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管“升格” 震慑违规金融消费者权利保护再强化
为加快建立完善有利于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的机制,央行近日发布《中国人民银行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从金融机构规范、消费者金融信息保护及相关法律责任等方面作出详细规定。《办法》于2020年11月1日起实施。
央行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机制与一般消费领域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机制存在差异,《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的相关内容在金融领域应当进行更为细致的规定。2016年,央行印发了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实施办法,并于去年修订后向社会公开征集意见。此次发布的《办法》中,央行结合新需求、新情况、新问题等进行了修订和增补相关条款,也将原规范性文件升格为部门规章。
具体来看,《办法》对于银行、支付机构的经营行为中划出多条红线。《办法》指出,金融机构不得利用技术手段、优势地位,强制或变相强制金融消费者接受金融产品或服务;不得通过附加限制性条件的方式要求消费者购买、使用协议中未作明确要求的产品或服务;不得明示或者暗示保本、无风险或者保收益等,对非保本投资型金融产品的未来效果、收益或者相关情况作出保证性承诺。对金融产品和服务进行信息披露时,应当使用有利于金融消费者接收、理解的方式。
针对个人财产信息、账户信息、信用信息、金融交易信息等金融信息的保护问题,《办法》规定,银行、支付机构不得收集与业务无关的消费者金融信息,不得采取不正当方式收集消费者金融信息,不得变相强制收集消费者金融信息;银行、支付机构收集消费者金融信息用于营销、用户体验改进或者市场调查的,应当以适当方式供金融消费者自主选择是否同意。
同时,《办法》还规定了相关法律责任。银行与支付机构有未按要求向金融消费者披露与金融产品和服务有关的重要内容等行为,按照法律、行政法规给予处罚;有关法律、行政法规未作处罚规定的,央行或其分支机构应当根据情形单处或者并处警告、罚款。
央行有关负责人指出,原规范性文件没有配置相应罚则,对侵害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违法违规行为震慑力有限。《办法》专章设置了法律责任,解决了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领域违法违规成本较低的问题。
央行表示,下一步,将持续做好《办法》的落地实施工作,进一步规范银行、支付机构提供金融产品和服务的行为,切实保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银行、支付机构应当严格落实《办法》各项要求,切实承担起保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主体责任,确保经营行为依法合规。
关键词: 违规金融消费者权利
您可能也感兴趣:
为您推荐
8家险企股权被挂牌转让,为何险企股权不再被追捧?
深圳最低工资标准调整为2360元/月 失业保险金为2124元/月
辽宁实施失业保险省级统筹 对缺口核定等作出详细规定
排行
最近更新
- 途虎养车提交上市申请,该如何平衡盈利和布局需求?
- 北京“十四五”投资实现良好开局 高技术产业投资亮眼
- 基因检测市场扩容 桐树基因聚焦优势创新资源推动产品扩圈
- 重庆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新IP 消费热点不断涌现
- 从智能制造到智能睡眠,谊瑞重塑“易睡体验”
- 拉美电商巨头Mercadolibre宣布收购加密交易平台Paxos及Mercado Bitcoin
- 以太坊基金会宣布将“ETH 2.0”更名为“共识层”
- 南京二手房市场话题不断 卖家降价来试探市场风向
- 新一代轻量化方舱医院项目启动
- 十年医改路 三明再出发
- 医疗美容机构规范运营指南发布
- 天津开辟送药绿色通道 送药到家近3000单
- “高速上违停赶报表”警示了谁?
- 离职文书的“坑”不能仅由劳动者填平
- 疫情得到控制,防疫仍不可松劲
- 非学科类培训班寒假恶意涨价需综合施治
- 北京:买四类药品实施新政 市场监管进店查落实
- 北京:保证春节群众需求不脱销、不断档
- 丰台今天开展第二轮全员核酸筛查
- 助力元宇宙基建 Meta推出新一代人工智能超级计算机
- 采购进口冷链食品需要做好个人防护
- 苹果拒不开放支付渠道 荷兰反垄断机构:罚到它遵守规定为止
- 北京市疫情防控形势总体可控
- 需求远超国内产量 印度对进口食用油的依赖料仍将持续数年
- 蔚来斥资5000万元成立保险经纪公司 未来新能源车险或有变局
- 当心!玩雪引发的妇科危机
- 研究机构警告称:美联储加息将加剧全球债务危机
- 旭辉控股集团公告称已清偿2022年到期的5.5%优先票据
- 普通症状还是心梗预警?一眼识破
- 揭穿AI相面骗局 警惕迷信的高科技伪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