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约翰·莫尔绘画奖”看东西方文化的相互认识、相互理解
3月2日,“第八届约翰·莫尔绘画奖(中国)作品展”在上海外滩久事美术馆开幕,共展出100件获奖及入围作品,展现了中国当代绘画的多元生态。
当晚,主办方揭晓了本届大赛的获奖名单:艺术家刘泽群凭借作品《存在NO.13》荣获一等奖,该作品通过黑白器物的符号化重组和极简构图,深刻探讨了工业文明中的人性困境。同时,王叔重获得“当代水墨奖”,胥涵卓、林兆乐、李莉琴、孙源四位艺术家则荣获优秀奖。
约翰·莫尔绘画奖是1957年创办于英国的绘画赛事,自2010年起被引进中国,每两年举办一届。本届赛事共吸引了来自全国的2075件投稿作品。
今年大赛在延续往届奖项设置的基础上,首次增设了“当代水墨奖”,成为传统绘画媒介转型的重要里程碑。
评委会主席路易斯·毕格斯表示:“今年约翰·莫尔绘画奖终于实现了‘水墨奖’的设立,这引发了国际评委与中国评委之间的热烈讨论,并促使我们重新审视和拓展对绘画的认知。因此,在评选过程中,评委们希望看到各种形式的水墨作品,在跨文化、跨国别,不同文化语境下的表现和发展。”
作为此次评奖的中国评委之一,被誉为当代水墨艺术开拓者的王天德坦言:“评选过程也是东西方艺术家相互认识和理解的过程。”他提到,有一件作品在评审中引发了中西方评委长达一个多小时的讨论,但最终大家还是将各自的观点融合在了一起。“我想对中国的当代水墨而言,刚刚迈出了一步,其实不仅仅是水墨,我们可以把水墨变成油画,也可以把油画变成水墨,它都是在一个平面中呈现的一种个人精神。”
唯一入选的数字艺术作品。中新网记者张亨伟 摄
此外,本届大赛还首次入选了一张数字生成的艺术作品,这在往年的比赛中从未出现过。赛事理事凌敏表示:“对于这张作品,评委们进行了长时间的讨论。最终,英国评委一致认为,既然大卫·霍克尼可以用iPad作画,那么中国的艺术家同样也可以。其实,对于作品而言,艺术家的感受才是最重要的。这件作品的入围也为人工智能、新技术时代艺术的发展保留了一扇窗。”
事实上,中国艺术以形写神,西方艺术以形写意;中国艺术讲究境界,西方艺术注重写照。“在审美上,中国艺术强调澄怀畅神,西方艺术注重体验感悟。与过去不同的是,在人工智能异军突起的当下,东西方之间的异同已经不再那么泾渭分明了。”凌敏说。(完)
您可能也感兴趣:
为您推荐
中国红APP正式上线发布
第十二届东亚地方政府会议将在山东临沂召开 促进东亚地区交流合作
(乡村行·看振兴)山西柳林依托“数商兴农”打造乡村e镇 电商交易9个月达3.5亿元
排行
最近更新
- 从“约翰·莫尔绘画奖”看东西方文化的相互认识、相互理解
- 调查:中小企业“生存经营力”持续增强 超六成实现盈利
- 彰显硬核兑现力! 百万方大盘以品质续美好
- 周口中院召开全市法院司法警察部门述职工作会
- “舌尖上的春天”:江西大余万亩竹林春笋破土而出
- 香格里拉盘活高原“冷资源” 滑雪运动成新热点
- 四川深化“天府粮仓·百县千片”建设 推动2025年粮食单产再增3公斤
- 阎什镇“片区融合法”引领乡村振兴战略新实践
- 工商银行发布“促民营 落机制 助商惠农”行动方案
- 角点科技推陈出新,魔发邦智能电动染发梳引领染发新潮流
- 扒虾餐饮:多元化小龙虾口味选择 满足消费者不同需求
- 曼孚科技荣登创业邦2025自动驾驶数据标注企业TOP1
- 打造健康减肥领导品牌,毅靓诚招合作伙伴
- 酒业动静|酒脉源长:赤水河上游的金沙酱韵
- 2025自动驾驶数据标注企业TOP10榜单揭晓,它们领先的秘诀在哪里?
- 东软携手华为 亮相MWC 2025巴塞罗那
- 解密乐信分期乐用户增长密码:口碑传播占比达37%
- 华予招商加盟,携手美业财富新机遇
- “二月二龙抬头” 各地民俗活动热闹上演
- 四川夹江乡村手艺人造出超级大书画纸
- 广西侗乡举办侗族大歌节欢度“二月二”
- 新中国二十二大明星之一于洋逝世
- 《哪吒2》带动贵阳影院持续火爆 网友身在非洲抢票回国观影
- 米娜瓦尔·艾比布拉代表:让少数民族古籍文字“活起来”
- 兰青铁路老鸦隧道“除险人”
- 香港建筑师李启悠:跨越边界,向往远方
- 武汉台胞观《哪吒2》 叹“两岸文化血脉相连”
- 探访淮河流域规模最大内河港周口港
- 盛弘代表:“平底鞋”走社区 希望让“烟火气”点燃消费
- 白景阳代表:AI为技术工人带来更多创新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