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家银行系险企过半净利上涨 企转型进行中
银行系险企的银保渠道转型依然面临着严峻考验,如何在银保渠道把理财型产品转换成保障型产品之后提高销售额、如何拓展其他渠道等问题成为险企新的挑战
近两年来,保险回归保障已经成为行业主旋律,在此大背景下,更偏向于销售理财型产品的银保渠道或多或少都受到了一些冲击。因此,主要依托银保渠道销售产品的银行系险企在过去一年的生存状况值得关注。
从保费收入来看,银行系险企表现不错。《投资者报》记者根据公开资料发现,建信人寿、中邮人寿、工银安盛、农银人寿、交银康联、光大永明、招商信诺、中银三星、中荷人寿这9家银行系险企中,仅有建信人寿等3家险企去年规模保费收入同比有所下降,其余6家皆为上涨。
净利润方面,数据显示,去年总共有6家银行系险企净利润同比增长,农银人寿、招商信诺两险企去年净利润更是同比大涨517%和202%。有业内人士表示,一些银行系险企保费收入表现不佳而净利润有所上涨,或许与其保费结构转型、投资收益提高、准备金释放等原因有关。
6家险企规模保费同比上涨
据了解,2017年,银保渠道依然是银行系险企保费收入的主要来源。例如农银人寿,公司官网披露的关联交易报告中显示,去年该公司共委托其股东农业银行代理销售保险产品共计167亿元,占公司规模保费收入的65%之多。又比如建信人寿,去年委托股东方建设银行代理的保费收入约为218亿元,占总保费收入的比例也达38%。
但自去年10月1日实施“134号文”之后, “年金险附加万能险”的模式已经不复存在,同时年金保险返还生存保险金的首年,也延后到保单生效满5年之后,这相当于保险快速返还的功能也被取消。再加之外部原因,例如受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的冲击等,原来偏好于销售理财型产品的银保渠道有所萎缩。
受此影响,有媒体统计发现,2017年工银安盛、农银人寿、中银三星人寿、建信人寿4家险企通过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代销的保费合计达995亿元,较2016年同期的1131亿元下滑了12.04%。
不过虽然银保渠道有所萎缩,但过半数的银行系险企规模保费收入同比实际有所上涨,仅建信人寿、农银人寿等三家险企去年规模保费收入同比有所下降。
由于9家银行系险企规模保费增减不一,所以去年规模保费收入的排名也经历了一轮洗牌。中邮人寿、农银人寿、交银康联、招商信诺四家险企排名有所上涨,建信人寿、中邮人寿、工银安盛规模保费收入包揽银行系险企前三。
6家险企去年净利有所上扬
净利润方面,年报数据显示,去年上述9家银行系险企中,仅有中荷人寿出现了亏损。据了解,中荷人寿成立于2002年,可谓一家老牌险企了。记者注意到,在过去5年中(2012~2016年),中荷人寿实际上都是盈利的,盈利规模大多在数千万元到上亿元级别,然而今年却亏损了0.66亿元。针对去年公司亏损的相关问题,《投资者报》记者致电采访了中荷人寿相关人士,但对方表示,针对这一问题目前不方便回复。
从具体数据来看,中荷人寿去年经营状况显然不太乐观。据了解,2017年公司的营业收入为47亿元,同比增长31%;营业支出达48亿元,增速达35%,高于营业收入的增速。此外,去年中荷人寿的退保金同比也上涨了一成,达2亿元;不过公司规模保费倒是上涨了26%,达41亿元,其中,原保险保费收入为40亿元,同比上涨了39%。
不过,中荷人寿的亏损只是个例,更多的银行系险企去年净利润表现都不错。据悉,农银人寿、招商信诺、中邮人寿、交银康联、工银安盛5家险企去年净利润同比均有所上涨。其中,农银人寿净利润涨幅最高,达517%。公司相关负责人对《投资者报》记者表示,去年公司净利润之所以大幅增长,第一是从公司主动转型、深化管理中获益;第二则是受益于行业的影响。“利率上升带来了准备金的释放,750日国债利率均值上扬,引起传统险会计准备金折现率增加等,这些利好均会增加利润。”
此外,招商信诺净利润涨幅也比较高,同比上涨2倍达7亿元。中邮人寿、交银康联、工银安盛3家险企去年净利润增速则分别达62%、25%、24%。
值得关注的是,已经连续亏损了十余年的中银三星人寿,终于在去年盈利了0.19亿元。据悉,去年也是中国银行接手该险企的第三年。数据显示,中银三星人寿2017年规模保费达71亿元,同比增长了32%,期交业务新单规模保费8.83亿元,同比增长111%。
中银三星人寿此前曾对媒体表示,公司2017年聚焦高价值业务发展,加快了投资能力建设,加强费用成本管控,通过“保险+投资”两轮驱动,进入了盈利期。
2017年,中银三星人寿与中国银行继续深化银保联动,合作网点数量较年初增长67.8%。银保渠道规模保费52亿元,其中期交保费较去年增长2.29倍。另外,电子化应用逐步加快,在中国银行智能柜台上线中银三星人寿产品,实现了全流程电子化自助投保,承保效率和产品销量有所提升。
银行系险企转型进行中
进入2018年,银行系险企的银保渠道转型依然面临着严峻考验,如何在银保渠道在理财型产品转换成保障型产品之后仍然保持销售额、如何拓展其他渠道等成为险企新的挑战。农银人寿方面对《投资者报》记者表示,公司将继续把转型升级作为年度工作重点,将风险保障型和长期储蓄型业务作为公司未来发展的法宝,推动产品、营销模式、管理模式、服务质量的改革与创新。
中银三星人寿也表示,2018年将坚定以银行保险为主的发展模式,加快电子渠道业务发展,扩大银保渠道养老年金、健康保障、财富传承等保障类业务规模,保持业务规模持续增长。
中邮人寿此前也曾对媒体表示,公司目前正在布局多渠道销售,除银保渠道外,还加快了团险渠道和创新业务渠道建设。
关键词:
您可能也感兴趣:
为您推荐
8家险企股权被挂牌转让,为何险企股权不再被追捧?
深圳最低工资标准调整为2360元/月 失业保险金为2124元/月
辽宁实施失业保险省级统筹 对缺口核定等作出详细规定
排行
最近更新
- 基因检测市场扩容 桐树基因聚焦优势创新资源推动产品扩圈
- 重庆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新IP 消费热点不断涌现
- 从智能制造到智能睡眠,谊瑞重塑“易睡体验”
- 拉美电商巨头Mercadolibre宣布收购加密交易平台Paxos及Mercado Bitcoin
- 以太坊基金会宣布将“ETH 2.0”更名为“共识层”
- 南京二手房市场话题不断 卖家降价来试探市场风向
- 新一代轻量化方舱医院项目启动
- 十年医改路 三明再出发
- 医疗美容机构规范运营指南发布
- 天津开辟送药绿色通道 送药到家近3000单
- “高速上违停赶报表”警示了谁?
- 离职文书的“坑”不能仅由劳动者填平
- 疫情得到控制,防疫仍不可松劲
- 非学科类培训班寒假恶意涨价需综合施治
- 北京:买四类药品实施新政 市场监管进店查落实
- 北京:保证春节群众需求不脱销、不断档
- 丰台今天开展第二轮全员核酸筛查
- 助力元宇宙基建 Meta推出新一代人工智能超级计算机
- 采购进口冷链食品需要做好个人防护
- 苹果拒不开放支付渠道 荷兰反垄断机构:罚到它遵守规定为止
- 北京市疫情防控形势总体可控
- 需求远超国内产量 印度对进口食用油的依赖料仍将持续数年
- 蔚来斥资5000万元成立保险经纪公司 未来新能源车险或有变局
- 当心!玩雪引发的妇科危机
- 研究机构警告称:美联储加息将加剧全球债务危机
- 旭辉控股集团公告称已清偿2022年到期的5.5%优先票据
- 普通症状还是心梗预警?一眼识破
- 揭穿AI相面骗局 警惕迷信的高科技伪装
- 芜湖释放创新“N次方”效应 数字赋能驱动产业升级
- 去年快递服务全程时限水平有较大提升 干线运输时限缩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