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台风 种树时要科学
绿化树让城市更美观、舒适。对于可能有台风登陆的沿海城市来说,为了避免树木大面积受损,种树时要注意科学绿化、统筹规划,合理设计市政管线,同时选择抗风能力相对强、寿命较长的深根树种,并注意不同树种的空间搭配。
连日来,广州市花木公司保养部的黄泽华忙着带领工人,沿广州大道一路往北,给行道树修剪“瘦身”。
黄泽华说,“去年的超强台风‘山竹’,对广州绿化树木破坏很大,尤其南北向的行道树受损更严重,我们今年有意识地加强了这个方向树木的修剪。”
绿化树木作为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受损后对生产生活都会产生较大影响,严重的还会带来不少安全隐患。专家指出,城市绿化绝不仅仅是“种种树”这么简单,一方面要补齐科学绿化的短板;从长远来说,还要将其纳入城市整体规划统筹考虑,在城市建设中系统推进。
“树大招风”,台风过后树木受损倒伏
广州养护部门对绿化树木的修护,从今年3月就开始了,主要是对内膛枝、荫枝和枯枝进行清理,同时尽量保留树冠的基本形状,希望在不影响遮阴绿化功能的前提下,尽可能提高树木的抗风能力。
去年9月,台风“山竹”登陆广东。台风过后,广州、深圳、珠海、江门等珠三角城市普遍发生大面积树木倒伏情况。据粗略统计,深圳倒伏树木11680棵、东莞13986棵、珠海6万余棵、江门6000余棵、广州7280棵。
不单是“山竹”,不仅在广东,由权威部门提供的资料显示,近年来历次侵袭东南沿海的台风,导致了大面积的绿化树木受损或倒伏。2012年台风“韦森特”在深圳造成树木倒伏28859棵;2014年台风“威马逊”使得海口约10万株树木倒伏,北海28822株树木倒伏;2015年台风“苏迪罗”登陆福建莆田时,福州全市约78900株树木出现倒伏、倾斜、折断等现象;2017年接连侵袭珠海的台风“天鸽”“帕卡”,同样摧毁当地众多树木。
去年“山竹”过后大量倒树的图片在网上热传,带“红”了清华大学学者杨军的一篇文章:“城市绿化远远不是挖坑种树那么简单,而是一个需要生物学、树木学、土壤学、生态学、力学、城市规划等多个学科知识体系支撑的一项工作。”
中科院华南植物园主任任海说,“首先在树种选择上要尊重科学,这一点我们还做得不够。”他在实际工作中遇到过一些情况,有的盲目崇拜、引进外来树种;有的为求整齐划一、美观好看,一条路只用一种树种。拿不抗风树种垂叶榕为例,在东南沿海不少城市绿化中,恰恰占据行道树比例前列。
此外,绿化树种的异质性和功能多样性非常重要,要实现不同种类在水平、垂直空间内的有序分布,通过合理群植、搭配形成层次、群落,避免孤植树。同时,每个群落都要有一种或几种的基底树,应以本土树种为主,因地制宜,尤其不要盲目崇拜外来树种。
什么地方选什么树种,如何搭配,怎样养护,建立在扎实的科学研究基础上。任海和杨军一致认为,在城市绿化基础科学研究上,还存在很多短板亟待补足。
城市绿化避免“树大招风”,不能全靠临时抱佛脚。平日里,对绿化树种的选择、种植时不同种类的搭配、管理养护的方法,乃至道路施工时对树木根系的保护等等,都大有讲究。
园林绿化,还有赖城市规划建设多环节的统筹协调
“倒掉的树,很多根都埋得很浅,是不是种植不规范?”去年“山竹”过后,广州市政协举办的咨询问政活动上,广州市政协委员黄洁薇提出质疑。
对此,广州市林业和园林局负责人无奈地表示,有些地方树穴太小、土层太浅等往往是不得已而为之,“广州很多道路两边的地下是有管廊的,土层本来就很薄,严格来说是不适合种树的。但是广州夏天很热,没有树木遮阴也不行,我们做了很多实验,想了很多办法,所以最后只能是综合考虑,选择最优、影响最小的方案。”
这位负责人所说的情况,是很多城市绿化面临的共同难题——无论绿化园林人自身多么专业,还有赖城市规划建设中其他环节、各有关部门的统筹协调。
老城区管线深度比较浅,一般是源于历史原因;而新城区建设过程中,又往往有大量建筑垃圾回填到地层中,导致树木扎根空间变窄,土壤营养变差。
为此,专家建议,需提前谋划。近年来,很多新城建设中已经逐步采用较为先进的综合管廊(共同沟)理念。在规划阶段,就要把绿化空间一并考虑进去,与地下市政管线空间共同规划,实现各种功能的统筹。
目前,针对城市更新中在绿化树木周边频繁“动刀”、动土的情况,广州林业园林部门也加强了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避免因道路建设施工等人为因素破坏树木、损毁根系,造成树木“弱不禁风”的情况。
选择抗风能力相对强、寿命较长的深根树种
江奕伟是广州一名绿化巡查人员。“以往巡查行道树靠两条腿,每天顶多走3—4公里,最多检查100多棵,能发现的问题不多;但随着无人机的使用,现在一天最多能巡查、记录500—600棵行道树,效率大大提高。”他说。
在客村立交附近愉景南苑北边的行道树旁,江奕伟和同事手执遥控器,伴随着“嗡嗡嗡”的轰鸣声,无人机起飞,机载高清摄像头能拍摄市政道路绿化情况,观察树枝是否遮挡交通指示牌、绿化树是否有倒伏倾向。
地面上,绿化养护人员用掌上电脑在线检查,便可判断行道树是否需要特殊处理;在后台,航拍画面和地面检测数据都实时传送到市林业和园林局绿化数字中心。目前,这种智慧化工作场景,正巡护着广州城区超过60万株行道树。
尽管台风、极旱极涝等不能完全避免,但避免“树大招风”,城市还是有很多工作可以做。拿广州来说,除了新技术、高科技助力,在科学绿化、专业绿化上也是不遗余力。
广州市林业和园林局副局长吴敏介绍,近年来新建项目会综合考虑树种的防风抗风性问题,科学合理做好树种选择和植物配置,遵循以乡土树种为主、特色树种为辅的原则,适当选择抗风能力相对强、寿命较长的深根树种,兼顾安全和良好绿化景观。对于已绿化的路段,广州林业园林部门则在日常养护中对新种植物进行加固支撑、改善土壤结构、防止积水等措施,加速根系生长、增强根系的支撑能力。
“绿化养护人员是否专业,关系科学绿化的最后一公里。”吴敏说,广州一方面加强招标或购买服务等形式,优选信誉好、工作成绩突出,养护设备先进、齐全,养护管理人员经验丰富的单位;同时,制定科学、合理的绿化养护方案,推动精细化养护,包括适当修剪、隔株修剪,根据季节特点合理补控水肥等。
您可能也感兴趣:
为您推荐
8家险企股权被挂牌转让,为何险企股权不再被追捧?
深圳最低工资标准调整为2360元/月 失业保险金为2124元/月
辽宁实施失业保险省级统筹 对缺口核定等作出详细规定
排行
最近更新
- 西安发放数字人民币红包补贴 可在餐饮外卖等领域使用
- 德商银行:美联储明天将确认3月加息的计划
- 佛罗里达州金融监管办公室就 DeFi 发出警告
- Google Nexus7 完全拆解
- 实时融合计费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金星JXD3000拆解
- 基于超声导波的结构健康状态无损检测及在线监测
- 蒲地蓝消炎片等转换为非处方药,涉及4家企业
- 解禁后就套现?苏泊尔股权激励引广泛讨论
- 比特富富将通过与SPAC合并上市,估值为15亿美元
- 国际清算银行创新中心将于2022年开发DeFi产品
- 美国运通CEO:可能考虑让积分兑换成加密货币
- YouTube将为视频创作者探索NFT功能
- 一车多用买它没毛病!传祺M6 PRO“大有可为”
- 2021年杭州亚运会概念股票龙头股有哪些?
- LVDT位移传感器的构成原理及特点
- RGB传感器的典型应用
- 隔膜计量泵工作原理
- 东芝M800内部拆解
- 单片机最小系统介绍
- 实达黑轴方脸机械键盘拆解测试
- 宏英2022年年会庆典-- 文章
- 匿名巨鲸在市场下跌期间购入488枚BTC后,持币量超越MicroStrategy
- 国内市场需求持续回暖 支持出口转内销需注重长短相济
- 佳兆业否认深圳国资接盘文体业务 称目前未与任何单位签订文件
- 成都警方通报“360员工被打伤”:伤者目前伤情平稳
- 格力百亿分红到底要给谁?高瓴入股三年仍浮亏18亿
- “长租公寓第一股”破产:拟从美国退市,上市3年市值蒸发97%
- 失去独家版权的腾讯音乐:股价暴跌8成,单季营收或首次下降
- 盛新锂能:2021年净利同比预增2954%-3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