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如何上好信息技术“融合课”
一块屏,可以改变什么?
它让清华大学外国语言文学系副教授杨芳教育扶贫的脚步走得更远。曾经,她做梦都想不到自己能给1000多个贫困县的教师上课,现在,她需要做的,只是打开电脑。
早在2013年,教育部就启动实施了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建立了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体系,建设了两期课程资源。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变革对教师信息素养提出了新要求,标准也随之改变——4月2日,教育部官网发布《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的意见》,提出到2022年,构建以校为本、基于课堂、应用驱动、注重创新、精准测评的教师信息素养发展新机制,并提出了每人5年不少于50学时,其中实践应用学时不少于50%等具体要求。
这被视作是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新国标”。“相比于‘1.0’,此次意见将培训对象从一线教师转向中小学校和关键人群,培训模式从自主选学、混合式研修到实践能力导向的学习,更注重课堂实效。”华东师范大学开放教育学院常务副院长闫寒冰如此评点。
痛点:重教师个体学习、轻学校整体应用
问诊:整校推进,校长变身首席信息官
能力提升工程实施以来,类似上述改变时时在发生。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年底,该工程共培训全国中小学教师1000余万名,基本实现了全员培训。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工程实施中也暴露出不少短板。
“老师想要掌握信息时代的科学技能,一是要有足够的信息素养,在教育教学环境中需要用到的装备能熟练操作,用技术手段为自己的教学提供准备;二是要在教育教学环境中用好这种技能,在课堂中对学生要能够用信息化装备教好学生,在日常教学、教研活动中会用这些装备去沟通。”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司长任友群表示。
但在实际中,闫寒冰却看到很多学与用未能紧密结合的情况:“能力提升工程实施以来,教育主管部门开发了庞大的培训课程库,但以往培训主要更关注教师个人能力提升,老师们一般感兴趣什么就选什么。比如老师对微课程感兴趣,就学了,可学校并不具备推进翻转课堂的条件,根本用不上,时间一长就又忘了。”
记者了解到,针对以上弊端,此次能力提升工程2.0更注重整校推进,聚焦课堂实效。
意见要求,由校领导担任学校首席信息官(CIO),组建由校长领衔、学校相关管理人员构成的学校信息化管理团队。针对这个团队,将开展系统指导与培训,形成学校信息化发展规划,推进数字校园、智慧学校建设,探索教育、教学、教研、管理、评价等领域的创新发展,并由此确定相应的信息化教学校本研修主题及教师培训计划。
“真正做到围绕学科课程标准、专业教学标准,推进相关教学设备和学科软件应用,开展教学案例研讨、课堂实录分析等信息化教学校本研修。推动教师应用网络学习空间、教师工作坊、研修社区等,利用线上资源,结合线下研讨,打造‘技术创新课堂’,提高应用信息技术进行学情分析、教学设计、学法指导和学业评价等的能力,破解教育教学重难点问题,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助力学校教学创新。”教育部教师工作司相关负责人表示。
痛点:不愿学、学了用不上,乡村教师应用能力弱
问诊:定向帮扶,开展针对性、陪伴式培训
工作10年来,山西省乡村教师刘璐参加过好几次信息技术培训:“每次都是派我去,学校很多老教师根本不来,说反正要退休了,学也学不会。”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尽管在不少乡村学校,教育信息化软硬件配置已经明显改善,但很多老师还是习惯于“一支粉笔一张嘴”来上课。
“从以往的培训内容和形式上,对乡村教师来说针对性还不够。有时集中培训一段时间,可真碰到教学问题找不到人询问,积极性就会下降。”有专家表示。
记者注意到,针对这一短板,能力提升工程2.0将通过实施创新培训平台“三区三州”对口帮扶项目、推进中西部地区“双师教学”模式培训改革等2项措施,定向帮扶乡村教师提高专业水平与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在对口帮扶项目中,教育部将遴选建设一批能力提升工程创新培训平台,针对“三区三州”为代表的深度贫困地区,采用与中小学校“牵手”合作的模式,根据当地教育信息化发展现状及“牵手”合作学校实际情况,结合不同学科(领域)、不同能力起点的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需求制订培训规划,分类帮扶,打造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示范校。
在中西部地区“双师教学”模式培训改革中,将鼓励城乡之间、东中西部之间校际合作,发挥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创新实验区及示范校等的引领作用,通过优质学校与乡村学校“结对子”、建立“双师工作坊”等方式,利用专递课堂、同步课堂、名师课堂、名校网络课堂等,采取教师模仿名师网络录像,或者名师网络录像与当地教师辅导结合等模式开展教学。
“双方教师组成协同教研共同体,通过网络研修加强集体备课、研课交流,远程授课教师对乡村教师进行长期陪伴式培训,定向帮扶,助力贫困、边远地区教学点及乡村学校开齐国家课程,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上述负责人表示。
痛点:跟随多引领少,信息化教学创新能力不足
问诊:打造“天团”,加强名校长名师培养
“跟随多引领少,信息化教学创新能力不足也是当前教师信息化教学素养的一大短板。”上述负责人表示。
记者了解到,引领发展方向,能力提升工程2.0提出了促进教师跨学科教学能力提升、加强智能化教育领航名校长名师培养等2项措施,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成果助推教师专业发展。
在教师跨学科教学能力提升上,能力提升工程2.0提出,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整合多方资源,组建培训团队,开展信息技术支持的跨学科教学培训。通过实施专项培训、组织多校协同的跨学科教学研修活动等方式,打造一批基于信息技术开展跨学科教学的骨干教师,推动信息化教育教学创新。
在加强智能化教育领航名校长名师培养上,能力提升工程2.0强调,有条件的地区要重点面向学校信息化基础较好的中小学校长和学科专业骨干教师,分别开展人工智能助推教育领导力和教育教学能力示范培训。通过迭代开发、优化升级,不断汇聚智能化教育管理与教学优秀示范案例,完善研修课程,融入最新技术内容和应用成果,形成产、学、研、培、用一体的多方协同参与机制,打造智能化教育领航名校长、名师。
您可能也感兴趣:
为您推荐
8家险企股权被挂牌转让,为何险企股权不再被追捧?
深圳最低工资标准调整为2360元/月 失业保险金为2124元/月
辽宁实施失业保险省级统筹 对缺口核定等作出详细规定
排行
最近更新
- 榕树贷款以科技创新为本 助力金融数字化转型提速
- 深度回顾2021:创新+品质,欧恩贝打造消费者信赖国产奶粉品牌
- 瑞丰农商行去年营收增长10.5% 不良贷款率为1.25%
- 交通银行增资交银投资获监管批复 注册资本变更为150亿元
- 回顾8年的坚定和创新——木婉清集团的前世今生
- 开盖即饮零添加,木婉清能量饮产品新升级
- 减脂也想吃零食怎么办?看完木婉清健康餐桌计划,让你放心吃!
- 天虹股份被深交所五连问,股价收“三连板”后大跌
- 谁是下一个九安医疗?“新冠概念”股市造富,伪概念股被爆炒成妖
- 长春高新股价进入下行通道 4个交易日里市值蒸发330亿元
- 没了薇娅竞争,李佳琦更贵了!全网最低价不复存在
- 罗永浩预告年后回归科技界,耗资6个亿的“真还传”要杀青了?
- 支撑高质量发展 21年北京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9%
- 地方经济年报陆续出炉 地方稳增长举措蓄势待发
- 工信部:针对中小企业发展再出纾困帮扶政策
- 流通领域首个五年规划出炉 加快资源要素流动
- 明明原价能买票,为何还要购买平台VIP
- 顺鑫农业预计2021年度净利润同比下降80.95%-73.81%
- 京东科技境外首次公开发行股份申请已获证监会接收材料 消息...
- 时隔一月 央行开展14天逆回购操作1500亿元
- IBM第四季度净利大涨72% 股价盘后一度飙升7%
- 连亏三年的唐德影视扭亏 去年净利预计1800万-2700万元
- 强监管下,芒果超媒致力转型能否延续高增长?
- 春节因素提振餐饮旅游板块 预制菜和冰雪游成新风口
- 保利、招商等合营子公司东莞招商启越房地产因虚假材料取得商...
- 海关严防境外疫情输入
- 滑雪如何规避风险?这份安全须知一定得告诉孩子
- 年货寄乡愁 金龙鱼品牌限定芝麻香油为春节增香添味
- 恢复经营、扩销增效 王府井预计去年净利润增加13.99亿元
- 青青稞酒预计去年净利润5000万元–7000万元 核心区域业务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