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解读:延迟退休改革可更好适应劳动者多样化发展需求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按照自愿、弹性原则,稳妥有序推进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改革。”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9月10日上午举行第一次全体会议,会议审议了国务院关于提请审议关于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决定草案的议案。
就现阶段推进延迟退休改革的意义,南开大学经济学院教授、中国人口学会副会长原新接受了记者采访。
我国现行法定退休年龄是男职工60周岁、女干部55周岁、女工人50周岁,这是新中国建立初期根据当时的基本国情确定的。“70多年来,人口条件、经济社会发展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原有法定退休年龄难以匹配当下的基本国情,也难以适应今后一个阶段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因此,有必要根据人口条件等变化,适当调整退休年龄制度。”原新说。
原新表示,推进延迟退休改革的一个重要背景,是我国已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阶段。人口老龄化是许多国家共同面临的挑战,世界主要经济体都在积极采取措施应对。我国从2000年步入老龄化社会,到2023年底,60岁及以上老年人达2.97亿人,未来老龄化程度还将进一步加深,带来劳动年龄人口规模下降、年龄结构老化等变化。
“人口老龄化是我们所有人共同的前景和未来,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原新表示,实施延迟退休改革,对经济社会发展和劳动者都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延迟法定退休年龄,可以促进稳定劳动参与率,增加全社会劳动力有效供给和有效利用,保持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和活力。另一方面,改革也能更好适应劳动者多样化的发展需求,按照自愿、弹性原则,有意愿、有能力、有条件继续工作的老年人,将可以更好实现自身价值。“老年人是社会的宝贵财富,他们往往拥有丰富的经验阅历和知识技能,改革不但能改善延迟退休老年人的收入,还能更好开发人力资源,提高人力资源利用效率。”原新说。
原新认为,现阶段实施延迟退休改革有必要性也具备多方面条件支撑。一方面,国民素质明显提升。老年人的健康状况普遍改善,受教育程度越来越高,低龄老年人人力资本向好。据测算,2020年到2050年,我国60至69岁低龄老人将始终占老年人口总量的40%以上。另一方面,现代化产业体系对劳动者兼容性更强。随着智能化、自动化、信息化加快普及,重体力劳动岗位逐步减少,更多工作也可以由大龄劳动者参与。
您可能也感兴趣:
为您推荐
中国红APP正式上线发布
第十二届东亚地方政府会议将在山东临沂召开 促进东亚地区交流合作
(乡村行·看振兴)山西柳林依托“数商兴农”打造乡村e镇 电商交易9个月达3.5亿元
排行
最近更新
- 专家解读:延迟退休改革可更好适应劳动者多样化发展需求
- AI眼中的中国|诗意陇南,甘肃最不西北的地方
- 海南定安灾后路面清理工作基本完成 中小学复课
- “随手拍”,让“骑手”成为城市治理“帮手”
- 外商独资医院来华 就医体验怎么样?
- 上合组织妇女论坛青岛举行 聚焦数字赋能妇女事业
- 北京朝阳公园苍鹭飞舞
- “浴火重生——巴黎圣母院增强现实沉浸式展览”在北京开幕
- 甘肃省兰州市社区开办智慧食堂方便老年人
- 中国(香港)国际服贸洽谈会开幕 逾50家中国内地企业参与
- 国家大剧院制作京剧《白蛇传》“十一”将迎首演
- 侨乡泉州举办首期泉籍海外侨领国情研修班
- 福建泉州肖厝口岸煤炭进口创历史同期新高
- 北京延庆将举办多项冰雪赛事 探索冬奥遗产后续利用
- ±800千伏青豫特高压工程开启2024年度检修
- 第二十四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投资链接世界 开放共赢未来
- 楼宇经济催生“第二工位” 特色培训成民众业余新选择
- “庆祝人民政协成立75周年书画展”在中国美术馆展出
- “95后”医生二捐造血干细胞:“救人不能救一半”
- 上海联合丽格蒋华院长 荣获“2024年脂肪整形学术精英赛总决...
- 解读设计师“连君曼”艺术涂料空间作品背后的“色彩情绪”
- 唤醒国民名酒经典记忆,沱牌80周年之际携“沱牌老朋友”杨威...
- 民生银行深圳分行普惠金融护航个体工商户发展
- 敦煌网集团王树彤在WTO会议倡导AI驱动的包容性数字贸易
- HTX Ventures 和 HTX DAO 引领 2024 韩国区块链周的 Web3 投资与创新讨论
- 西安女子医院好不好?
- “汾清天下”全国行 第十七站走进河北邢台
- 工程招标为什么要清标?
- 牧草莉丝丹洗~洗头吧连锁举办品牌盛会
- 无锡醉蟹文化节在南长街开幕,花小蟹醉蟹成为新无锡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