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 研究 > 正文

教育部:义务教育阶段创新人才培养要避免贴标签

课程在教育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是实现育人目标的重要载体,也是教材编写、教师教、学生学、质量评价的直接依据。4月21日,教育部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修订情况。新修订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语文等16门学科的课程标准将于今年秋季开始执行。

创新型人才培养应该从中小学做起,新修订的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在这方面也有所思考。

教育部教材局一级巡视员申继亮指出,创新是推动一个国家不断发展的不竭动力,创新人才培养对于实现中国梦至关重要。“为了落实创新人才培养的要求,我们必须大学、中学、小学一体化考虑和设计。”

要培养创新人才,就要准确理解和把握创新人才的基本特征。申继亮认为,创新人才不仅需要具备专业知识、专门技能,更要有能不断探究、不断质疑、独立思考品质和意识。

教育部最近在研究加强科学教育和工程教育。那么,科学教育的实质是什么?申继亮说,对中小学来讲,主要就是要培养科学精神。培养科学精神,核心就是培养学生究“理”的习惯,也就是不断去思考“为什么”。工程教育则主要着力在培养学生怎么去做事,如何能做更好的事。

所有这些,不仅需要知识,更需要创新精神、创新意识。

大学、中学和小学的人才培养任务是不一样的。申继亮说,基础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阶段,核心是打基础。

“在这次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标准修订过程中,我们特别重视学生思维发展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申继亮特别提醒,在义务教育阶段,不要简单给孩子贴标签,认为哪个孩子将来就一定是数学家或化学家。在这一阶段培养创新人才,要注意尊重学生个性,发掘学生潜能,培养和激发他的好奇心。申继亮说,专业知识、专门技能的学习,需要到更高学段去落实。

此次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的修订,围绕创新人才培养进行了深入思考和设计。从课程理念的确立,到内容的选择和实施方式,每个环节都贯穿了相关思考。

申继亮介绍,首先,是强调学科实践,也就是引导学生像科学家一样思考,去经历问题发现、问题解决的过程。“为此,我们规定每学科拿出10%的时间开展实践活动。”

二是强调综合学习。任何一项创新、任何一个问题的解决都不仅仅靠单一知识、单一学科,一定要有知识的综合运用。这次修订,特别强调了综合学习,提倡主题式、项目式、单元式教学。

三则是强调评价改革。申继亮表示,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强调过程性评价和表现性评价。对学生的评价,不再局限于考多少分,还要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思维方式等进行跟踪,及时引导学生全面发展。

国家督学、北京市中关村第三小学原校长刘可钦表示,学校重点要对课程内容、教与学方式、教师队伍建设这些领域进行改革,提升学校实践转化力。

她强调,学校要特别注重结合这次修订增加的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建立相应的课程研发机制,引导教师突破学科边界,鼓励教师开展跨学科教研,建立“共同备课、协商上课”机制,设计“主题鲜明、问题真实”的跨学科学习活动,进一步增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价值意义感和趣味性,增强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图片来源:教育部官网)

关键词: 课程标准 义务教育阶段 义务教育 问题解决 专门技能

最近更新

关于本站 管理团队 版权申明 网站地图 联系合作 招聘信息

Copyright © 2005-2018 创投网 - www.xunjk.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我们:33 92 950@qq.com
豫ICP备2020035879号-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