晒书让古籍更好存续
七夕,对于我们古籍修复师来说,不只是一个关于爱情、乞巧的节日,更是一个提倡古籍保护的日子。晒书的初衷主要在于防虫防霉,偏向于古籍的预防性保护,而古籍修复工作是对已经出现问题的古籍进行修复处理,使它恢复到更好的状态。可见,晒书和古籍修复就像是古籍保护的不同阶段,但最终目的都是让古籍可以更长久地存续下去。
我从事古籍修复工作已有9年。在和古籍一次次跨越时空的对话中,我感悟到古籍的文化魅力,也希望通过自己的双手,让古籍重现光彩,使其所承载的文化更好地传承下去。
古籍修复工作有枯燥的一面,也有令人惊喜的一面。我曾经修复过一幅古画,画作湿润之后,蓝色背景下隐约显现一些文字,但纸张干透以后,这些文字便悄然消失了。我当时整个人都“澎湃”了,感觉像穿越时空,回到了古时。正是一次次的怦然心动增加了我对保护古籍的责任感。
日常生活中,书籍保护的核心是控制温湿度。在七夕之际,我给大家“晒”出一些关于书籍保护的小窍门。首先,因为南方湿度较大,所以建议南方的朋友每隔一段时间就将书籍拿出来通风透气,防止书籍生霉。这也正是七夕晒书习俗的原本含义。北方的朋友也不要受“晒书”字面意思的影响而将书籍放到阳台上长期暴晒,因为紫外线会加速纸张的老化。同时,也不要将书籍放在暖气片附近,因为温度过高也会加速纸张的老化。其次,尽量不要将书籍摞得太高,因为书籍最下层会被压得比较死,一旦发霉,书页容易粘连在一起,造成书籍损坏。再次,对有一些单页的古籍或者单页的大幅面作品,尽量不要折叠保存,因为长期的折叠保存会让它的折痕处产生断裂。可以选择在古籍或画作中间加纸芯卷起来放在盒子中保存,以此减少对古籍或画作的伤害。
晒书是为了更好地保护古籍、保护书籍。作为新生代古籍修复师,我立志于发挥专业优势,把先进的技术手段引入到古籍修复和保护中。我也乐于见到,越来越多人在七夕晒书中认识到保护古籍的重要性,加入到古籍保护的行列中。
(光明网记者 张宁、廖慧、李方舟、张倩、邱晓琴、王蕾、董大正、李伯玺 本报记者 方莉)
关键词: 古籍
您可能也感兴趣:
为您推荐
中国红APP正式上线发布
第十二届东亚地方政府会议将在山东临沂召开 促进东亚地区交流合作
(乡村行·看振兴)山西柳林依托“数商兴农”打造乡村e镇 电商交易9个月达3.5亿元
排行
最近更新
- 晒书让古籍更好存续
- 让农村居民“老有优养”
- 让音乐节叫座又叫好(百姓关注)
- 让暑期托管更暖心(建议)
- 十字路口排水管已建成(反馈)
- 去旧更容易 换新更愿意(编辑手记)
- 以旧换新,畅通资源循环利用链条(金台视线)
- 青海构建县乡村三级养老服务网络
- 有“共治”才有“共享”(新媒视点)
- 破解“乱停放”,各方出真招(“融”观中国)
- 古方现代化三大团队护航,汇仁肾宝片获“西普金奖”
- 撑起夏季“安全伞” 当好平安“守夜人”
- 广西南宁:新兴青年露营交友 共度浪漫“七夕”
- 北京围绕优化居民衣食住行 全面提升城市品质
- 南通公安“啄木鸟”执法监督战队在行动
- 弘扬节日文化 推进移风易俗
- 北京警方开展“夏季行动” 风雨中当好平安“守夜人”
- 新疆博湖:碧湖荡漾 荇菜花开
- 湖北秭归:特色旅游“火”乡村
- 兰州铁路运输法院:打造涉铁纠纷多元化解新机制
- 老楼装新梯,怎样“加梯”好
- 以行政检察“解心结”“释法结”
- “太湖之星”守太湖(在现场·从重大装备看新质生产力)
- 黄河壶口瀑布迎来今年入汛以来最大洪水
- 公安部交管局:严防高速公路出入口交通事故
- 安全不“放假” 这份暑期出游避险指南请收好
- 公安部交管局提示:临近或错过高速公路出口不要紧急变道停车倒车
- 山乡开启暑期红色课堂
- 山东日照:海滨消夏“热”起来
- 反诈宣传进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