳入基金支付范围。
福建省信访局7月11日回复网友留言称,福建省目前已将血清促卵泡刺激素测定、羊膜腔穿刺术、输卵管介入治疗等项目纳入医保,将溴隐亭、曲普瑞林、氯米芬等促排卵药品也纳入了支付范围。下一步,将会逐步将医保能承担的技术成熟、安全可靠、费用可控的适宜分娩镇痛和辅助生殖技术项目,按程序纳入医保支付范围。
天津市医保局7月17日回复称,将按照“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的原则,综合考量辅助生殖技术项目的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等方面因素,确保项目符合“保基本”的定位,统筹考虑基金收支情况,逐步探索将临床必需、技术成熟、安全有效、费用适宜的辅助生殖类项目纳入医保支付范围。
辅助生殖入医保报销范围难点有哪些?为何阻碍重重?
东南地区某三甲医院生殖中心医生对界面新闻表示,经历三年新冠疫情之后,各地医保基金都相对紧张,此时如果将新的医疗项目纳入医保报销范围,需要对其必要性、迫切性进行谨慎评估考量。
辅助生殖技术项目费用主要分为三大方面,手术费、医药费和检查费,目前各省份辅助生殖技术项目价格多为自主定价。该生殖中心医生表示,哪些辅助生殖技术项目应该纳入医保报销范围?纳入医保后项目是否要调价?在患者往往需要接受多次治疗才能成功的情况下,可以报销几次?报销医药费的话,是报销进口药还是国产药?药品是否可以集采等,在医保资金紧张情况下,这些问题都需要医保专家和业界人士认真研讨。
福建省信访局7月11日在回复中介绍,由于辅助生殖技术类型较多、不孕不育的个体差异较大,国家层面正组织专家进行论证和遴选适宜的辅助生殖技术(包括促进生育的二代、三代试管等技术),优化临床路径和技术方案,明确保障边界,统筹研究辅助生殖纳入医保相关政策等。
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产科主任医师、某辅助生殖医院首席顾问段涛对界面新闻表示,应该守住医保“保基本”原则,引导辅助生殖技术高效使用医保基金是个棘手的问题。
段涛介绍,以北京拟纳入医保的辅助生殖技术项目目录为例,目录将人工授精、一代、二代、三代试管相关项目一次性纳入医保报销范围,而现实中“做三代试管的人占比很少、价格高,有些患者在北京做一次要10多万元”。在医保基金紧张的情况下,他认为,“更合适的方式是参考人工授精、一代、二代、三代试管费用递增,应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逐步将辅助生殖技术纳入医保。”
从上述生殖中心医生的临床经验来看,患者方对该政策并没有很高的预期,辅助生殖进医保对患者来说并不是迫在眉睫的事情,在医保资金紧张情况下,“这项政策缓一缓本身压力不大,各地可能没有很大的推动力。”
国家医保局曾多次就辅助生殖技术是否纳入医保问题表态。2020年9月,国家医保局表示,“目前尚不具备将辅助生殖技术纳入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围的条件”。
2021年8月,国家医保局再次答复称,将指导各地立足“保基本”的定位,逐步把医保能承担的技术成熟、安全可靠、费用可控的治疗性辅助生殖技术按程序纳入医保支付范围。
2022年5月,国家医保局相关负责人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该局正在指导地方综合考虑基金可承受能力、相关技术规范性等因素,逐步将适宜的分娩镇痛和辅助生殖技术项目按程序纳入基金支付范围。
一位不愿具名的医疗系统人士接受界面新闻采访时表示,辅助生殖进医保在各地进展缓慢,可能需要再次评估其有效性和社会需求,“把它纳入医保,对于促进生育来说,作用究竟有多大?这需要重新思考和评估。“
段涛认为,如果从提升全民生育力的角度出发,更为迫切的是将覆盖更多人群的常规不孕不育技术考虑纳入医保。他指出,我国不孕不育群体约有4000万到5000万人,大多数患者只需要接受与妊娠相关的输卵管手术这种常规技术治疗就可以实现妊娠,各地推行辅助生殖纳入医保的同时,要考虑更具普适性的不孕不育技术,更高效地提升全民生育力。
界面新闻注意到,今年7月,国家卫健委等14部门联合制定了《开展严厉打击非法应用人类辅助生殖技术专项活动工作方案》。其中提出,严格规范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审批和校验管理;严厉打击买卖精子、买卖卵子、代孕、伪造和买卖出生医学证明等违法犯罪行为;经批准开展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的医疗机构,应当落实患者身份识别制度;对非医疗机构、非医务人员的违法行为予以严厉打击,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移送公安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综合规范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的应用。
关键词:
您可能也感兴趣:
为您推荐
2023中国山地自行车公开赛山东·环翠站完赛
东风汽车7个品牌齐降价仍“不卖座〞,日产劲客大批量召回引关注
用户当月套餐被“双倍扣费”?中国电信致歉!
排行
最近更新
- 【观察】辅助生殖进医保,难在哪?
- 小米发布新一代折叠屏小米MIX Fold 3
- 巡查重点场所3.3万个! 广西公安推进夏季治安打击整治行动
- 第7届南博会专设园区经济馆 国内外43家园区将亮相
- 上半年货物进出口总值创历史新高 琼海外贸缘何逆势增长?
- 长江为受水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水资源支撑
- 每日星座运势查询每天看2023-8-15
- 青岛嘉峪关学校与三地师生和海军官兵共叙军民鱼水情
- 因为一句调侃被“死亡”? 宁乡法院:侵犯人格权者道歉并赔偿
- 志愿者爱心助力 陕西九旬老人圆梦张家界黄龙洞景区
- 恒大新能源汽车(00708)拟向中国恒大(03333)、许家印等溢价157...
- “绿能引领,零碳未来” 百威(武汉)啤酒有限公司光伏并网发电
- 突发!西安千万级豪宅法拍被撤回!
- 泉州安溪:“生态警务”为大美茶乡赋绿添彩
- 呼和浩特市总工会为呼和浩特市消防救援支队特勤一站开展团体...
- 上海凯宝(300039)8月14日主力资金净卖出1882.83万元
- 《咏春》舞剧重返岭南,广州演出!
- 山西:2025年大型和灾害严重煤矿基本实现智能化
- 四川上半年落实“六税两费”减征额近40亿元
- 美国佐治亚州大陪审团对美前总统特朗普提出最新起诉
- 米体:巴黎有意引进小基耶萨代替内马尔,尤文要价至少5000万欧
- 一辆理想在车位内发生事故,车主很郁闷:这是设计缺陷
- 普洱市不让群众评议机关作风止于“留言”
- 政策性降息再次落地,后续降准仍然可期
- 三峰环境最新公告:股东权益拟变动
- 百年福特,仰望长安?
- 伊朗新型巡航导弹亮相
- 云南泸水:坚持“零容忍”抓实“大清查” 务实治安防控基石
- unins000.exe是什么 unins000.exe是做什么的
- 【宁夏】为青年农民补钙 为乡村振兴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