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医疗健康产业进入高速成长期
在技术、市场和投资的作用下,我国医疗健康产业进入了高速成长期,健康管理、专科医疗、健康养生、生物医药等领域快速发展,预计到2020年健康服务业总规模将达到8万亿元以上。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指出,积极促进健康与养老、旅游、互联网、健身休闲、食品融合,催生健康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
国家卫生健康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卫生费用核算与政策研究室主任张毓辉日前在京举行的“FUS猎云网2019医疗健康产业峰会”上介绍,我国健康产业发展总体趋势良好,多样化健康产品和服务供给不断扩大。据卫生发展研究中心初步核算,2018年全国健康服务业总规模(健康产业增加值)预计将为6.4万亿元,同比增长约12.4%,占GDP比重为7.08%。
卫生发展研究中心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6月底,全国共有医院31710家,其中公立医院12121家,民营医院19589家,民营医院占比达到61.8%。医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提速,2017年规模以上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98万亿元。
张毓辉认为,加快建立我国健康产业核心政策体系应激发社会力量活力,扎实有效放宽行业准入,完善社会力量要素保障并支持多元主体做大做强。同时,在健康旅游、健康养老和互联网智慧健康等方面发力,促进健康产业融合发展。
记者了解到,目前,在国家鼓励政策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用下,各地围绕高端医疗、健康养老、休闲健身等领域,布局了一批园区基地。总的来看,初步探索出几种发展模式。一是以健康产业高端前沿领域为主体、医教研一体化发展。如北京、上海等地以健康科技创新为引领,聚集国内外高技术、高成长企业,具有良好的创新创业平台,鼓励健康产业领域“独角兽”企业发展。
二是以资源禀赋和模式创新为依托,多样化差异化发展。如贵州、云南等地通过发挥资源优势、发掘特色文化,积极开展新业态新模式创新,在中医药民族医药、健康大数据、国际健康旅游、健康产业扶贫等领域打造优势产业,形成局部高地,努力实现弯道超车。
三是以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为动力,聚焦融合发展。如产业链由药材种植向特色中医药服务延伸;由体育器材生产制造向智慧健康、体医融合升级;依托旅游景区拓展休闲养生、康复疗养服务等。(记者 陈奥 北京报道)
您可能也感兴趣:
为您推荐
深圳最低工资标准调整为2360元/月 失业保险金为2124元/月
辽宁实施失业保险省级统筹 对缺口核定等作出详细规定
部分保险公司推出隔离险 理赔却存在诸多限制
排行
最近更新
- 8家险企股权被挂牌转让,为何险企股权不再被追捧?
- 支付备付金交存再破历史最高点 中长期增长态势已形成
- 观典防务即将迎来转板大考 业务综合毛利率较高
- 冰场变成“客流发动器” 带动商场的多种业态联动
- 娃哈哈再推酱酒产品,能否成为创新发展点?
- 因业绩不佳、规模过小等原因 开年12只基金相继清盘
- 湖北经济总量迈上5万亿大台 科创策源功能明显提升
- 玉溪红塔工业园区去年工业产值增长19.1% 新增“四上”企业10户
- 首次中成药集采展开 常备药、常用药的价格将更“亲民”
- 煤化工上市公司有哪些,2021年煤化工龙头上市公司名单
- RS485总线的3964(R)协议设计
- GPS-GPRS定位定向导航系统
- 冲板流量计的安装和使用
- 智能家居安防系统的设计方案
- 电压跟随器电路- -电路中也有跟屁虫?!
- 通讯行业股票有哪些?通讯行业概念股一览
-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
- 粒度测试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
- 延时继电器工作原理
- 盘点世界顶级五大黑客:个个都是神
- 一种带隙基准电压源设计
- 电磁阀工作原理
- 硬盘的工作原理
- 年货经济再度激活怀柔消费潜力 大型综合体打造区域消费新生态
- 全球最大资管公司黑石已向SEC提交区块链技术ETF申请
- 2021年饲料概念龙头上市公司汇总
- USB接口供电不足的解决方法
- 电容原理
- 隔离端子的抗干扰和应用选择
- SMT技术相关知识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