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月减税1000亿 释放民生红利
1000亿的个税减税,释放了民生红利,增强了民众的获得感。从重视税收高增长到大力推动减税,税收政绩观的变化,见证了时代的进步。
3月4日上午,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举行新闻发布会,大会发言人张业遂在总结去年人大立法工作的亮点中提到:对个人所得税法进行第七次修改,确保广大人民群众享受到实实在在的减税福利。实施头3个月,就有超过7000万人的工薪所得无需缴纳个人所得税,减税额度达1000亿元。
三个月减税达1000亿,去年个税新政的效果有些让人出乎意料。虽说此前也曾有过多次个税改革,但减税力度从未如此之大,民众受惠从未如此之多,而且很长一段时间内,个税高增长的趋势一直在保持,但现在,拐点似乎真正到来了。
去年的个税改革成绩单之所以会格外亮眼,得益于改革的深化。也就是说,个税改革不再单单关注个税起征点,而是开启了税率调整、对劳务报酬、稿费等四项劳动所得实行综合征税、以家庭为单位增加专项附加扣除等全方位的改革。这样的改革,实现了税收的基础性制度的重建,因此带来了个人所得税的更明显减负,使得不同群体的税负承担更加公平合理。
如果说,1000亿的个税减税,释放的是实实在在的民生红利,增强了民众的获得感。那么在全国人大新闻发布会上,这样的数字被高调宣布,被视为人大工作的一个重要成绩,更凸显出不一样的“政绩观”。
在传统的治理思维中,往往只有税收的高增长,才会被认为是拿得出手的政绩。税收增长任务一度成了各级政府施政的“指挥棒”,财政收入、税收高增长数据往往被地方政府大书特书。但是持续攀升的税负,与经济发展脱节,抑制企业发展后劲和民众增收,种种负面作用正愈来愈明显。
如果说,在经济发展的前期,需要将财力向政府集中,发挥政府主导作用,集中力量办大事,因此强调税收增长有其合理性的话。在当下的经济和社会转型时期,税收政策的方向也需要与时代的要求相适应。换而言之,无论是消费升级、扩大内需,还是满足民众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都需要以更轻的税负予以支持。
这种情况下,需要强调的是轻税理念,是减税“政绩观”。事实上,近年来不仅人大层面推动个税减税,政府层面同样如此。日前,中国政府网发布2018《政府工作报告》量化指标任务,其中2018全年为企业和个人减税13000亿,成为了重要的KPI指标。2019年,更大规模减税降费正在酝酿之中。
从重视税收高增长到大力推动减税,税收政绩观的变化,见证了时代的进步。税改让利于民,带来的是一场财富分配的变革,大国轻税,藏富于民,由此成为可能。
您可能也感兴趣:
为您推荐
8家险企股权被挂牌转让,为何险企股权不再被追捧?
深圳最低工资标准调整为2360元/月 失业保险金为2124元/月
辽宁实施失业保险省级统筹 对缺口核定等作出详细规定
排行
最近更新
- 北京“十四五”投资实现良好开局 高技术产业投资亮眼
- 基因检测市场扩容 桐树基因聚焦优势创新资源推动产品扩圈
- 重庆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新IP 消费热点不断涌现
- 从智能制造到智能睡眠,谊瑞重塑“易睡体验”
- 拉美电商巨头Mercadolibre宣布收购加密交易平台Paxos及Mercado Bitcoin
- 以太坊基金会宣布将“ETH 2.0”更名为“共识层”
- 南京二手房市场话题不断 卖家降价来试探市场风向
- 新一代轻量化方舱医院项目启动
- 十年医改路 三明再出发
- 医疗美容机构规范运营指南发布
- 天津开辟送药绿色通道 送药到家近3000单
- “高速上违停赶报表”警示了谁?
- 离职文书的“坑”不能仅由劳动者填平
- 疫情得到控制,防疫仍不可松劲
- 非学科类培训班寒假恶意涨价需综合施治
- 北京:买四类药品实施新政 市场监管进店查落实
- 北京:保证春节群众需求不脱销、不断档
- 丰台今天开展第二轮全员核酸筛查
- 助力元宇宙基建 Meta推出新一代人工智能超级计算机
- 采购进口冷链食品需要做好个人防护
- 苹果拒不开放支付渠道 荷兰反垄断机构:罚到它遵守规定为止
- 北京市疫情防控形势总体可控
- 需求远超国内产量 印度对进口食用油的依赖料仍将持续数年
- 蔚来斥资5000万元成立保险经纪公司 未来新能源车险或有变局
- 当心!玩雪引发的妇科危机
- 研究机构警告称:美联储加息将加剧全球债务危机
- 旭辉控股集团公告称已清偿2022年到期的5.5%优先票据
- 普通症状还是心梗预警?一眼识破
- 揭穿AI相面骗局 警惕迷信的高科技伪装
- 芜湖释放创新“N次方”效应 数字赋能驱动产业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