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显示:全国中高端人才平均年薪24.48万元
日前,国内精英职业发展平台猎聘发布《2020三季度中高端人才就业大数据报告》(以下简称《报告》),通过对分行业、分地域人群的薪酬、求职者跳槽意愿等维度的分析,解析中高端人才的就业趋势和特点,为企业、人才、人力资源从业者和相关研究者提供参考。
《报告》主要基于猎聘平台6000万+中高端人才数据样本,对就业机会和中高端人才的求职行为进行分析,研究时段以2020年第三季度为主。
人才紧缺程度呈上升趋势,9月恢复至去年同期水平
猎聘大数据显示,从2020年3月到2020年9月,全行业中高端人才紧缺指数TSI(TSI即Talent Shortage Index的缩写。TSI>1,表示人才供不应求;TSI<1,表示人才供大于求。如果TSI呈上升趋势,表示人才越来越抢手,找工作相对容易)总体呈上升趋势,从2020年3月的最低点0.72上升至2020年9月的最高点1.12,中高端人才从供大于求到供不应求。值得一提的是,今年9月份全行业TSI已恢复至去年同期水平,这表明中高端群体的就业呈现回暖趋势。
今年第三季度,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的生产生活进一步恢复常态,企业对招聘怀抱乐观预期,加之金九银十秋招季的到来,就业市场需求不断扩大。同时,国家以积极的政策改善创业和就业环境,这些因素都促使人才市场回暖向好。
全国新发职位数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96.39%
2020年三季度,全国新发职位数比2019年同期下降3.07%,恢复到去年同期的96.93%。中高端人才中的求职者人数比2019年同期下降0.14%,恢复到去年同期的99.86%。
整体而言,2020年三季度的新发职位和中高端人才数据恢复程度良好,比较接近2019年同期的水平,这从另一方面印证了就业市场回暖,越来越有活力。
互联网新发职位占比领跑全行业,高达25.99%
根据猎聘大数据,第三季度互联网行业新发职位占比在各大行业中位居第一,高达25.99%。互联网行业对于中高端人才一直保持着旺盛的人才需求,在疫情中展现出较强的韧性,并且在后疫情时期快速恢复。此外,互联网行业是不断创新发展的行业,涌现出大量的新技术、新理念、新业态,不断创造新的就业机会。
房地产、消费品、制药医疗在各大行业中排名第二至第四,新发职位占比均高于10%,分别为14.05%、11.02%、10.82%。机械制造、电子通信、文教传媒排名第五至第七,新发职位占比均高于5%,分别为8.51%、7.95%、5.02%。
一线城市新发职位集中度超41%,沪京两地领跑全国
对2020年三季度全国新发职位排名前20的城市进行分析,发现一线城市人才需求依旧保持较高集中度,新发职位集中度超过41%。这是因为发展成熟的企业和独角兽企业多聚集在一线城市,因此出现了较多的新增人才需求。
从各城市企业新发职位分布占比来看,梯队分层比较明显,第一梯队沪京两地的企业对人才需求最大,其占比分别为12.7%、12.35%;深圳、广州和杭州分别以9.74%、6.88%、5.73%的占比位列第二梯队;成都则以3.65%的占比位列第三梯队;其他城市人才需求量相对较少,占比均低于3%。
全国中高端人才平均年薪24.48万元,北京以28.21万元领跑全国
2020年三季度,整体中高端人才实际平均年薪24.48万元,期望平均年薪27.37万元。
从城市来看,北京中高端人才实际平均年薪最高,为28.21万元;上海位居第二,平均年薪为26.81万元;深圳和广州位居第三、第四,分别为26.30万元、23.29万元;杭州位居第五,为21.91万元。
杭州近年来发展势头强劲,出现了一批引领行业的知名企业,也吸引了大批的中高端人才,中高端人才薪资领跑新一线城市。南京以20.41万的平均年薪位居第六。除了上述六个城市,其他城市的中高端人才实际平均年薪均在20万元以下。
金融人才吸金能力最强,平均年薪超25万元
在2020年三季度各大行业实际薪资排名中,金融行业最高,为25.59万元,是唯一一个平均年薪超过25万元的行业;互联网行业人才实际平均年薪位居第二,为24.50万元;排名第三的是房地产行业,中高端人才实际平均年薪为22.50万元。此外,电子通信、制药医疗、消费品、能源化工、服务外包五大行业的实际平均年薪均超过20万元。
从各大行业中高端人才期望平均年薪来看,金融行业为32.75万元,比实际平均年薪高出7.16万元;互联网行业为30.30万元,比实际平均年薪高出5.8万元;电子通信行业为27.51万元,比实际平均年薪高出5.71万元。此外,能源化工、房地产和制药医疗行业人才的期望平均年薪均比实际平均年薪高出5万元以上。
上海中高端人才跳槽意愿最高,苏州位居第三
报告显示,2020年各行业职场人跳槽意愿指数对比2019年同期均有一定程度回落,可见在企业用人相对谨慎的情况下,职场人会根据市场情况重新评估自己,对跳槽的选择趋于理性。
在重点城市的职场人跳槽意愿指数(综合求职者登陆、搜索、投递等行为相关数据得出跳槽意愿指数,指数越高,则跳槽欲望越强烈)中,上海职场人跳槽意愿指数最高,为16.42,位居第一;北京位居第二,为15.48;苏州位居第三,为15.05;深圳和宁波位居第四、第五,分别为为14.57、14.37。苏州经济发达,2020上半年GDP在全国排名第六,在这次疫情中受影响较小,经济恢复较快,因而当地中高端人才对就业市场和自己均有信心,跳槽欲望强烈。
一线城市是海外人才就业首选,金融互联网行业最受海外人才青睐
从海外人才城市分布TOP20来看,2020年三季度,上海以28.33%的占比位居第一;北京位居第二,占比为22.21%;深圳和广州位居第三、第四,占比分别为11.06%、5.18%。一线城市海外人才在各大城市中名列前茅,共计占比66.78%。这与一线城市有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强劲的产业创新能力、多元的文化氛围等有关。
其他进入前二十的城市中有13个新一线城市,其中杭州和成都对海外人才的吸引力明显,分别以3.40%、2.93的占比排名第五、第六。近几年杭州、成都为代表的新一线城市发展迅猛,在产业发展、人才政策等方面都为人才创造了较大的发展空间,这也吸引着海外人才的关注,而海外人才的加入也为其经济发展注入了更多活力。
金融、互联网是海外人才最青睐的行业
在各大行业的海外人才分布中,金融行业位居第一,占比为17.49%;互联网行业紧随其后,占比为15.08%,位居第二;房地产、文教传媒、服务外包位居第三至第五,占比分别为10.97%、9.45%、9.24%。
对比去年三季度,互联网、房地产、文教传媒、服务外包、制药医疗行业的海外人才占比均有一定提升,其中服务外包行业海外人占比提升最高,比去年三季度提高了1.31个百分点;金融、机械制造、电子通信、消费品、能源化工、交通贸易等行业的海外人才占比均有轻微下降,其中金融降幅最大,该行业海外人才占比比去年同期下降了1.27个百分点。
猎聘职业顾问表示,三季度人才市场回暖向好,无疑增强了企业招聘和求职者求职的信心。从长远来看,人才市场还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四季度总体仍将保持向好趋势。对于应届毕业生,要积极了解当前就业形势和各地对应届生就业的帮扶政策,综合利用好各类求职渠道,尽早实现高质量就业。对于正在寻找机会的职场人,要保持乐观、理性的心态,既不拒绝机会、也不盲目跳槽,同时注重对职业技能的提升,为自己的职业发展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您可能也感兴趣:
为您推荐
8家险企股权被挂牌转让,为何险企股权不再被追捧?
深圳最低工资标准调整为2360元/月 失业保险金为2124元/月
辽宁实施失业保险省级统筹 对缺口核定等作出详细规定
排行
最近更新
- 平安产险浙江分公司:中国平安发起保护华南虎公益行动
- 第五届金匠奖获奖榜单
- 镜外之境 国际当代摄影展”在遇见博物馆·in Space开展
- 榕树贷款以科技创新为本 助力金融数字化转型提速
- 深度回顾2021:创新+品质,欧恩贝打造消费者信赖国产奶粉品牌
- 瑞丰农商行去年营收增长10.5% 不良贷款率为1.25%
- 交通银行增资交银投资获监管批复 注册资本变更为150亿元
- 回顾8年的坚定和创新——木婉清集团的前世今生
- 开盖即饮零添加,木婉清能量饮产品新升级
- 减脂也想吃零食怎么办?看完木婉清健康餐桌计划,让你放心吃!
- 天虹股份被深交所五连问,股价收“三连板”后大跌
- 谁是下一个九安医疗?“新冠概念”股市造富,伪概念股被爆炒成妖
- 长春高新股价进入下行通道 4个交易日里市值蒸发330亿元
- 没了薇娅竞争,李佳琦更贵了!全网最低价不复存在
- 罗永浩预告年后回归科技界,耗资6个亿的“真还传”要杀青了?
- 支撑高质量发展 21年北京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9%
- 地方经济年报陆续出炉 地方稳增长举措蓄势待发
- 工信部:针对中小企业发展再出纾困帮扶政策
- 流通领域首个五年规划出炉 加快资源要素流动
- 明明原价能买票,为何还要购买平台VIP
- 顺鑫农业预计2021年度净利润同比下降80.95%-73.81%
- 京东科技境外首次公开发行股份申请已获证监会接收材料 消息...
- 时隔一月 央行开展14天逆回购操作1500亿元
- IBM第四季度净利大涨72% 股价盘后一度飙升7%
- 连亏三年的唐德影视扭亏 去年净利预计1800万-2700万元
- 强监管下,芒果超媒致力转型能否延续高增长?
- 春节因素提振餐饮旅游板块 预制菜和冰雪游成新风口
- 保利、招商等合营子公司东莞招商启越房地产因虚假材料取得商...
- 海关严防境外疫情输入
- 滑雪如何规避风险?这份安全须知一定得告诉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