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补将被取消 9.9元看电影成历史
该消息9月12日晚间开始发酵。据悉,新规除了取消票补外,还限制第三方线上售票手续费不高于2元(含票务系统),院线/影投不得参与分配;未获得公映许可证的影片将无法开展预售;线上售票对影院的结算周期从今年10月1日开始变成8日内结算,明年10月1日起要求即时结算。
对于取消票补,淘票票总裁李捷称,短期对第三方票务平台确实不利,但长远来看是好事。
电影票补,占比几何?
440亿票房,票补占30亿到50亿
“票补”是随着互联网行业进入电影产业发展起来的,最初是互联网公司为了争夺用户而采取的手段,以低票价吸引了很多观众走进电影院。
2015年是在线票务平台最疯狂的一年,为了扩大自己的市场份额,每个玩家都大力度补贴跑马圈地,推出低至十几元甚至几元的票价。那年,中国电影票房为440亿元,其中有30亿到50亿元的比例是来自票补。可以说,票补在前期确实起到了培育和导流作用,拉高了票房,促成了繁荣,但也造成了虚高。
2016年,粗放型的票补规模明显缩减,加之2016年的优质影片较少,很多影片即便有票补、价格便宜,用户也不去看——毕竟,没有人会愿意为一部烂片花钱又花时间。
到了2017年,除了淘票票在亏损的情况下依然继续强化补贴攻势以谋求更大的市场份额外,其他的票务平台,都以更加谨慎的方式看待补贴。然而,电商平台的票补投入虽然减少了,片方却开始掏腰包来进行票补——从2017年数据看,票务平台投入的“票补”大概不到8亿,但片方投入“票补”超过12亿。片方此举,目的是为了让自己的电影更有人气,以促使影院增加排片场次、延长上映时间。于是,2017年春节就出现了14.9元看电影、18.8元观影套餐,甚至8.8元、6.6元的超低价促销。有媒体称,当年春节档最卖座的《西游伏妖篇》《功夫瑜伽》《大闹天竺》和《乘风破浪》这四部电影,仅在大年初一砸下的票补就有3亿。之后的暑期档、国庆档、贺岁档等重要档期,不少电影仍是靠着票补展开血战。
取消“票补”,利大弊大?
培养了观众却滋生了造假
有识之士早已指出,票补虽然有利于票房,但对中国电影伤害也大——对片方来说,票补已经宛如军备竞赛,不参与,就会在市场竞争中失去优势;对观众而言,9.9元的低票价让他们忽视了电影的真正价值,而且养成了没有低价票就不看电影的惯性,2016年票房表现乏力,光线传媒总裁王长田就曾认为和票补减少有很大关系。
更有甚者,票补除了造成票房虚高,还衍生出不少电影造假的新手段,例如直接出钱买票房、虚假排场、票房注水、午夜包场、幽灵场(显示满座,但并无观众观看)、锁场排片等情况层出不穷。
资深电影人吴思远就认为票补帮了电影的同时,也损害了电影,“9块9一张电影票,不应该是这样的。全世界都有网上售票,电商只收手续费,电影票还是一样的价格,该50元就是50元。”而反观中国电影市场,电商与片方烧钱补贴,让观众觉得电影票就应该是低廉的,50块一张电影票反而成了暴利,“以前我们曾跟在线售票商签协议,承诺票价不低于影院售价的最低价格,但没有人遵守这规定。这种现象对我们来说很痛心。李安说中国电影太浮躁,的确是浮躁,我一直很忧虑什么时候我们能踏上正轨。”
在各界的呼吁下,今年的春节档,有了“限补令”,要求大年三十到正月十五(2月15日至3月2日)春节档期间,各大片方将联手限制票补——全国影院票价(普通观众实际支付部分)不低于19.9元;在补贴的票数方面也有限制,单部影片不得超过50万张。这一规定,既是为了避免资本层面的恶意竞争,让电影市场初步回归到内容为王的良性发展轨道上,也能给同档期影片、尤其是小成本影片和文艺片创造更公平的竞争环境。
取消票补,影响几何?
好莱坞从来没有票补
对于“票补”成为历史,淘票票总裁李捷表示,“票补”最初是互联网公司争夺用户的手段,现在已经基本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他认为,取消票补会让电影行业“回归内容质量和平台产品竞争。”
院线对于票补取消持什么态度? UME华星国际影城副总刘晖表示,从长期看,取消票补是一件好事。她认为,票补一度绑架了排片、绑架了片方和影院,这种以价格作为电影市场唯一杠杆的行为,本身就存在巨大问题。而票补的取消,让秩序恢复了正常,“从此就能够各司其职了。”刘晖认为,那些一直以来做“内功”的影院,并不会受多大影响。相反,从电商的挤压中恢复自由后,影院将有更多的主动性。而近两年新诞生影院对电商依赖比较大,可能会受到一些冲击。
票补取消是否会造成观影情绪的低迷?刘晖表示,电影在所有的休闲娱乐活动中并不算是“低消费”,“而且只要是好电影,即使无票补,人们照样愿意花钱。比如,《阿凡达》150元依然一票难求。因此,根本问题还是电影的品质。”
取消“票补”,让市场挤掉票房泡沫并非坏事。当然,其影响还需进一步观察。但有一点可以明确——在好莱坞,从来没有“票补”的情况。前美国CAA公司驻中国总裁乔青山在今年四月举行的第二届中国(海南)电影投资高峰论坛上曾介绍,在好莱坞从来没有“票补”概念,好莱坞的发行商和影院会用浮动票价的方式调节市场,对一些不同档期、不同时段的影片以及不同的观众群体采取不同票价。
您可能也感兴趣:
为您推荐
辽宁实施失业保险省级统筹 对缺口核定等作出详细规定
部分保险公司推出隔离险 理赔却存在诸多限制
银保监会:商业健康险产品同质化严重,业务风险也不容忽视
排行
最近更新
- 观典防务即将迎来转板大考 业务综合毛利率较高
- 冰场变成“客流发动器” 带动商场的多种业态联动
- 娃哈哈再推酱酒产品,能否成为创新发展点?
- 因业绩不佳、规模过小等原因 开年12只基金相继清盘
- 湖北经济总量迈上5万亿大台 科创策源功能明显提升
- 玉溪红塔工业园区去年工业产值增长19.1% 新增“四上”企业10户
- 首次中成药集采展开 常备药、常用药的价格将更“亲民”
- 煤化工上市公司有哪些,2021年煤化工龙头上市公司名单
- RS485总线的3964(R)协议设计
- GPS-GPRS定位定向导航系统
- 冲板流量计的安装和使用
- 智能家居安防系统的设计方案
- 电压跟随器电路- -电路中也有跟屁虫?!
- 通讯行业股票有哪些?通讯行业概念股一览
-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
- 粒度测试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
- 延时继电器工作原理
- 盘点世界顶级五大黑客:个个都是神
- 一种带隙基准电压源设计
- 电磁阀工作原理
- 硬盘的工作原理
- 年货经济再度激活怀柔消费潜力 大型综合体打造区域消费新生态
- 全球最大资管公司黑石已向SEC提交区块链技术ETF申请
- 2021年饲料概念龙头上市公司汇总
- USB接口供电不足的解决方法
- 电容原理
- 隔离端子的抗干扰和应用选择
- SMT技术相关知识简介
- Atmega8型号细分区别
- 积分运算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