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显示:防疫健康码申领近9亿人,使用次数超400亿人次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近日发布的第4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推出“防疫健康码”,累计申领近9亿人,使用次数超过400亿人次,支撑全国绝大部分地区实现“一码通行”。
作为疫情防控的重要工具,许多城市联合相关供应商推出了健康码,但“千地千面”、“一城一码”的健康码,给人们跨地区出行带来不便。国家卫健委、国家医保局等日前联合发布《关于深入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五个一”服务行动的通知》,明确各地落实健康码全国互认、“一码通行”。
一如电子身份证
“在杭州东站出站时,我直接出示政务服务平台的健康码,安保就放行了,感觉健康码像一张电子身份证。”来自江苏的吴先生这次出差感觉轻松不少:抵达浙江杭州后,他出入各公共场所,没有重复申请杭州健康码,而是直接出示国家政务服务平台健康码或江苏的“苏康码”。
出差“达人”吴先生的手机小程序里已申请了十几个地方的健康码。而在全国,各地研发的健康码不少。由于不同省份风险等级、响应级别和防控要求不同,各地健康码生成标准和对接平台不一,制约了“一码通行”落地。针对这一问题,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连维良日前在全国春运电视电话会议上表示,要落实好防疫健康码统一政策、统一标准、全国互认、“一码通行”。
随着政策、标准逐渐统一,健康码正加速走向全国互认。目前,依托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数据共享等支撑,大部分省份的健康码已实现了信息共享、互通互认。人们凭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健康码的无异常信息或各地健康码绿码均可通行,无需申领和出示到访地健康码,不需要重复出示其它疫情防控码,进一步便利人员出行。
一系列国家标准发布,为加快推动各地健康码的跨地区互通互认提供了技术支撑。2020年4月29日,《个人健康信息码参考模型》、《个人健康信息码数据格式》和《个人健康信息码应用接口》三项国家标准发布,个人健康信息码加快走向码制统一、展现方式统一、数据内容统一。目前,京津冀、长三角、大湾区等全国绝大部分地区已实现“一码通行”;作为旅游度假热门地的海南,已与全国30个省份实现健康码互认。
在快速普及中,健康码也在不断升级改造,实现信息互通,为更多人群提供便利。为便利老年人、儿童等不使用或不会操作智能手机的群体出行,国家政务服务平台提供“老幼助查询”功能,实现一键代办代查;“四川天府健康通”微信小程序推出“离线码”功能,支持下载打印纸质“离线码”;广东省打造的“健康防疫核验系统”,提供刷身份证进行出入登记和核验健康码(“粤康码”)服务。为满足各类防疫需求,国家政务服务平台、腾讯健康码、阿里健康码等上线了核酸检测预约、结果查询,新冠疫苗接种查询,密接自查,风险区域查询等功能。
推动全国互认
然而,当前还有部分省市健康码“一码通行”、全国互认工作推进得并不顺利。背后原因何在?
记者了解到,当前健康码互认难点主要在于各地疫情防控形势和政策不同,这客观上增加了各地防疫健康信息目录汇聚至全国一体化平台的难度和复杂性。数据共享安全性如何保证?数据泄露后的责任谁来承担?具体执行人员培训如何开展?……类似疑虑也阻碍了一些地方健康码互认。
北京市人大常委会立法咨询专家胡功群表示,健康码互认目前在技术上没有障碍,只需各地遵循标准技术规范,互相开放共享数据,保证业务的有效性和协同性。从深层原因看,健康码互认考验地方政府相关部门解决问题的意愿和决心。
专家表示,应进一步提升各地政府运用大数据技术进行精准防控意识,不断加强对基层执行人员培训,及时了解掌握中央和各地疫情防控政策,确保健康码真正实现全国互认。
有望数据全流通
上海市民徐女士近日来到华阳路街道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补办社保卡。在工作人员指导下,她站在“一码通行”智能机器前,扫描身份证,机器显示屏上显示其体温和“绿色通行”字样。从查验、取号、办事、评价到离开大厅,徐女士只花了十几分钟。“以前来办事,进门要刷‘随申码’健康码,前后得花半小时,现在刷身份证就能测体温,查健康码状态,还不用再填个人信息,真省心。”
据了解,这种“一码通行”智能设备,实现了红外测温、扫码实名登记、健康通行、智能取号、3.0系统一码通办、可视化数据展示,实现数据全程流通。
在中国各地,健康码在就医、办事等便民惠民服务中正在显现巨大效率。在福建,“电子健康码”“医保结算码”“金融支付码”的“多码协同”应用在14个省属医院落地,已覆盖3680多万人群。在广东,7097万居民激活了电子健康码,便捷享受医疗健康服务,一人一码,在全省任一医疗卫生机构可以一码通用。在浙江杭州,健康码与电子健康卡、电子社保卡实现了互联互通,未来还将拓展在公共交通、商贸旅游等领域的应用。
除了“通行”,健康码还能做很多事。为此,国家卫健委等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深入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五个一”服务行动的通知》指出,强化行业内“一码通用”,推动居民电子健康码与金融支付码、市民卡等“多码融合”应用,实现健康码“一码通行”。
中国电子技术标准院信息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周平表示,健康码应用不仅是出行,与互联网医疗、健康养老等都有一定关联,未来从业态上讲健康码会涉及保险等社会保障。伴随“一码通行”的落实,健康码的作用将越来越大。
您可能也感兴趣:
为您推荐
深圳最低工资标准调整为2360元/月 失业保险金为2124元/月
辽宁实施失业保险省级统筹 对缺口核定等作出详细规定
部分保险公司推出隔离险 理赔却存在诸多限制
排行
最近更新
- 83只科创板个股披露去年业绩预告 约九成个股净利同比增长
- A股上市银行陆续发出“捷报”,未来走势、估值情况将如何?
- 保险机构加速布局数字化 复合型人才短缺成“拦路虎”
- 8家险企股权被挂牌转让,为何险企股权不再被追捧?
- 支付备付金交存再破历史最高点 中长期增长态势已形成
- 观典防务即将迎来转板大考 业务综合毛利率较高
- 冰场变成“客流发动器” 带动商场的多种业态联动
- 娃哈哈再推酱酒产品,能否成为创新发展点?
- 因业绩不佳、规模过小等原因 开年12只基金相继清盘
- 湖北经济总量迈上5万亿大台 科创策源功能明显提升
- 玉溪红塔工业园区去年工业产值增长19.1% 新增“四上”企业10户
- 首次中成药集采展开 常备药、常用药的价格将更“亲民”
- 煤化工上市公司有哪些,2021年煤化工龙头上市公司名单
- RS485总线的3964(R)协议设计
- GPS-GPRS定位定向导航系统
- 冲板流量计的安装和使用
- 智能家居安防系统的设计方案
- 电压跟随器电路- -电路中也有跟屁虫?!
- 通讯行业股票有哪些?通讯行业概念股一览
-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
- 粒度测试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
- 延时继电器工作原理
- 盘点世界顶级五大黑客:个个都是神
- 一种带隙基准电压源设计
- 电磁阀工作原理
- 硬盘的工作原理
- 年货经济再度激活怀柔消费潜力 大型综合体打造区域消费新生态
- 全球最大资管公司黑石已向SEC提交区块链技术ETF申请
- 2021年饲料概念龙头上市公司汇总
- USB接口供电不足的解决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