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2021年126家房企参与收并购 交易金额同比增长21.3%
中华网财经1月25日讯:据中指研究院数据显示,2021年行业收并购规模——交易金额回升至疫情前水平。
2020年和2021年房企收并购单笔交易金额占比
具体来看,2021年收并购交易金额回升至疫情前水平,同比增长21.3%,宗数持续降低14.0%。具体来看,境内房地产公司作为买方涉及的交易金额约2836.4亿元,同比增长21.3%;完成的收并购约有221宗,同比下降14.0%。
分季度来看,2018年一季度达到峰值,此后逐渐回落至2018年底,2019年一季度交易金额达到一个小高峰后有所下降,2021年四季度再次达到峰值;2021年四季度由于有三笔百亿以上的交易,收并购金额达936.0亿元,且四季度收并购交易宗数为66宗,收并购市场较为活跃。
平均单笔交易金额12.8亿元,较2020年增长41.1%。2021年,房企平均单笔交易金额为12.8亿元,较2020年增长41.1%。2021年共有7宗单笔交易金额超过100亿的大宗交易,较2020年增加4宗,其中佳兆业集团130亿元收购泓达投资100%股权;融创中国125.53亿元收购武汉中央商务区100%股权。
2021年,房企积极调整发展模式和节奏,收并购金额有所增长。近十年来看,房企收并购金额和土地成交楼面均价呈现出同趋势波动现象,当土地市场价格升高时,房企选择收并购方式拿地的力度就有增大趋势,如2021年二季度全国300城成交楼面均价超7000元/平方米,房企收并购金额也达到当年较高位。
企业特征及标的:头部优质房企和国、央企收并购力度强势
2021年,部分房企出现违约,加之融资监管趋严,房企收并购有所增加。2021年,共有126家房企参与收并购,其中百强TOP30房企收并购金额和宗数占比均为12.7%。
头部优质房企和国企、央企收并购力度强势。融创、碧桂园、金茂等头部房企热衷收并购,其中碧桂园、金茂连续两年位列收并购金额前15;远洋、建发等国企、央企受益于融资成本低等优势,积极补充优质资产,收并购金额较高。
2021年,融创、碧桂园等头部房企继续通过收并购巩固多元化成果。碧桂园2021年有近10宗收并购,其标的物涉及领域较为多元,包括地产开发、物业、商业等,拓宽利润来源的同时增强业务的协同性。远洋、金茂等通过收并购优质公司和项目,扩充土地储备。如远洋集团40亿收购红星地产70%股权;金茂拟10.8亿收购绿城北京朝阳豆各庄地块30%权益。
收并购的趋势与规律——房地产和物业仍为收并购主要方向
中指研究院企业事业部负责人刘水指出,从房地产企业并购标的类型来看,除房地产开发、商业有所下降外,其他收并购标的都有所增长。2021年房企收并购标的仍然以房地产开发为主,交易宗数占比达56.6%。2021年,房企仍然聚焦地产主业,通过收并购补充优质房地产开发资产的同时,快速布局新城市和新区域,行业整合力度进一步加大。同时,物业收并购占比21.3%,较去年提升1.4个百分点,收并购力度持续加大。其中,碧桂园40.32亿元完成持有蓝光嘉宝52.83%股权。商业收并购与2020年基本持平,商业资产优化持续。2021年,房企在商业地产领域的收并购宗数22宗,占比8%,与去年基本持平。
在金融严监管的背景下,2021年百强TOP30房企选择谨慎的投资策略,通过招拍挂、收并购、城市更新等多元化方式进行土地资源的拓展,围绕各区域内的核心城市进行布局。从其收并购城市分布来看,呈现以下特点:
第一,一二线城市受关注。2021年收并购拿地金额前十城市中除盐城和湖州外其余均为一二线城市;拿地面积前十城市中有兰州和南宁等5个二线城市。
第二,长三角持续升温。2021年收并购前十城市中,苏州、湖州分别位列拿地金额与拿地面积前十城市首位;此外,南京、宁波上榜拿地面积前十城市。
2022年行业收并购发展预判
刘水指出,在金融严监管和支持收并购相关政策背景下,行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高,我们认为2021年房地产的收并购将呈现以下3个主要特征:
收并购将更加谨慎。“三道红线”、“两道红线”等政策的实施,短期内对触线房企将造成一定的资金压力,房企将更加注重资金的安全性,在优选项目及资产包的前提下,收并购或将更加谨慎。
优质项目成重要方向,国央企收并购增加。2021年12月底,《关于做好重点房地产企业风险处置项目并购金融服务的通知》发布,政策趋向支持优质的房地产企业兼并收购出险和困难的大型房地产企业的优质项目,未来优质项目收并购或将成为重要方向,而且国央企收并购或将继续增加。
物业收并购继续提升,商业并购将以提质为主。2021年,物业企业扩规模仍是重点,优质物企间的并购将是重要方向。未来行业收并购将进一步加速;随着商业地产逐步进入存量市场,以及线上商业模式的冲击,商业并购将更加重质不重量,优质商业资产的争夺仍将持续。
未来,房地产行业的转型和日趋精细化的管控机制,对房企的发展带来了更大的机遇和挑战。房地产企业在做好内部管理积极优质发展的同时,应积极与相关企业通过收并购方式进行融合,通过项目和技术等为抓手扩充企业的资源和实力,在未来的良性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您可能也感兴趣:
为您推荐
8家险企股权被挂牌转让,为何险企股权不再被追捧?
深圳最低工资标准调整为2360元/月 失业保险金为2124元/月
辽宁实施失业保险省级统筹 对缺口核定等作出详细规定
排行
最近更新
- 机构:2021年126家房企参与收并购 交易金额同比增长21.3%
- 营收净利双降,沃华医药用九成利润给股东“发红包”
- 东莞保越实业因虚假材料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被罚 其系保利、...
- 天津积分落户新政:取消年度落户数量限制
- 五粮液集团实现营收1400亿元
- 瑞尔集团再递表港交所:连续三年亏损 淡马锡持股10.88% 43...
- 发改委给高耗能企业定KPI:冬奥会用的神奇绿电,要引入碳交易
- 帕金森病治疗创新设备获批上市
- 比亚迪:2021年94名员工因不廉洁、严重违规被查处
- 国家药监局:蒲地蓝消炎片、红花逍遥片转为非处方药
- 春节食用饺子 挑选储存有哪些讲究?
- 我国手游玩家人均氪金344元,你有花钱吗?
- 2021年广东GDP总量破12万亿 或闯入“世界前十”
- 百利好2022年 恭贺新春 福虎献瑞
- 促进内外贸一体化发展 引导更多企业走一体化经营道路
- 还在纠结凯锐思和花丢丢猫咪沐浴露哪个好?不妨看看测评结果!
- 七鲜超市业绩逆势增长 进一步聚焦中高端用户
- 平安产险浙江分公司:中国平安发起保护华南虎公益行动
- 第五届金匠奖获奖榜单
- 镜外之境 国际当代摄影展”在遇见博物馆·in Space开展
- 榕树贷款以科技创新为本 助力金融数字化转型提速
- 深度回顾2021:创新+品质,欧恩贝打造消费者信赖国产奶粉品牌
- 瑞丰农商行去年营收增长10.5% 不良贷款率为1.25%
- 交通银行增资交银投资获监管批复 注册资本变更为150亿元
- 回顾8年的坚定和创新——木婉清集团的前世今生
- 开盖即饮零添加,木婉清能量饮产品新升级
- 减脂也想吃零食怎么办?看完木婉清健康餐桌计划,让你放心吃!
- 天虹股份被深交所五连问,股价收“三连板”后大跌
- 谁是下一个九安医疗?“新冠概念”股市造富,伪概念股被爆炒成妖
- 长春高新股价进入下行通道 4个交易日里市值蒸发33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