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合计亏损超亿元 奈雪的茶欲借IPO加速开新店
茶饮行业火热之际,奈雪的茶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奈雪的茶”)于2月11日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抢跑IPO、冲刺“新式茶饮第一股”。
招股书显示,奈雪的茶成立于2014年,是中国领先的高端现制茶饮连锁店,专注于提供采用优质食材现制的优质茶饮。截至2020年9月30日,公司在中国61个城市运营420间奈雪的茶茶饮店。
成立六年,奈雪的茶的业务规模迅速扩大,但是盈利能力仍待考验。作为市场中现制茶饮产品平均售价最贵的品牌,奈雪的茶近三年单店平均订单数量逐渐下降,净利润连续亏损,至今仍未实现盈利。《投资者网》就相关问题联系奈雪的茶,但一直未收到公司方面回复。
近三年合计亏损超亿元
根据招股书,奈雪的茶由赵林、彭心夫妇共同创立,其发展可以追溯到2014年成立的深圳市品道餐饮管理有限公司。
2015年11月,奈雪的茶在深圳开设首间茶饮店。除了“奈雪的茶”品牌,奈雪的茶还于2018年开始逐渐推出了“台盖”、“梨山”等子品牌。截至2020年9月末,奈雪的茶在中国八个城市拥有63间台盖茶饮店。
搭乘茶饮行业蓬勃发展的顺风车,奈雪的茶的营业收入不断增长。招股书数据显示,2018年至2020年前九月(以下称报告期内),奈雪的茶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0.87亿元、25.01亿元、21.45亿元,2019年与2020年前九月的营收增速分别为130%、20%,营收增速出现明显放缓。
具体从品牌来看,“奈雪的茶”品牌收入贡献了公司超九成的营业收入。数据显示,报告期内“奈雪的茶”品牌的营收占比分别为83.7%、91.6%、93.9%,比重仍在持续加大。而台盖、其他子品牌的营收贡献相对较小。2020年前九月,台盖、其他子品牌的营收占比分别为5.3%、0.8%。此外,台盖2020年前九月营收1.11亿元,较上年同期1.39亿元出现下降。
从净利润来看,奈雪的茶在近三年内连续亏损。2018年至2020年前九月,奈雪的茶分别亏损6973万元、3968万元、2751万元,报告期内没有实现过盈利。
在奈雪的茶持续亏损的背后,其主品牌门店经营利润率还在持续下降。招股书披露,2018年至2020年前九月,“奈雪的茶”品牌门店经营利润率分别为18.9%、16.3%、11.3%;“台盖”品牌门店经营利润率分别为12.6%、15.6%、12.6%。
关于2020年前九月利润率下降原因,奈雪的茶在招股书中表示:“原因为新的奈雪的茶茶饮店开业产生大量前期投资成本(如员工成本及材料成本),因而降低了我们奈雪的茶茶饮店整体门店经营利润率。”
营业成本居高不下是奈雪的茶利润率低的重要原因。根据招股书,在各项成本中,2020年前9个月,奈雪的茶原材料成本、员工成本、租金开支及物业管理费分别占比38.4%、28.6%、15.2%。
三年新开378家门店
定位于“高端现制茶饮”,奈雪的茶自营茶饮店网络主要覆盖高客流量区域,如高档购物中心、写字楼及居民区中心的核心位置。
近三年的时间里奈雪的茶茶饮店网络扩张迅速,三年新开378家门店。招股书显示,奈雪的茶茶饮店数量由截至2017年12月31日的44间增加至截至2020年9月30日的422间。
在国内,奈雪的茶门店主要聚焦在一二线城市。截至2020年9月末,奈雪的茶门店在一线及新一线城市拥有门店303家,二线城市98家,其他城市仅有21家。
门店数量增长,但日均销售额出现下降。数据显示,奈雪的茶每间茶饮店平均每日销售额2018年为3.07万元,2019年降为2.77万元,2020年前三季度则仅为2.01万元。
根据灼识咨询报告,截至2020年9月30日,中国约有34万间现制茶饮店,其现制茶饮的平均售价为人民币13元,其中约有3200间高端现制茶饮店,其现制茶饮的平均售价不低于人民币20元。
2020年前9月,奈雪的茶的市场占有率为17.7%,在五大高端现制茶饮连锁店中位列第二(位列第一的品牌市占率25.5%),但以27元的现制茶饮产品平均售价位列行业首位,可称为行业中单品均价最贵的茶饮品牌。
但是产品“贵”并不代表质量优。据《消费者报道》,在整理的各地市场监督管理局,包括原食药监等部门在2016年1月至2020年11月公布的关于餐饮场所销售的现泡茶、果汁等产品的质量抽检结果中,监管部门抽检发现不合格新式茶饮共119批次,不合格原因以微生物超标为主。其中,奈雪的茶也出现过抽检不合格情况。
在日益激烈的茶饮市场中,在喜茶、蜜雪冰城等多个茶饮品牌的围剿之下,奈雪的茶的单店平均订单数量已出现明显下滑。招股书披露,2018年、2019年以及截至2019年及2020年9月末,奈雪的茶茶饮店每天的平均总订单数量为716单、642单、662单及465单。2019年、2020年前九月,订单数量同比下降10.34%、29.78%。
招募合伙人门槛不低
奈雪的茶经营遭遇困境,业绩持续亏损,但规模扩张仍需要资金支持,上市成为其募资的主要希望。据路透社旗下媒体IFR报道,奈雪的茶目标透过在港首次公开发售募资5亿美元,此前有传其募资目标为约4亿至5亿美元。
根据招股书,奈雪的茶计划IPO筹资用于:未来三年扩张茶饮店网络并提高市场渗透率;用于进一步开展整体运营的数字化,以通过增强技术能力提升运营效率;用于提升供应链能力,以支持规模扩张;及用作营运资金及作一般企业用途。
其中,奈雪的茶在招股书中计划,2021年及2022年主要在一线城市及新一线城市分别开设约300间及350间奈雪的茶茶饮店,其中约70%将规划为奈雪PRO茶饮店。此外,奈雪的茶假设每间标准茶饮店及奈雪PRO茶饮店的估计平均投资成本分别为人民币185万元及人民币125万元。简单计算,奈雪的茶未来三年开店投资成本将在8亿元以上。
目前,奈雪的茶仍在进行品牌招商。《投资者网》研究员以投资者名义联系奈雪的茶品牌招商了解到,奈雪的茶以招募合伙人的形式进行招商,合伙人需持有一二线城市核心地区的自有商铺(面积不少于60平方米),公司方面审核商铺店面位置等信息后考虑是否合作。若正式成为合伙人后,合伙人只需提供商铺,公司方面进行店铺运营。店面利润分成则是合伙人拥有40%、奈雪的茶拥有60%。
负责奈雪的茶品牌招商的吴经理表示,“以上海为例来看,在上海拥有店面的要求并不低,投资购买一家门店动辄1千万左右,少则也在七八百万,且投资回报较慢,所以合作的投资者较少。”
招股书披露,2018年至2020年9月末,奈雪的茶的租金开支及物业管理费(相等于使用权资产折旧与其他租金及相关开支的总和)分别占总收益的17.8%、15.6%、15.6%及15.2%。奈雪的茶以招募合伙人形式来开设新店,或是出于降低租金开支及物业管理费的目的,但成效如何还有待观察。
您可能也感兴趣:
为您推荐
深圳最低工资标准调整为2360元/月 失业保险金为2124元/月
辽宁实施失业保险省级统筹 对缺口核定等作出详细规定
部分保险公司推出隔离险 理赔却存在诸多限制
排行
最近更新
- 光耀集团即将进行17项破产财产公开拍卖 起拍总价近5.5亿元
- 开网店需要准备什么资料?开网店有哪些注意事项?
- 保险从业人员能否买卖股票?属于违法行为吗?
- 张钧:2021年业之峰逆势大幅增长,2022年是“高质量发展年”
- 贷款买车必须购买盗窃保险吗?车辆保险怎么买比较合适?
- 安徽蚌埠GDP增速0%,到底和哪些因素有关?
- 信用卡边刷边还会提高额度吗?使用信用卡有哪些注意事项?
- 五粮液集团是国有企业吗?五粮液集团的最大股东是谁?
- 白金卡和金卡有哪些不同?白金卡和金卡谁的等级更高?
- 支付宝生肖卡如何激活?怎样获取生肖卡?
- 平安车险能否异地理赔?平安车险异地理赔有哪些注意事项?
- 第三代社保卡都有什么功能?社保卡必须要更新至第三代吗?
- 传雷诺日产三菱拟投资逾200亿欧元 共同开发超30款电动车
- 哪些银行可以将港币兑换为人民币?100港币等于多少人民币?
- 去年近4成白领拿到年终奖 平均金额10227元
- 当立邦助力改造大鱼妈妈农场时,背后“刷新”的是什么?
- 海南自贸港重点园区规模和集聚效应大幅提升 改革创新取得积...
- 2021年银行间一二级市场共成交1729万亿元,同比增长5.5%
- 加速采矿业务脱碳 全球第四大铁矿石生产商FMG拟收购电池企业
- 瑞科生物再递表港交所:2021年前九个月净亏损5.2亿 君联资本...
- 有色镍涨停创历史新高 5年内产能有望迎来大规模释放
- 宋都股份“雷”不断又因股份回购及业绩预告等事宜收上交所问询函
- 小红书被警告并罚款30万元:存在未成年人性暗示内容
- 投资亏损百亿?正心谷称仅是短期波动,被指避重就轻
- 69岁老妇加杠杆炒股获授信6600万元,倒欠中信建投1026万
- 冬奥会助力示范推广 氢能源产业链加速完善
- 黑龙江:大力发展绿色农业,开展绿色技术研究、示范
- 上海将多增加5万个就业岗位引人关注,该如何落实?
- CARDE分体集成灶净烟功能的4大创新,太让人惊叹了
- 王老吉黑凉茶跨界联名消防乐队,虎年春节强势出圈
今日要闻
- 张钧:2021年业之峰逆势大幅增长,2022年是“高质量发展年”
- 传雷诺日产三菱拟投资逾200亿欧元 共同开发超30款电动车
- 当立邦助力改造大鱼妈妈农场时,背后“刷新”的是什么?
- 海南自贸港重点园区规模和集聚效应大幅提升 改革创新取得积极进展
- 2021年银行间一二级市场共成交1729万亿元,同比增长5.5%
- 加速采矿业务脱碳 全球第四大铁矿石生产商FMG拟收购电池企业
- 瑞科生物再递表港交所:2021年前九个月净亏损5.2亿 君联资本持股10.66%
- 有色镍涨停创历史新高 5年内产能有望迎来大规模释放
- 宋都股份“雷”不断又因股份回购及业绩预告等事宜收上交所问询函
- 小红书被警告并罚款30万元:存在未成年人性暗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