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 创新 > 正文

张兆安:鼓励创新发展 培育“百年老店”

“工匠精神”是一种职业精神,它是职业道德、职业能力、职业品质的体现,是从业者的一种职业价值取向和行为表现。全国人大代表、上海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张兆安认为,历史悠久的我国老字号企业在其发展过程中,积淀了厚重的文化元素和工匠基因,是弘扬工匠精神的重要平台,理应成为中国工匠的代表。建议引入竞争机制,优化人才结构,同时,导入工匠机制,增强市场优势,并且,针对工匠技艺,设立传承制度。此外,强化政策扶植,鼓励创新发展。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大约拥有“中华老字号”16000家;1991年原国内贸易部的老牌企业全行业的认定中,有1600余家老牌企业被授牌;至2006年商务部重新认定时,第一批中华老字号的数量仅有434家。张小泉、五芳斋、吴裕泰、咀香园、赵李桥、玉川居、莲香楼、新新麻糖、凤城老窖等,这些耳熟能详的品牌实际上都头顶“老字号”的光环。但是,在历史洪流行进中,一些老字号难敌激烈竞争而逐渐衰落,还有一些随着时间流逝已经销声匿迹。

在张兆安看来,这背后有三大原因。一是缺乏人才竞争意识。老字号企业多为中小企业,以前大都在国有体制内,缺乏市场的历练和熏陶,市场竞争意识较弱。政府虽然为这些老字号企业搭建了新的市场平台,创设了新的市场窗口,但仅靠政府政策扶植,没有企业内部竞争机制的推动,没有专业工匠的脱颖而出,难以激发老字号企业的活力。

二是缺乏自主创新意识。面对当下网购以及海内外海量新消费品的冲击,不少老字号企业缺乏创新思维,打着老祖宗的金字招牌,抱残守缺地以不变应万变,经营模式相对固化陈旧,营销渠道不畅,商品同质化趋势严重,产品和经营模式乏善可陈,难以吸引优秀专业人才,导致消费群体萎缩,市场边缘化。

三是缺乏市场引导机制。部分老字号企业对在持守传统的基础上如何适应新的市场环境缺乏引领,经营较为盲目。其背后反映的是政府部门在确保老字号企业传统优势,引导企业发挥自身工匠优势,创新经营等方面存在一定短板。

为此,张兆安建议,首先加大老字号企业的品牌和市场宣传,吸引海内外职业经理人、专业工匠、技术能手加入老字号企业,对个别能力匮乏的老字号企业负责人进行腾笼换鸟,确保老字号企业的专业性、特色性,从而名副其实,使之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一块“金字招牌”。

2017年1月,商务部等16个部门联合发布《关于促进老字号改革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支持老字号企业与职院校合作共建“工匠创新工作室”和“工匠教学基地”,鼓励老字号技艺传承人到学校兼职任教,授徒传艺等一系列培育和弘扬工匠精神的鼓励政策。

“相关职能部门应加快政策落地,将专业‘工匠’纳入政府人才库,在户籍、市场准入等方面构建激励机制,鼓励其通过专业工作室、师徒传承等方式嫁接老字号企业,引导老字号企业注重技艺传承和特色弘扬,回归专业化、特色化,在细分市场上赢得新的优势地位。”张兆安称。

同时,他建议建立传统工匠技艺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濒临失传的传统工匠技艺抢救制度、优秀民间传统技艺表彰奖励制度、名品优品特品甄别追究制度。

此外,老字号能否持续保值乃至增值,取决于老字号企业能否与时俱进。张兆安建议强化政策扶植,鼓励老字号企业发扬工匠精神,运用工匠特色优势在互联网经济、体验经济等新经济领域有所创新、有所突破。鼓励生产企业大胆创新,以市场上功能领先的进口产品为目标,积极研发新功能,最终赶超外国产品。

关键词: 老店 张兆安

最近更新

关于本站 管理团队 版权申明 网站地图 联系合作 招聘信息

Copyright © 2005-2018 创投网 - www.xunjk.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我们:33 92 950@qq.com
豫ICP备2020035879号-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