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对小微企业精准支持效果显现 普惠小微贷款覆盖面持续扩大
“服务实体经济是金融的天职和宗旨。”11月23日,央行金融市场司司长邹澜在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表示,“下一阶段,金融部门将持续地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金融机构完善内部资源配置,强化外部激励约束,把服务实体经济放到更加突出位置,引导金融机构把更多资源投向小微企业等实体经济重点领域。”
今年以来,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力度保持稳固。根据央行近日发布的《2021年第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9月末普惠小微贷款和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速分别达到27.4%和37.8%。报告指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精准、合理适度,以我为主,稳字当头,把握好政策力度和节奏,处理好经济发展和防范风险的关系,做好跨周期调节,维护经济大局总体平稳,增强经济发展韧性。
支持效果持续显现
今年以来,央行持续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增强小微企业信贷市场竞争性,促使实际贷款利率继续稳中有降,推动金融系统向实体经济让利。
报告显示,9月末广义货币(M2)同比增长8.3%,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同比增长10%。信贷结构持续优化,9月末普惠小微贷款和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速分别达到27.4%和37.8%。
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改革潜力持续释放。9月,1年期和5年期以上LPR分别为3.85%和 4.65%,均与上年12月持平。9月,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5%。其中,一般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5.3%,同比下降0.01个百分点;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4.59%,同比下降0.04个百分点,处于历史较低水平。
11月22日,央行将1年期和5年期以上LPR维持在3.85%和4.65%不变,自2020年4月起,LPR已连续19个月持平。对此,东方金诚分析称,LPR报价连续保持稳定,显示货币政策坚持稳字当头基调,注重通过支小再贷款等结构性政策工具定向发力。
金融对小微企业精准支持效果持续显现,小微企业融资继续保持量增、面扩、价降的良好态势。据邹澜介绍,从总量上来看,截至今年10月末,普惠小微贷款余额18.6万亿元,同比增长26.7%。从覆盖面来看,普惠小微贷款覆盖面持续扩大,支持小微经营主体4217万户,同比增长34.1%。从贷款利率来看,在2020年大幅下降的基础上继续稳中有降,10月新发放的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4.94%,比2020年12月下降0.14个百分点。
“金融服务好实体经济,特别是继续纾困中小微企业具有重要意义。”中国民生银行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王静文对中国商报记者表示,为进一步推进金融支持稳企业保就业,央行已经通过各类结构性信贷工具为中小微企业提供了万亿级的贷款资金支持,力度不可谓不大。
货币政策工具丰富
除了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纾困帮扶力度以外,央行综合施策支持区域协调发展,加大对“三农”、绿色发展等领域的支持力度,积极发挥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作用。
在“三农”领域,运用支农支小再贷款引导地方法人金融机构扩大对乡村振兴的信贷投放,扶贫再贷款按照现行规定进行展期,支持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报告显示,截至9月末,全国支农再贷款余额为4747亿元,支小再贷款余额为9937亿元,扶贫再贷款余额为1904亿元,再贴现余额为5842亿元。央行对政策性银行和开发性银行净收回抵押补充贷款共3506亿元,其中第三季度净收回2082亿元,9月末余额为28844亿元。
在绿色发展领域,央行创设推出碳减排支持工具。通过“先贷后借”的直达机制,对金融机构向碳减排重点领域内相关企业发放的符合条件的碳减排贷款。在此基础上,再设立2000亿元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形成政策规模,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央行有关负责人强调,碳减排支持工具是“做加法”,用增量资金支持清洁能源等重点领域的投资和建设。对此,业内人士分析,用增量资金支持清洁能源等领域发展,这样既支持了绿色节能领域发展,又避免了对传统能源行业所需资金造成挤压。
在科技创新领域,加大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金融支持。“截至10月末,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整体获贷率超过七成,户均贷款余额为7526万元。”邹澜表示。
“预计下一阶段结构性货币政策将迎来落地显效期。”财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伍超明对中国商报记者表示,从规模看,结构性政策工具累计释放的基础货币达万亿元规模,其撬动的资金总量将超2万亿元,对增加流动性总量形成重要支撑。
通胀压力总体可控
对于物价形势的判断,报告称,国内通胀压力总体可控。
“与一二季度货币执行报告连续两次开辟专栏讨论通胀相比,三季度报告对物价的着墨相对更少,反映出央行对通胀尤其是明年的通胀形势较为乐观,大概率不会成为货币政策的主要制约因素。”伍超明对记者表示。
报告指出,我国是具有强劲韧性的超大型经济体,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发展潜力大、回旋空间广阔的特点明显,市场主体活力充足。不过,也要看到,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国内经济恢复发展面临一些阶段性、结构性、周期性因素制约。
事实上,国内通胀压力总体可控具备坚实的基础。据伍超明介绍,一是我国是全球主要生产国,经济自给能力较强,有利于应对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和海外通胀上行的影响;二是央行坚持实施正常货币政策,有利于物价走势中长期保持稳定;三是我国总供给总需求基本稳定,如伴随全球经济复苏放缓,需求端已呈现边际趋弱迹象,同时随着保供稳价政策稳步推进,我国重要原材料、民生商品供应充足,近期煤炭等能源价格大幅回落、部分原材料价格也出现明显回落态势。
对于下一阶段的货币政策趋势,报告强调,央行将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加强国内外经济形势边际变化的研判分析,统筹今明两年宏观政策衔接,坚持把服务实体经济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保持货币政策稳定性,稳定市场预期,努力完成今年经济发展主要目标任务。
您可能也感兴趣:
为您推荐
8家险企股权被挂牌转让,为何险企股权不再被追捧?
深圳最低工资标准调整为2360元/月 失业保险金为2124元/月
辽宁实施失业保险省级统筹 对缺口核定等作出详细规定
排行
最近更新
- 安迅物流或于3月或4月启动IPO 遍布全国仓网数量达5327个
- 央行开展1500亿元14天期逆回购操作 呵护春节假期前流动性
- 加盟大平台,继往又开来!怡亚通全球招募合伙人共同做大做强
- 公募去年四季报披露临近尾声 明星基金经理刘彦春退出千亿行列
- 途虎养车提交上市申请,该如何平衡盈利和布局需求?
- 北京“十四五”投资实现良好开局 高技术产业投资亮眼
- 基因检测市场扩容 桐树基因聚焦优势创新资源推动产品扩圈
- 重庆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新IP 消费热点不断涌现
- 从智能制造到智能睡眠,谊瑞重塑“易睡体验”
- 拉美电商巨头Mercadolibre宣布收购加密交易平台Paxos及Mercado Bitcoin
- 以太坊基金会宣布将“ETH 2.0”更名为“共识层”
- 南京二手房市场话题不断 卖家降价来试探市场风向
- 新一代轻量化方舱医院项目启动
- 十年医改路 三明再出发
- 医疗美容机构规范运营指南发布
- 天津开辟送药绿色通道 送药到家近3000单
- “高速上违停赶报表”警示了谁?
- 离职文书的“坑”不能仅由劳动者填平
- 疫情得到控制,防疫仍不可松劲
- 非学科类培训班寒假恶意涨价需综合施治
- 北京:买四类药品实施新政 市场监管进店查落实
- 北京:保证春节群众需求不脱销、不断档
- 丰台今天开展第二轮全员核酸筛查
- 助力元宇宙基建 Meta推出新一代人工智能超级计算机
- 采购进口冷链食品需要做好个人防护
- 苹果拒不开放支付渠道 荷兰反垄断机构:罚到它遵守规定为止
- 北京市疫情防控形势总体可控
- 需求远超国内产量 印度对进口食用油的依赖料仍将持续数年
- 蔚来斥资5000万元成立保险经纪公司 未来新能源车险或有变局
- 当心!玩雪引发的妇科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