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氧入局网络小贷或需补48亿注册金,医美与小贷能否擦出合规“火花”?
中华网财经12月3日讯,近日,新氧收购了一家网络小贷公司,一方是“互联网医美第一股”,另一方是“稀缺”的网络小贷牌照,当医美遇见小贷,是否会生出“颜值经济衍生品”。
通华小贷易主,新氧系全资入局
从新氧所在的医美行业来看,中国医美机构超过95000家,其中合法的医美机构占比仅为12%,并且以民营机构中的中小型诊所及门诊类为主,占比为94%。纵观整个医美行业,我国起步相对较晚,到20世纪90年代初期才被政府正式承认,不过近年来随着消费水平的转变,我国医美市场增速还是较快的。
公开资料显示,新氧是中国最大、最具活力的医疗美学行业消费者,专业人士和服务提供者的社交社区,被称为“互联网医美第一股”,其运营模式以内容吸引用户转化为主,根据2021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新氧的毛利率高达79.2%,而医美服务机构毛利率普遍在50%-60%之间,白酒行业的毛利率也才只达到66.62%。根据艾瑞咨询数据,新氧等互联网平台成本占比区间为10%-30%。其盈利能力可见一斑。
新氧收购的这家小贷公司为上海嘉定通华小额贷款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通华小贷”),资料显示,该公司是一家面向全国开展网上贷款业务,有别于传统小贷的互联网小额贷款公司,于2016年12月获得监管部门批复筹备,注册资金2亿元人民币(实缴)。
据天眼查显示,通华小贷的原股东已于11月19日悉数退出,其中包括上海通联支付网络服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通联支付),而通联支付成立于2008年10月,是首批获得央行颁发第三方支付牌照的老牌支付机构,其当前第一大股东为民生人寿,第二大股东为新华人寿。值得一提的是,通联支付之前最大的股东为中国万向控股有限公司,而万向控股已于今年5月份退股。
另外,通华小贷股权转让之后的股东为北京新氧万维科技咨询有限公司、北京新氧科技有限公司和新氧(中国)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其股份占比分别为80%、15%、5%。而新氧万维科技咨询有限公司和新氧(中国)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为新氧香港有限公司全资控股。
据券商中国报道,依据不完全统计,截至11月24日,获得监管批复可在全国范围内展业的网络小贷牌照约282张,其中上海地区约14张。由此可见,网络小贷牌照的“稀缺性”有目共睹,对于该笔股权变更,券商中国报道称,了解该笔交易的人士证实,“通联支付因为战略发展需要,确实已经对外转让通华小贷全部股权”,同时对方也表示,通华小贷主营网络贷款业务,与作为支付机构的主体,“业务线彼此独立,自有团队运营”。
想要小贷牌照或需48亿元
关于新氧收购通华小贷公司一事,目前并没有在新氧披露的公告中看到,而天眼查显示,此次通华小贷股权变更的日期为11月16日。
根据中国银保监会、中国人民银行关于《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公告显示,经营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的小额贷款公司的注册资本不低于人民币10亿元,且为一次性实缴货币资本。跨省级行政区域经营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的小额贷款公司的注册资本不低于人民币50亿元,且为一次性实缴货币资本。不过目前正式监管文件还未下发。
但是我们从资料中可以看到,通华小贷的注册资金为2亿元人民币。如果根据上诉这条规定来看,新氧若想要开展小额贷款业务,注册资金明显是不够的,可能要补交8亿元的注册资本,并且如果新氧想要经营网络小额贷款业务只要涉及到跨省级行政区域可能还需要补交48亿元的注册资本。这无论是对通华小贷还是新氧来说都是不小的压力。
而且据新氧财报来看,截至三季度末,新氧总资产为35.95亿元,根据数据推算,新氧净资产为25.38亿元,现金和现金等价物、受限现金和定期存款、定期存款和短期投资为人民币18.353亿元。
从股权关系中可以看出,新氧科技和新氧万维都为新氧香港有限公司全资控股。其中新氧万维为通华小贷的控股股东。根据公司法,控股股东,是指其出资额占有限责任公司资本总额百分之五十以上或者其持有的股份占股份有限公司股本总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的股东;出资额或者持有股份的比例虽然不足百分之五十,但依其出资额或者持有的股份所享有的表决权已足以对股东会、股东大会的决议产生重大影响的股东。
除此之外,监管方对网络小贷公司控股股东其他方面做了限制,其中包括:经营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的小额贷款公司的控股股东应财务状况良好,最近2个会计年度连续盈利且累计缴纳税收总额不低于人民币1200万元(合并会计报表口径),并且对该公司的出资额不高于上一会计年度公司净资产的35%,还要具有明确的网络小额贷款业务发展战略和规划。
对于新氧为何要拿下这块网络小贷牌照,中华网财经联系了新氧,截至发稿,暂未收到新氧方面回应。
会否上演现实版“美丽贷”?
不得不承认,作为“互联网医美第一股”新氧所处的医美行业监管趋严的同时,背后是消费观念的转变和需求的上升,未来医美行业发展潜力巨大。
根据机构测算,中国医美服务市场在2019年达到1436亿元,2020年受疫情影响收缩到1176亿元,2025年预计达到2713亿元。
而医美行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不少隐患,对于这些隐患,监管也是日渐严格。9月26日,浙江省十部门联合下发《医疗美容乱象整治百日攻坚行动方案》,决定从9月至12月联合开展医疗美容乱象整治百日攻坚行动。《方案》明确,除继续保持打击非法医疗美容高压态势,开展非法医疗美容“清零”行动外,还将开展违法广告信息“清除”行动和医疗美容贷“清坑”行动。
更美APP创始人兼CEO刘迪曾表示,医美分期盛行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一是医美行业的飞速发展,二是分期能满足求美者、医美机构、网贷机构各方的需求,三是医美本身价格偏高,“目前非手术类医美项目价格在1000~8000元左右,手术类医美项目价格在几千元至几万元不等,少数项目价格更高”。
11月25日,据公安部网站消息,针对一些地方医疗美容领域制假售假、非法从业、发布虚假广告、借“医美贷”实施诈骗等违法犯罪突出,导致医美事故频发的情况,公安部食品药品犯罪侦查局下发通知,通知要求,要突出打击重点,针对制售假劣肉毒毒素、“水光针”等美容针剂、“热玛吉”等医疗美容设备,以及销售非法渠道入境的医美产品等犯罪开展重点打击。
据央视财经此前报道,对于医美贷是否合法,律师表示,法律上并不禁止医美贷,也不禁止医美从业人员向消费者推荐医美分期付款或者贷款,具体要看在推荐的过程中是否要在方法和手段上存在违法问题,如出现诱骗贷款等情况,消费者可以主张自己权益或向相关部门报告,但诱骗贷款出现取证困难的问题,消费者应提高警惕,事先录音录像保存证据,方便事后维权。
随着前段时间电视剧《扫黑风暴》的热播,剧中美丽贷因涉嫌套路贷,被警方连窝端掉的情节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类似的骗局其实在现实生活中也时有发生。在监管趋严的环境下,新氧入局网络小贷前景如何,是否能跟医美贷隔离开,并且新氧是否要补齐小贷公司注册资本开展相关业务,中华网财经将持续关注。
文章部分内容引用于券商中国
您可能也感兴趣:
为您推荐
深圳最低工资标准调整为2360元/月 失业保险金为2124元/月
辽宁实施失业保险省级统筹 对缺口核定等作出详细规定
部分保险公司推出隔离险 理赔却存在诸多限制
排行
最近更新
- 高颜值国潮风年货受青睐 引领年货节消费的新风尚
- 中消协发布十大消费维权舆情热点 消费者维权意识持续提升
- 赛得利和保护国际基金会联手保护鄱阳湖生物多样性
- 泰莱集团发布《2021年度企业使命报告》 积极履行“改善生活...
- 长水教育集团:科学打破“教育围墙”,让教育更有“智慧”
- 银保监会发布今年首期风险提示 防范“首月0元”等营销套路行为
- 百融云创协同创新搭建数字化平台
- 又刷屏了!九牧王唐风裤秀席卷巴黎时装周,霸屏热搜
- 武汉发布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工作清单 涉及检验检测...
- 实验室培植肉来了 美国FDA或最早今年批准销售
- 退休高峰来袭 老龄化加速到来,银发经济迎新机遇
- 为酒业赋能,“家乡人讲家乡酒”首届短视频大赛刷屏出圈
- 公告!首批2021年度家装行业企业标准“领跑者”名单正式发布
- “学而酒”金奖梅开二度,孔府家再获布鲁塞尔国际烈性酒大奖...
- 闪开来电2021线上总结大会暨优秀运营商颁奖典礼圆满落幕
- 广东银行业保持平稳运行态势 绿色金融改革创新深入推进
- 港龙中国获评“2021年中国房企超级产品力TOP100”等多项荣誉大奖
- 广东保险业新闻通气会举行 去年保费收入同比增长4.08%
- 民营医院概念股名单一览,哪些是民营医院概念股?
- 高频变压器原理
- OLED屏和TFT的区别
- 电导率仪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
- 人体感应开关原理
- linux教程,一学就会哦~~~
- 电磁学及其应用
- 2021年夜间用药年度观察报告发布 超4000万人在深夜买到药
- 光耀集团即将进行17项破产财产公开拍卖 起拍总价近5.5亿元
- 开网店需要准备什么资料?开网店有哪些注意事项?
- 保险从业人员能否买卖股票?属于违法行为吗?
- 张钧:2021年业之峰逆势大幅增长,2022年是“高质量发展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