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首条高铁轨枕与构件共线智能生产线投产
在高铁建设中,轨枕的生产是一个重要环节,而轨枕构件,也就是轨枕中的各种钢材,在以前需要单独加工后进入轨枕生产线,这样各自生产加工的形式,不仅增加了生产线,人力、物力成本也相应提高。
记者在现场看到,这条智能生产线集成了智能打磨、全自动安装、精准布料、智能检测等14个先进工位,以“物联网+”为核心,实现了人、机、料、法、环等生产要素的深度互联,一根根高铁轨枕与小型预制构件在几乎无人工干预的情况下自动完成生产,大幅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成本和能耗。
中国铁建大桥局渝昆高铁项目部经理饶胜斌介绍,这条生产线最大的特点,就是实现了高铁的双块式轨枕与小型预制构件的并线设计、共线生产,从钢材加工到轨枕生产一条生产线就可以完成,这是目前国内最先进的智能化生产线,每2.5分钟即可完成一个模块的生产,较传统方式工效提升50%,运营成本降低25%,单位产值能耗降低12%。
渝昆高铁轨枕场负责人钱勇告诉记者,20世纪90年代,中国企业曾经组团到意大利、法国和西班牙等国考察高铁轨枕生产线,尝试引进,但存在“水土不服”情况,“今天我国自主设计的智能生产线,在生产自动化、信息数字化、决策智慧化等方面更胜一筹,更符合我国铁路建设的需要。”
据悉,渝昆高铁是中国八纵八横铁路网京昆通道的关键组成部分,全长699公里,其中云南段长达388.6公里。作为云南省内首条设计时速350公里的高速铁路,全线建成通车后,预计重庆到昆明行车时长将由原先的5小时缩短至最快2小时左右。(完)
关键词: 高铁轨枕
您可能也感兴趣:
为您推荐
中国红APP正式上线发布
第十二届东亚地方政府会议将在山东临沂召开 促进东亚地区交流合作
(乡村行·看振兴)山西柳林依托“数商兴农”打造乡村e镇 电商交易9个月达3.5亿元
排行
最近更新
- 中国首条高铁轨枕与构件共线智能生产线投产
- “林都”伊春:打造低空飞行消费新业态
- 助力银发经济发展 上海市医保局搭交流平台促人形机器人应用
- 磨憨边检站今年以来验放中老边境出入境旅客量创历史新高
- 新疆旅游市场兴起“旅拍风”
- (走进中国乡村)“90后”女青年撬动广东徐闻柠檬大产业
- 《了不起的敦煌》让最懂敦煌的人来讲述敦煌
- 见证与记录“我们的奥运” 央视频《大红车巴黎不停播》收官
- 广东清远长隆建成中国境内最大非洲象种群
- 首届海峡两岸青少年轮滑球嘉年华活动在广州开幕
- 调查:八成香港市民满意中国香港队在巴黎奥运表现
- 中美学者联合揭示全球城市化的局地干旱效应
- 2024年世界青年发展论坛开幕 2000多名中外青年参加
- “2024中国—东盟周”在山西长治开幕
- 蓉港澳青少年以球会友结“乒乓友谊”
- 新疆喀什地区多方保障游客出行有品质
- 宁芜铁路“外绕”新进展!南京南隧道“宁芜号”盾构机始发
- 国产大型双发无人运输机四川自贡首飞成功
- 西藏:民族手工制品亮相2024年那曲恰青赛马节
- 福州地铁站有了共享茶室:灵活独立空间受青睐
- 中医名家变身夜市“摊主” 沈阳中医药文化夜市火爆出圈
- 初秋时节 云雾弥漫天山深处冬牧场
- 山西壶口瀑布“金瀑飞流”迎来最佳观赏期
- 谷歌开发出媲美人类的乒乓球机器人
- 两岸天文爱好者福建永泰观星 天文科普互学互鉴
- 香港漫游记:穿红色“唐装”戴白色卷发 18世纪法国刮起中国风
- 巴黎奥运会落幕 香港街头致敬中国香港代表团
- 浙江台州船舶出口火热 有企业订单排至2030年
- 拉萨车务段那曲站:提升客运服务质量 备战旅客出行高峰
- 海外华校师生相聚上海 学习传播中华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