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 创新 > 正文

无锡推动“科产城人”全面融合 引一流科创资源、建创新平台

当前,苏南正处于疫情防控关键之时,如何助力企业解决人才不足和提升重点产业创新力,推动更高质量发展?

2月23日,江苏省无锡市推出“无锡云聘”2022春风行动线上活动,通过立体化、高效率的供需对接台,积极为服务企业、促进就业提供人力资源保障,实现稳岗稳产。

2月24日,正式启动2022中国无锡“太湖杯”国际精英创新创业大赛,在人才资源聚集的海内外城市征集优质创业项目进行比拼。大赛设置了总额168万元的奖金礼包+7大重磅资源支持的政策礼包,获奖项目最高将获得1000万元项目支持。

发展战略新兴产业“人才先行”

新一代信息技术、生命健康、先进制造、新材料、新能源、元宇宙等,是无锡重点产业及布局的未来产业。

然而,在无锡市委市政府看来,这些产业的发展水和竞争力,都离不开科技人才支撑。

尤其是年来,长三角城市间也已步入人才与产业竞争新“赛道”,仅仅靠单一“水涨船高”的政策,已难以吸引高层次创新人才、高端项目。

如何突破?

无锡各级形成这样共识:发展战略新兴产业必须“人才先行”。

思路决定出路,办法总比困难多。无锡在人才工作上,动得快、体制活、方法多、干得实、成效大。

“无锡以‘太湖人才’计划为统揽,推动机制、政策、台、活动、金融、服务等不断优化升级,促进人才队伍规模不断扩大、结构不断优化、质量不断提升、效能不断增强、竞争比较优势日益凸显,‘科产城人’全面融合,让人才高地、创新高地、产业高地基础更加坚实。”无锡市委人才办相关负责人说。

实施人才工作党政“一把手”工程

面对国内人才需求的升温,年来,无锡实施人才工作党政“一把手”工程和优化人才工作评估机制,将县区板块纳入领导机构。

无锡制定市县两级成员单位职责清单,实施会议制度、决策制度、督查制度等工作制度,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制度清晰、职责明确的人才工作联动推进格局。

同时,无锡推出“太湖人才”计划“升级版”,以及“锡引惠才”12条等政策,统筹各主管部门配套相关实施细则,推动各县区板块研发各具特色的政策措施,构建起覆盖诺奖得主、中外院士,到优秀大学毕业生和技能型人才的全维度、多层次人才政策体系。

几年来,各类人才来无锡都有相应的支持政策和贴心服务,对重点人才项目“一事一议”、上不封顶。

2020年,无锡在全省设区市层面率先给予华中科技大学无锡研究院丁汉院士团队1亿元顶级支持,引发了良好示范效应。

引一流科创资源,建好创新

在破解“引才难”上,无锡注重引入全球科创中心鼻祖PNP、欧洲创新中心、中科院国科(苏南)未来科技创新中心、海创无锡工业互联智慧谷等全球一流台机构,与12家高校未来技术学院签订共建合作协议,成为全国首个与所有已挂牌高校未来技术学院全面合作的城市,并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地建立11家人才科创飞地,开创异地研发孵化、无锡落地发展的“引才育才”新模式。

“无锡通过推进‘一镇一院一产业’和梳理、整合国内重点大学在无锡校友会资源,建立太湖湾高校创新创业促进会,推动高校人才、项目落地无锡。”无锡市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赵建说,无锡还与中科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100余所高校院所建立了长效联系机制。

目前,全市与相关高校院所已合建产业研究院54个、产业联盟56个,累计引进专家人才2441名,开展项目合作1504项,实现效益146.4亿元。

赵建介绍,无锡聚焦物联网、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重点产业领域,连续2年举办“太湖杯”创新创业大赛,累计征集海内外优质创业项目7000个,赛后落地和意向落地项目超过220个。

无锡连续5年举办太湖人才峰会,搭建人才、技术、资本交流对接的台,累计征集海内外优质人才项目超过10500个,促成1000个产学研合作项目签约。

在无锡市委书记杜小刚看来,这些切实有效的举措,为无锡创新驱动和产业升级提供了高层次“智力源”和高质量“项目源”,补齐了城市重点产业科技项目“短板”,擦亮了“无比爱才锡望您来”工作品牌。

截至2021年底,无锡全市累计引育省“双创人才”610人、“双创团队”58个,引育市级领军人才(团队)2700个,全市人才总量超过195.4万人。

年来,无锡城市人才吸引力排名不断提升,连续3年获评全国“最佳引才城市”,连续2年获评全国“最佳促进就业城市”。

眼下,无锡除了正在打造好24小时“不打烊”的常态化网络求职招聘台外,还将与智联招聘携手建设“三中心三枢纽”,不断提升人才工作市场化水,为无锡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科创名城助力赋能。

关键词: 江苏无锡 科产城人 科创资源 创新平台

最近更新

关于本站 管理团队 版权申明 网站地图 联系合作 招聘信息

Copyright © 2005-2018 创投网 - www.xunjk.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我们:33 92 950@qq.com
豫ICP备2020035879号-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