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天味业2020全年净利64亿,老板位列食品行业富豪榜次席
张戟透露,不同于其他品牌,海天味业抢占市场的方式颇为“豪横”。
“在一些餐厅和饭店,海天味业往往会通过无偿赠送商家酱油、蚝油等产品的方式抢下市场,再凭借着渠道和品牌优势持续下沉,蚕食掉一些中小品牌的市场份额。”张戟说道。
“酱油大王”海天味业(603288.SH)的酱油又卖出了大价钱。
3月30日晚,海天味业发布2020年年报,报告期内实现营收227.92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加15.13%,实现归母净利润64.03亿元,同比增加19.61%。Wind数据显示,自上市以来海天味业营收和净利润每个季度的增速都在10%以上。
这一业绩让海天味业在整个行业内一骑绝尘——不管是营收还是净利润,海天味业都远超中炬高新(600872.SH,营收51.23亿元,净利润8.9亿元)、ST加加(002650.SZ,营收20.73亿元,净利润1.67亿元)两家同行业上市公司数据之和。
此外,受海天味业在资本市场的优秀表现影响,其实控人庞康也曾在2020年胡润百富榜中凭借2150亿元的身家超过了娃哈哈宗庆后,紧随农夫山泉(09633.HK)创始人钟睒睒,位列中国食品行业富豪榜次席。
营收净利双增,分红33亿
疫情影响下,2020年对于很多企业来说无疑是稍显黯淡的,但海天味业的业绩表现颇为坚挺。
财报显示,即使是在受疫情影响较大的2020年一季度,海天味业营收和净利润分别达到58.84亿元和16.13亿元,同比增长7.17%和9.17%。
从第二季度开始,海天味业业绩增速明显加快,录得营收57.11亿元,同比增长22.29%,净利润16.42亿元,同比增长28.83%;第三季度,海天味业录得营收54.92亿元,同比增长17.75%,净利润13.19亿元,同比增长21.57%;第四季度,海天味业录得营收57.06亿元,同比增长14.76%,净利润18.31亿元,同比增长20.62%。
在交出一份稳定业绩答卷的同时,海天味业也为投资者送上了一份“大礼包”。
海天味业在财报中表示,拟以公司2020年末股本总数3.240亿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10.3元(含税),每10股派送红股一股,共计派发现金红利33.38亿元,派送红股3.24亿股。
是什么造就了海天味业这个“酱油大王”?
3月30日,上海至汇营销咨询有限公司首席顾问张戟在接受时代财经采访时表示,海天味业稳步增长与其战略布局有关。“海天味业一直聚焦在调味品行业,并保持稳定的节奏推出不同的细分产品,也顺应了行业的发展趋势,赶上了红利期。”
除此之外,全行业领先的渠道布局也是海天味业业绩保持增长的关键。
财报显示,截至2020年底,海天味业的一级经销商数量已经达到7051家,较2019年底的5806家,净增长1245家,相当于平均每天净增长约3.4家经销商,实现了在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的100%覆盖率。同期ST加加、中炬高新的经销商数量多在1000家左右,约为海天味业的1/7。
据张戟统计,海天味业单个经销商的平均年销售额在300万左右,而其他同类上市公司单个经销商的年销售额大多在50至60万,差距明显。“海天味业经销渠道的市场下沉幅度要比行业内其他企业更大,销售效率也更高。”
增长空间见顶?
虽然业绩一路走高,但海天味业的发展并非没有隐忧。
截至今日收盘,海天味业股价上涨3.63%,报157.58元/股,较今年1月8日创出的历史最高价219.58元/股跌去28.24%,市值也蒸发约2000亿元,相当于市值平均每天缩水近28亿元。
有观点认为,海天味业近期股价和市值的大幅度回调,除了近期A股抱团股集体回调的因素外,也与自身的增长空间有关。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认为,海天味业是调味品行业体量最大、利润最高的企业,的确受到资本的追捧和青睐,但随着券商的推高,受限于各类产品的增长前景,海天味业的估值有些虚高。
以营收占比在60%左右的支柱产品酱油为例,随着近年来中低端酱油市场的逐渐饱和,海天味业酱油产品的营收增速已经在不断收缩,2017年至2020年,酱油类产品的营收增速分别为16.59%、15.85%、13.60%、12.17%,整体呈下滑趋势。
根据华金证券研究所的数据,近年来在酱油调味品领域,海天味业的市场占有率为16%,高居第一;厨邦份额4.2%左右,处在第三位;加加酱油份额则在1.8%左右。但海天酱油的平均单价在2019年出现下滑,竞争企业的酱油产品则各有特色,营销策略多样,未来市场的竞争可能更为激烈。
酱油业务承压下,海天味业整体营收和净利也出现增速放缓的迹象。
财报数据显示,2017年至2019年,海天味业营收分别为145.84亿元、170.34亿元、197.97和227.92亿元,同比增长17.06%、16.80%、16.22%和15.13%;净利润分别为35.32亿元、43.65亿元、53.53亿元和64.03亿元,同比增长24.21%、23.60%、22.64%和19.61%。
除了营收、净利润增长放缓外,海天味业几大产品的毛利率在2020年也有不同程度的下滑。财报显示,2020年,海天味业的酱油、调味酱和蚝油的毛利率分别为47.38%、44.20%和35.36%,同比下滑3%、3.36%和2.6%。
多元化是海天味业破局的新策略。
去年8月,海天味业在天猫推出了四款火锅底料,包含韩式辣牛肉、韩式部队、新疆番茄、云贵酸汤四种风味,正式入局火锅底料市场。今年2月,海天味业还进军食用油行业,在天猫官方旗舰店上线了新的食用油品牌“油司令”。从产品上看,海天味业食用油分为玉米胚芽油和一级大豆油两款产品,定位高端家庭消费品,4.9L装食用油的售价为98元,比同类型产品要高出一截,如金龙鱼的5L装大豆油在天猫的售价为239.6元/4桶,福临门一级大豆油5L装的价格为64.9元/桶。
不过,在张戟看来,不论是火锅底料还是食用油,海天味业更多试水的意图更为明显。
他表示,在益海嘉里等巨头通过对上下游产业链完全把握的情况下,食用油的市场的空间并不大。而火锅料这类产品,早已有颐海国际等品牌抢占市场,消费者对于海天味业的认知还不够。“从食用油和火锅底料都是从电商渠道上线就能看出来,海天味业还是想先小范围试水,引导消费者形成产品认知,再进行线下铺货。”
张戟认为,目前火锅底料、食用油等非调味料的新产品对海天味业的业绩贡献并不算大,而海天味业的业务重点仍然在酱油、蚝油和调味酱这三大主力产品上,因为这几大品类的市场远远没有饱和。“调味品市场的空间依然不小,比如酱油这一品类,海天味业的符合增长率超过了12%,不到7年,销售额就可能要翻一翻。”
张戟透露,不同于其他品牌,海天味业抢占市场的方式颇为“豪横”。
“在一些餐厅和饭店,海天味业往往会通过无偿赠送商家酱油、蚝油等产品的方式抢下市场,再凭借着渠道和品牌优势持续下沉,蚕食掉一些中小品牌的市场份额。”张戟说道。
您可能也感兴趣:
为您推荐
深圳最低工资标准调整为2360元/月 失业保险金为2124元/月
辽宁实施失业保险省级统筹 对缺口核定等作出详细规定
部分保险公司推出隔离险 理赔却存在诸多限制
排行
最近更新
- 公告!首批2021年度家装行业企业标准“领跑者”名单正式发布
- “学而酒”金奖梅开二度,孔府家再获布鲁塞尔国际烈性酒大奖...
- 闪开来电2021线上总结大会暨优秀运营商颁奖典礼圆满落幕
- 广东银行业保持平稳运行态势 绿色金融改革创新深入推进
- 港龙中国获评“2021年中国房企超级产品力TOP100”等多项荣誉大奖
- 广东保险业新闻通气会举行 去年保费收入同比增长4.08%
- 民营医院概念股名单一览,哪些是民营医院概念股?
- 高频变压器原理
- OLED屏和TFT的区别
- 电导率仪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
- 人体感应开关原理
- linux教程,一学就会哦~~~
- 电磁学及其应用
- 2021年夜间用药年度观察报告发布 超4000万人在深夜买到药
- 光耀集团即将进行17项破产财产公开拍卖 起拍总价近5.5亿元
- 开网店需要准备什么资料?开网店有哪些注意事项?
- 保险从业人员能否买卖股票?属于违法行为吗?
- 张钧:2021年业之峰逆势大幅增长,2022年是“高质量发展年”
- 贷款买车必须购买盗窃保险吗?车辆保险怎么买比较合适?
- 安徽蚌埠GDP增速0%,到底和哪些因素有关?
- 信用卡边刷边还会提高额度吗?使用信用卡有哪些注意事项?
- 五粮液集团是国有企业吗?五粮液集团的最大股东是谁?
- 白金卡和金卡有哪些不同?白金卡和金卡谁的等级更高?
- 支付宝生肖卡如何激活?怎样获取生肖卡?
- 平安车险能否异地理赔?平安车险异地理赔有哪些注意事项?
- 第三代社保卡都有什么功能?社保卡必须要更新至第三代吗?
- 传雷诺日产三菱拟投资逾200亿欧元 共同开发超30款电动车
- 哪些银行可以将港币兑换为人民币?100港币等于多少人民币?
- 去年近4成白领拿到年终奖 平均金额10227元
- 当立邦助力改造大鱼妈妈农场时,背后“刷新”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