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东安科技助力春耕备耕 新农人玩出“新花样”
在湖南永州市东安县,工厂化育秧、机械化插秧等现代农作方式为春耕生产注入强劲动力。
走进芦洪市镇应水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智能化集中育秧基地,棚内的早稻秧苗长势喜人。育秧大棚控制室里,合作社负责人唐建海轻点手机上的智慧农业管理平台,实时查看大棚的温度、湿度、光照强度等信息。
农机手正驾驶着插秧机栽插水稻秧苗。唐宇 摄
“我们采用‘物联网+温控’技术,将育秧周期缩短至15天,较传统露天育秧节省7天至10天,且秧苗成活率从85%提升至98%。”唐建海介绍。
该合作社还创新育秧盘结构,通过精准控温控湿,使秧苗根系自然盘结成毯,有效延长了秧苗适宜机插时间,机插漏秧率从15%降至3%以下,比传统方法增产5%至10%,种植户每亩多增加收入150元左右。
在横塘镇兴隆居委会的高标准农田里,农机手周金华操控着高速插秧机作业。一株株嫩绿的秧苗从插秧机苗盘上依次滑落,均匀插入水田中。约10分钟,一亩田就栽插完成。
周金华通过土地流转耕种1500亩稻田,还为周边群众提供代育秧、代插秧、代收割服务,托管稻田面积1000余亩。
在横塘镇大栗山村,种粮大户周宇康手持遥控器,操控载满肥料的无人机开展肥料喷洒作业。“现在施肥越来越轻松,以前一亩地需要1个小时,如今用植保无人机仅需几分钟。”周宇康说。
周宇康是一位“90后”新农人。今年,他与其他村民合作种植了400亩粮田,投资50余万元购置了插秧机、拖拉机、烘干机及无人机,还引入物联网传感器、大数据分析等技术,实现了水稻生长、病虫害防控的精准监测和管理。
东安县是全国粮食生产大县和全国商品粮生产基地县,近年来持续推进农业产业化、数字化、智能化提升,依托“企业+基地+农户”的模式,发展高效节水灌溉、智慧农业,培育农业新质生产力,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今年,该县种植早稻面积26.5万亩,水稻综合机械化率达87%,预计在4月底可全面完成早稻移栽工作。
为全力保障春耕生产,东安县农业农村局组织农技专家深入田间地头,开展“一对一”技术指导,为农户们答疑解惑,同时积极推广农业新品种新技术,加大项目建设扶持力度,为春耕生产保驾护航。(完)
您可能也感兴趣:
为您推荐
中国红APP正式上线发布
第十二届东亚地方政府会议将在山东临沂召开 促进东亚地区交流合作
(乡村行·看振兴)山西柳林依托“数商兴农”打造乡村e镇 电商交易9个月达3.5亿元
排行
最近更新
- 湖南东安科技助力春耕备耕 新农人玩出“新花样”
- 全球最大“人造太阳”磁体系统“生命线”最大尺寸部件交付
- 安徽怀远全面启动春灌工作
- 放弃上千元利息取款投资 民警“攻心苦战”唤醒骗局里的当事人
- “创·造未来——香港工业新时代”展览体现香港工业转型发展
- 西十高铁西岭隧道贯通
- 鄂台同胞“窑州”共话陶艺传承创新与合作
- 陕西壶口万亩梨花竞相绽放
- 甘肃定西:旱塬蔬菜“借”智“走南闯北”
- 武汉科研人员变花粉为环保吸附材料与生物塑料
- 山东潍坊:青少年学生舞台炫“技” 展职教风采
- 比较好的灵活用工平台
- 南阳第一人民医院整外科医护风采
- 共律会:一站式服务,减轻债务人还款压力
- “第三届GDMoA年度艺术家学术提名展”在广州开展
- 航拍福建连江“海上牧场”
- 青海海西:雪景映衬“恶魔之眼”艾肯泉清晰轮廓
- 银发族追寻“诗与远方” 旅游英语课受青睐
- 山西柳林:黄土坡披“粉袍” “桃花海”邀客醉春风
- 中卫南北长滩梨花季启幕 游客赏花享春光
- 古徽州如何以“共栖代码”助力乡村振兴
- 菏泽牡丹穿越古今玩“跨界” 展现“七十二变”
- 实现66千伏电网互联互带 “中国最冷小镇”单电源供电成为历史
- 安徽五河稻虾开捕迎丰收
- 科研团队发现黑珊瑚化石新种 填补演化史上关键空白
- 2025小红书文旅峰会在武夷山举办
- “山海交响 世遗联动”福建文旅推介活动在南平举办
- 千亿市场新机遇,人参产业黄金赛道:广东天葆堂,承接功能性...
- 中时广(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来住科技,完成天使轮融资800万
- 北京鸣医智造丁阳&三正规医美平台联手教你识别“黑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