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砀山黄河故道花果香 一棵梨树挣三份钱
清明时节,走进安徽省宿州市砀山县良梨镇梨树王风景区,“千树梨花千树雪”的诗意景观映入眼帘。梨树下,众多游客驻足赏花,身着汉服的姑娘轻摆衣袖拍照留念,老艺术家在花下悠然唱戏,古韵与花香交织,昔日黄河故道的荒沙滩变成花果飘香的生态绿洲。
砀山县地处皖苏鲁豫四省交界处,百里黄河故道横卧其间,被誉为“世界梨都”“水果之乡”。目前,砀山梨种植面积达40余万亩,“梨”主题游每年吸引游客约500万人次,综合收入超15亿元(人民币,下同)。
4月1日,在安徽省宿州市砀山县梨树王风景区内,游客在赏花。 武雷 摄
3月25日至4月8日,第30届中国·砀山梨花节在砀山县举办,23岁的本地大学生周悦特地带着同学从山东赶回来。她说:“我们穿上汉服走在花海里,有种穿越古今的奇妙感。景区推出了二次元动漫盛宴、汉服游园优惠、果园剧本杀体验,精准击中年轻人的审美偏好。”
今年梨花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砀山四平调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宋雪梅特别献唱了经典选段《报花名》,与漫天梨花相映衬。她说:“将地方戏曲与自然景观深度融合,不仅能提升游客的文化体验,更能实现文化传承的价值。”
“今年梨花节期间,景区日均游客量近6万人次,‘95后’游客占比超三成。”良梨镇副镇长赵剑鑫说。
4月1日,在安徽省宿州市砀山县梨树王风景区内,游客在梨花下拍照。 武雷 摄
“过去只知种梨卖梨,现在春季卖花、秋季卖果、四季卖风景,守着梨树就能挣三份钱。”良梨镇良梨村村民郭顺利说,一年光卖梨就有几万元收入。
在良梨镇魏寨村,闲置农房变成特色民宿,古朴的柴门与茅檐成为游客追寻烟火气的理想之地。
“2019年第一家民宿正式对外开放,当年游客接待量就达到16万人次。截至目前,陆续发展了13家民宿,都是由闲置农房改造而成。”当地民宿负责人董倩说,村民通过土地流转、民宿经营和农产品销售,人均年增收超5万元,实现了“梨园变公园,农房变客房”。
4月1日,在安徽省宿州市砀山县梨树王风景区内,游客在梨花下游玩。武雷 摄
借此契机,“90后”魏寨村村民陈开森通过民宿展销水果罐头,打造“后备箱经济”,让农产品从田间直达消费者汽车后备箱。
2018年,陈开森联合本村4位“新农民”创办了一家水果种植专业合作社。“在鲜果成熟季节,合作社通过对接国内知名生鲜电商平台,年销售额约200万元。”他说。
现在,砀山县拥有电商企业2000多家,农产品网络年销售额超50亿元,带动15余万人就业创业。此外,该县境内坐落多家知名的水果加工企业,全县水果加工能力达到120万吨,年出口创汇超1亿美元。水果罐头、果汁饮料等产品销往欧美、日韩、东南亚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
据统计,2024年,砀山梨产量达109.54万吨,全产业链产值超127亿元。砀山梨从单一鲜果发展为梨膏、梨酒、梨木雕刻等30余种衍生品。(完)
关键词: 安徽砀山 阿胶补血颗粒多少钱 强力枇杷露我不敢喝了
您可能也感兴趣:
为您推荐
中国红APP正式上线发布
第十二届东亚地方政府会议将在山东临沂召开 促进东亚地区交流合作
(乡村行·看振兴)山西柳林依托“数商兴农”打造乡村e镇 电商交易9个月达3.5亿元
排行
最近更新
- 安徽砀山黄河故道花果香 一棵梨树挣三份钱
- 浙江农工党帮扶记:荒山结出致富果 共富路上同心行
- 奥运冠军体验延安腰鼓 感受陕北风情
- “AI智能机器人科普展”广州开展
- 广州从化加快发展布局“空天经济”
- 长三角铁路4月5日预计发送旅客300万人次 清明客流持续保持高位运行
- 湖北鹤峰:小小一粒“米”撬动富民大产业
- 清明节缅怀英烈 “镌刻永恒·传承红色基因”公益活动在北京举行
- 清明假期浙江舟山水上客运迎高峰 预计27万旅客进出普陀山
- 吐鲁番汉唐文物在吉林展出
- 浙江县城“土味”的速达之旅
- @老年人 乘火车出行优惠别错过 这些适老服务需知道
- 到达高铁站发现没带身份证?别慌,这份应急指南让你顺利进站
- 文化中国行丨二十四节气·清明 梨花风起正清明
- 2025清明档电影票房破2亿元
- 西班牙艺术家的瓷都“慢生活”:文明在相遇中获“新生”
- “植绿寄思·礼赞生命” 贵州举行群众性殡葬文明实践活动
- 侨见海南自贸港:椰子大观园里沐椰风
- 银行业加速不良资产处置 优化结构服务实体经济
- 安全护航,合作共赢!检博士邀您加入!
- “花样”美景带火“赏花游” 消费市场迎来“春日限定”热潮
- 西藏易贡:雨后春日美景
- 天津东疆湾沙滩风筝季启幕 邀市民共赏春日“天空画卷”
- 广东罗浮山第三届雅集系列活动启幕
- 佛山番海大桥水域一男子落水获救
- 清明假期湖北红色旅游焕发新魅力
- 清明假期首日 广州接待祭扫民众56.8万人次
- 贵州春日梯田五彩斑斓
- 天津:AI智能机器人科普展受热捧
- 清明小长假开启 港人“花式”出游踏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