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净碳排放近10年呈降低趋势
(资料图片)
26日,《全球人为源碳排放与陆地生态系统碳收支遥感评估科学报告》(简称《全球碳排放与碳收支遥感评估科学报告》)在京发布。该报告由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以下简称空天院)牵头编写,利用卫星遥感技术评估了全球和主要国别的人为源碳排放与陆地生态系统碳收支情况,在证实当前主流科学认知的同时,取得了系列新发现,为中国应对气候谈判与碳盘点、服务碳中和评估提供重要科学数据。
报告显示,全球温室气体排放并未得到有效控制,过去10年,大气二氧化碳浓度以平均每年约千分之六的增长速度持续升高,即便在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期间,全球二氧化碳浓度升高的趋势仍未显著放缓。过去40年,全球森林的加速损毁趋势并没有得到遏制,森林面积持续减少,全球土地利用变化平均每年产生约32亿吨二氧化碳排放量,是仅次于化石燃料碳排放的第二大排放源。
值得关注的是,中国实施了大规模植树造林生态工程,土地利用变化为净碳汇效应,每年固定近4亿吨二氧化碳,有效降低了全球土地利用碳排放。基于卫星的同化反演结果表明,过去10年全球陆地生态系统平均每年吸收137亿吨二氧化碳。其中,中国陆地生态系统每年吸收了13亿吨二氧化碳,约占全球十分之一。全球陆地土壤有机碳储量也呈逐渐增加趋势,过去40年全球土壤每年吸收约13亿吨二氧化碳,中国实施了大规模保护性耕作和生态管理举措,土壤固碳速率最高,约占全球四分之一。
中国科学院院士、空天院院长吴一戎指出,这份监测报告表明,一方面,中国积极的节能减排措施成效显著,我国最近10年扭转了二氧化碳排放快速增长的态势;另一方面,中国实施大规模植树造林、退耕还林、封山育林、保护性耕作等积极生态管理措施,生态系统固碳能力持续增强。卫星监测也发现中国净碳排放在近10年呈现降低的趋势,表明我国碳中和目标取得了重要进展。
吴一戎指出,卫星遥感具有客观、连续、稳定、大范围、重复观测的优点,是全球碳循环高精度、精细分辨率监测不可或缺的技术手段。
目前,全球已有多个国家和组织正大力发展温室气体排放的监测核查支持能力,发展我国自主的全球碳盘点卫星遥感能力刻不容缓。
吴一戎介绍,我国将于2025年发射下一代碳卫星,可以更高精度、更高效率监测全球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将进一步提高我国国产卫星在大气温室气体浓度、人为源碳排放、陆地生态系统碳汇等方面的监测能力,为全球碳盘点和我国“双碳”目标提供中国自主的科学数据。
关键词:
您可能也感兴趣:
为您推荐
7月7日淄博德合新戊二醇价格暂稳
世贸组织投资便利化协定成功结束文本谈判
外媒:扎波罗热地区发生爆炸 释放了什么信号?
排行
最近更新
- 中国净碳排放近10年呈降低趋势
-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山东济宁:“乡村振兴合伙人”助传统村...
- 美联储加息落地,权重股搭台唱主戏
- 央音春苗音乐剧团原创儿童音乐剧《浮光森林》首演圆满落幕
- 广州米塔教育被罚
- 2023ADMEN国际大奖「实战金案」:Redmi“高性价比”辐射多圈层用户
- 特斯拉Cybertruck订单量超190万 订单量还需要五年才能交付
- 沪深北交易所研究制定配套自律规则
- “寻根之旅”走进“486”
- 恒大汽车两年亏损840亿元 两年累计亏损高达840亿
- 姐弟捡31部总价超21万手机上交民警:全是iPhone 14 Pro 快...
- 还记得《爱情公寓》的诺澜吗?别人变胖等于毁容,她变胖颜值巅峰
- 辉县农村商业银行开展2023年业务技能竞赛
- 工行济宁分行实施普惠业务下沉助力小微企业获得信贷
- 农行湖北安陆支行开展夏送清凉慰问活动
- 唐山农商银行古冶支行:服务三农守初心 支农支小谱新篇
- 鹿泉农商银行上线零币兑换机有效解决群众兑换难题
- 有什么好吃的火腿罐头吗?
- 遂宁那家蛋糕店的蛋糕好吃?
- 奋战当“夏”!武进高新区重大项目建设“掀”热浪
- 昆山高新区用高标准人才公寓“拴心留人”
- 在北京看病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 2023首届产融合作数据模型算法大赛启动
- 娶个北京老婆是种怎样的体验?
- 国家能源集团“国能e商”平台正式上线
- 3D轨道状态巡检系统在国家能源集团试运行
- 星空有约|28日发生“月掩心宿一” 来看难得一见的月掩亮星
- 河南哪儿的烩面最好吃?
- “我们对中国经济发展前景充满信心”
- 罗姆荣获博世2023年全球优秀供应商大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