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业强监管高压态势持续 银行业年内被罚逾6亿
银行业强监管高压态势持续。《经济参考报》记者据银保监会公告统计,截至9月23日,银保监系统年内对银行业机构累计开出罚单超1500张,罚金逾6亿元。其中,亿元级罚单两张,千万级罚单八张,百万级罚单40余张,罚单总数量与去年全年持平。
在严防资金空转套利、加大金融支持实体力度的监管基调下,今年以来,银行信贷资金违规输血股市、楼市罚单明显增多,百万级以上大额罚单中,相关罚单占比接近四成。业内人士预计,四季度,严防资金违规流向股市、房地产等领域仍是监控重点。
多家银行因违规操作受罚
今年以来,银保监会披露银行机构罚单22张,地方银保监局及银保监分局披露罚单数量1500余张。从罚单金额看,近半数千万级以上罚单为银保监会开出。
9月4日,银保监会罕见连续公布近30张行政处罚决定,涉及民生银行、浙商银行、广发银行、华夏银行、中国华融等五家金融机构,共计25名责任人受罚。其中,民生银行、浙商银行被罚上亿元,广发银行被罚超9000万元以上。针对民生银行违规为房地产企业缴纳土地出让金提供融资、为“四证”不全的房地产项目提供融资等多项违法违规行为,银保监会对其罚没合计1.08亿元,并对八名责任人员给予警告并罚款5万元的行政处罚。
8月28日,银保监会披露了对农行、建行的罚单,两大国有银行分别被罚没5315.6万元、3920万元。披露信息显示,农业银行业务违规,集中在信贷和不良处置领域、理财销售领域,包括销售非保本理财产品违规出具承诺函、面向一般个人投资者销售的理财产品投向股权投资。建设银行被处罚原因集中在理财和同业投资领域。该行两名分行高管被指屡查屡犯,对监管已发现问题整改不到位。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认为,监管部门对部分违规银行开出大额罚单,体现了金融政策从紧倾向。“今年银行贷款额度相对充裕,很多违规或任性的贷款导致贷款风险增大,甚至影响贷款秩序,开出大额罚单是为了更好地防范金融风险。”他说。
从罚单数量上看,农商行、农信社、村镇银行等中小银行机构占多数,不过大额罚单主要集中在大银行。例如,武汉农商行因未按规定向监管部门报送关联交易情况报告、违规向关系人发放信用贷款等多项违法违规行为,被湖北银保监局连发15张罚单;重庆农商行因未严格监控贷款资金流向致部分贷款被土储机构使用、贷款资金被挪用等原因在一个月内数次领到罚单。
违规输血股市楼市遭严查
从违规原因看,信贷违规依然是重灾区,超半数罚单、逾60%罚金涉及信贷相关问题。业内人士表示,在当前政策支持小微企业贷款背景下,贷款利率处于历史低位,为防范利率较低的信贷资金违规进入股市、楼市套利,今年以来,监管始终坚持严查企业经营贷投向,对违规行为处罚从严从重。据统计,今年以来,百万级以上罚单中涉及违规输血股市、楼市占比达40%,高于去年同期。
受处罚银行既有大银行、股份制银行,也有大批地方性法人银行。例如,因涉及信贷资金被挪用于支付购买土地款项、信贷资金违规流入股市等原因,农行金华分行被银保监会金华监管分局开出145万元罚单;平安银行北京分行因涉及“采取不正当手段发放贷款、个人贷款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领域、二手房按揭首付比例不符合规定”等操作,被银保监会开出777.22万元罚单;辽宁灯塔农商行因违规使用信贷资金入股等被辽阳银保监分局处以300万元罚款。
麻袋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王诗强指出,目前银行对于贷款业务监管力度明显加强,但贷后进行资金用途干预仍有难度。“有客户为了套利往往多头开户,原放款银行难以监督客户资金流向。银行只能通过要求客户提交消费记录或者支付流水来控制资金流向,这需要大量工作人员进行审核,工作量大,运营成本较高。”他表示。
“从今年整体罚单情况看,无论是数量还是金额,都体现出监管力度和处罚力度在不断加强,特别是涉房涉股贷款违规更是重中之重。”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指出,近几年监管对于银行业的整治取得了明显效果,银行业合规经营意识提升,违法经营得到有效整治。监管层对于银行业的整治方向发生变化,开始从过去对金融市场和理财同业等业务治理,转向信贷业务以及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
强监管严监管常态化
业内人士表示,违规放贷或信贷资金监督不力极易导致借款人违约和骗贷,给银行信贷资金安全埋下风险隐患,同时,信贷资金绕道流入股市楼市,会导致居民杠杆率攀升,催生股市楼市泡沫。监管严查银行涉房资金端口,一方面是落实国家政策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加强自身业务风险控制。
早在年初,监管部门就定下了调控主基调,“防止资金‘空转’套利”“严控个人贷款违规流入股市和房市”一再被强调。银保监会7月发布的《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明确要求,单户用于消费的个人信用贷款授信额度应当不超过人民币20万元,并规定贷款资金不得用于以下事项:购房及偿还住房抵押贷款,股票、债券、期货、金融衍生产品和资产管理产品等投资,固定资产、股本权益性投资,以及法律法规禁止的其他用途。
近期,银保监会再度公开点名资金违规流入楼市股市的现象,并提出要坚决纠正资金空转、脱实向虚等行为,确保金融资源真正流向实体经济中最需要的领域和环节。
银保监会银行检查局副局长朱彤日前在媒体通气会表示,今年银保监会将继续开展银行保险机构市场乱象整治“回头看”工作,防止乱象反弹回潮,其中中小银行信贷领域问题,资金空转、脱实向虚等乱象仍将是整治重点。
苏宁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黄大智表示,对于信贷资金的监管仍会持续,而且力度或有所上升,针对金融机构的强力监管,已经从此前抓重点、抓大案要案,转变成了常态化。董希淼表示,强监管、严监管已成常态化,后续除了信贷领域违规外,信息安全、隐私保护、大数据保护以及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等也会成为监管重点。(记者 向家莹)
关键词: 银行业年内被罚逾6亿
您可能也感兴趣:
为您推荐
8家险企股权被挂牌转让,为何险企股权不再被追捧?
深圳最低工资标准调整为2360元/月 失业保险金为2124元/月
辽宁实施失业保险省级统筹 对缺口核定等作出详细规定
排行
最近更新
- 第五届金匠奖获奖榜单
- 镜外之境 国际当代摄影展”在遇见博物馆·in Space开展
- 榕树贷款以科技创新为本 助力金融数字化转型提速
- 深度回顾2021:创新+品质,欧恩贝打造消费者信赖国产奶粉品牌
- 瑞丰农商行去年营收增长10.5% 不良贷款率为1.25%
- 交通银行增资交银投资获监管批复 注册资本变更为150亿元
- 回顾8年的坚定和创新——木婉清集团的前世今生
- 开盖即饮零添加,木婉清能量饮产品新升级
- 减脂也想吃零食怎么办?看完木婉清健康餐桌计划,让你放心吃!
- 天虹股份被深交所五连问,股价收“三连板”后大跌
- 谁是下一个九安医疗?“新冠概念”股市造富,伪概念股被爆炒成妖
- 长春高新股价进入下行通道 4个交易日里市值蒸发330亿元
- 没了薇娅竞争,李佳琦更贵了!全网最低价不复存在
- 罗永浩预告年后回归科技界,耗资6个亿的“真还传”要杀青了?
- 支撑高质量发展 21年北京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9%
- 地方经济年报陆续出炉 地方稳增长举措蓄势待发
- 工信部:针对中小企业发展再出纾困帮扶政策
- 流通领域首个五年规划出炉 加快资源要素流动
- 明明原价能买票,为何还要购买平台VIP
- 顺鑫农业预计2021年度净利润同比下降80.95%-73.81%
- 京东科技境外首次公开发行股份申请已获证监会接收材料 消息...
- 时隔一月 央行开展14天逆回购操作1500亿元
- IBM第四季度净利大涨72% 股价盘后一度飙升7%
- 连亏三年的唐德影视扭亏 去年净利预计1800万-2700万元
- 强监管下,芒果超媒致力转型能否延续高增长?
- 春节因素提振餐饮旅游板块 预制菜和冰雪游成新风口
- 保利、招商等合营子公司东莞招商启越房地产因虚假材料取得商...
- 海关严防境外疫情输入
- 滑雪如何规避风险?这份安全须知一定得告诉孩子
- 年货寄乡愁 金龙鱼品牌限定芝麻香油为春节增香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