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唱会下沉县城 催生年轻人文旅消费新潮
2025年伊始,来自浙江湖州的游客蒋虹雯和朋友相约绍兴诸暨,开启两天一夜“奔县”游玩。
“我们喜欢的歌手在诸暨西施跨年音乐节上登台演唱。”蒋虹雯表示,追随偶像的脚步,她们第一次来到这座小城,并提前做了旅游攻略,“打算多留一些时间,通过美食了解这里”。
2024年12月31日,在浙江诸暨举行的西施跨年音乐节。 (诸暨市文化旅游集团供图)
当下,跟着演唱会、音乐会去旅行已成为年轻群体的新风尚。“为一首歌,奔赴一座城”的游玩趋势,更被认为是县域文旅新机遇。
作者梳理发现,过去一年,演唱会下沉县城市场。中国多地“小城”相继举办多元演唱会、音乐节,吸引年轻人奔赴,带动文旅产业的发展。
诸暨是一个县级市,隶属于浙江省绍兴市,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西施的故里。
“这样的大型演出,不再是一线城市乐迷的专属。对诸暨来说,通过音乐节的形式,让古老的城市和年轻态文化之间产生共鸣,碰撞出前所未有的化学反应。”据诸暨市文化旅游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音乐节、演唱会不仅是娱乐活动,也是展示城市经济的窗口,更是传承文化的重要载体。
数据显示,在此次音乐节期间,诸暨共接待游客22.5万人次,其中,接待过夜游游客12.8万人次,住宿餐饮实现营业额3821.2万元人民币,环比增长287.5%。
面对演唱会下沉热潮,多地纷纷施展创意“妙招”,提供暖心服务,对接年轻消费群体的需求,吸引他们前来体验别具一格的音乐之旅。
在衢州市开化县,来自台湾的信乐团在当地举办了2025跨年演唱会。
为了让游客“留下来”,当地推出了“看演唱会免费游景区”活动,购买演唱会门票的游客,可以在一定期限内免费游根宫佛国文化旅游区等景区。
“小笼包、春饼、年糕……很难想象这些美食是我在嵊州音乐节上吃到的。”杭州音乐爱好者曹婷婷表示,在嵊州举行的BAOBAO音乐节是她2024年印象最为深刻的一场活动,“音乐节那天遭遇了小雨天气,但主办方迅速响应,推出一系列温暖人心的服务举措,包括现煮热牛奶以及免费供应嵊州小笼包等”。
浙江大学旅游学博士、浙大城市学院国际文化旅游学院讲师李罕梁表示,对于小县城来说,举办演唱会和音乐节提供了独特的“品牌塑造方式”,尤其是与城市演唱会相比,小县城更容易通过结合地方优势,如自然山水、乡村风貌、历史文化等,创造差异化品牌,提升市场吸引力。例如,安吉将音乐节与竹文化融合,形成较强的区域标识。
他建议打造“文化+音乐”的差异化品牌活动,通过融合不同县城的独特文化资源,设计音乐节主题。
在演唱会下沉背景下,李罕梁也注意到部分县城活动以“短期爆发”为主,结束后缺乏与长期旅游产业的联动开发,导致“节后冷清”现象频发,未能真正形成区域旅游核心竞争力,“建议县城延伸活动的产业链,增加文旅消费场景,例如依托音乐节IP发展周边文创产品等,拓展消费场景”。(完)
关键词: 环丙沙星眼药水的作用 舌下腺囊肿手术费用 公务员妇科检查什么
您可能也感兴趣:
为您推荐
中国红APP正式上线发布
第十二届东亚地方政府会议将在山东临沂召开 促进东亚地区交流合作
(乡村行·看振兴)山西柳林依托“数商兴农”打造乡村e镇 电商交易9个月达3.5亿元
排行
最近更新
- 演唱会下沉县城 催生年轻人文旅消费新潮
- “宝力”和“青宝”已适应新场地和食物 准备好与公众见面
- 2025年度中国(长沙)大健康产业发展国际论坛举行 聚焦饮食健康
- 福建同安“五全”治水谋“三生”有幸
- 湖南文艺出版社“原创之春”记录文学的20个春天
- 第21届北京新春音乐会老曲新排为“世界的春节”添彩
- 中国多地“三九天”升温暖如早春 两股冷空气即将上线
- 中船天津16000TEU双燃料集装箱首制船顺利交付
- 母女传承百年贝艺 希望中国技艺走出国门
- 拼文旅勿忘暖心细节:公厕“出圈”能为城市文旅加几分?
- 徐州公安公布2024年度成果:用创新和温度绘就平安答卷
- 报告称技术推动金融机构积极探索金融大模型建设赋能
- 广东多举措防范森林火险
- “对话”文物:探秘中国古人过冬妙招
- 中外冰上帆船选手“炫技”新疆天山天池
- 中国国产大飞机C919首次搭载旅客飞抵三亚
- 中经评论:织密养老服务网络,托起晚年幸福时光
- 震后定日县观察:森嘎村的孩子们用画笔描绘新生活
- 打通堵点让中小企业乘“数”而上
- 珠光宝气迎新年!抖音商城年货节珠宝潮奢品类日启幕
- 高铁“香港熊猫专列”出发了!车厢内外“萌气十足”
- 工业经济长期向好趋势不变
- 比亚迪在马尼拉开设两家新店 助推菲律宾绿色出行
- 揉泥作歌 河北“90后”制埙艺人玩出古埙新花样
- 西安大学生参与“旧物焕新” 体验环保乐趣
- 广西深挖传统村落内涵 促文旅产业融合发展
- 山东临沂:“五彩门笺”迎新年
- 四川宣汉近千人吃巴人家宴团圆饭
- CBA常规赛:辽宁本钢主场胜北京控股队
- 安徽齐云山打造夜游经济 海内外游客体验非遗中国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