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蓬勃迎机遇 国际巨头竞相发力
产销刷新历史纪录、满意度直追燃油车、国际巨头竞相发力……在政策推进、市场需求等因素共同作用下,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迎来了巨大变化。在市场预期不断向好的背景下,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将如何发展,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全方位支持政策密集出台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日前在2020全球新能源汽车大会上表示,发展新能源汽车是全球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绿色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新时代中国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选择。
当下新能源汽车产业正进入加速发展的新阶段,因此今年国家先后出台了全方位的激励政策,如降低车企准入门槛、延长补贴政策期限、加快充换电站建设、充电优惠等,几乎覆盖了新能源汽车整个生命周期。
4月,工信部等四部门出台关于完善新能源汽车财政补贴政策的文件,将新能源汽车财政补贴政策延长到2022年,且2020年的财政补贴不退坡。6月,工信部出台政策修改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并行管理办法,明确了2021年至2023年新能源汽车积分比例要求,分别为14%、16%、18%,对具备节能减排优势的车型给予核算优惠,并修改了新能源汽车积分计算方法。
7月,工信部等三部门出台政策鼓励新能源汽车下乡,从2020年7月至12月在国内开展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参与活动车型售价最低不到3万元。企业还承诺在扣除国家购置补贴基础上,给予一定让利。除此之外,8月、9月、10月连续三个月,交通部、发改委、工信部、科技部、财政部等部门纷纷出台政策推进新能源汽车发展,包括加大新能源汽车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进一步放开市场、推动科技创新等。
今年10月,国务院正式发布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明确到202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占比达到25%左右。
除了中央层面的支持政策之外,各地方政府也纷纷出台政策,鼓励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北京市今年连续发布多项政策加快用车的电动化,并对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建设给予补助、加快培育燃料电池龙头企业。天津市也连续发布政策,加快推进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建设,推动电池回收产业发展。上海、河北、山西、内蒙古、浙江等地也纷纷出台政策,加大力度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进步。
业内专家表示,新能源汽车产业支持政策密集落地,力度进一步加大,尤其是政策的针对性更强,更加精准和细化,针对技术创新、基础设施建设、市场拓展等都提出了非常明确的措施和标准,这将很大程度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
市场接受程度不断提高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今年9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同比分别增长48%和67.7%,刷新了9月历史纪录。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不断拓展,新能源汽车产品也越来越成熟,市场接受程度也越来越高。
中国质量协会日前发布了2020年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用户满意度指数测评结果,新能源汽车满意度指数为78分,仅比燃油车低1分。其中,纯电动汽车用户满意度指数为78分,创下测评以来最高纪录,连续5年实现增长;电混动汽车用户满意度为80分,达到6年来最高水平。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已经开始由政策驱动向市场驱动过渡。除了最早进入新能源行业的传统自主品牌,外资品牌、合资品牌、造车新势力近年来也纷纷加入新能源阵营。随着市场竞争主体多元化,新能源汽车产品日益丰富,产品结构升级换代加快。新能源乘用车大型化、高端化趋势明显,产品竞争力显著增强,车辆续航里程基本都在400公里以上,智能化、网联化特征突出。
另外,新能源汽车保养相对简单,服务收费满意度明显高于燃油车。传统汽车企业和造车新势力都在推进互联网思维和数字化运营手段,贯穿售前、售中、售后全周期,这也为新能源汽车市场增长带来了助力。
中国质量协会发布的调查结果显示,2020年,纯电动汽车品牌形象同比提高2.7分,插电混动汽车同比提高1.6分。2020年中国新能源汽车感知质量为78.8分,同比提高1.2分。其中,纯电动汽车感知质量同比提高1.6分,插电混动汽车同比提高0.7分。
业内人士表示,新能源汽车满意度已经接近燃油车水平,但其忠诚度水平与燃油车相比仍有差距,新能源汽车企业应降低用户抱怨率和产品故障率,切实解决用户体验痛点问题。
未来仍是发展重点
工业和信息化部新闻发言人、运行监测协调局局长黄利斌日前表示,从近几个月的情况来看,汽车产业的恢复形势还是处于持续向好的状态,而未来汽车产业发展的重点仍然是新能源汽车。
随着常态化疫情防控成效的不断巩固,“六稳”“六保”措施发挥作用,经济发展的活力进一步增强,有利于广大民众的收入增长和消费信心提升,从而推动汽车消费的增长。据行业机构的预测,四季度我国商用车受投资拉动影响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态势,乘用车在相关促消费政策的带动下也将保持一定的增长。
同时,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下游有效沟通,电池、电机、电控等关键领域创新活跃、产品供给质量持续提升、消费者认可度日益提高,这些都为未来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然而,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也存在核心技术创新能力不强、基础设施建设仍显滞后、产业生态尚不健全等突出问题。
黄利斌表示,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发展,汽车与能源、交通、信息通信等领域加速融合,汽车产业进入百年未遇的大变革时代。新能源汽车发展迎来难得的历史机遇。如何应对挑战、抢抓机遇、推动产业发展再上新台阶,需要提前谋划、系统布局。
我国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已经形成了覆盖行业管理、推广应用、税收补贴、基础设施等不同层级的系统化政策体系。随着新能源汽车技术趋于成熟,产品、服务更加专业化,新能源车辆的应用范围更广、场景更多,应用价值逐步体现。
国资委商业发展中心主任刘颖霞表示,新能源汽车产业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是一个快速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随着国家政策对新能源汽车消费市场和应用端的引导、推动,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需求、潜力正在逐步释放。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日前表示,新能源汽车产业健康发展要坚定发展方向,加强部门间政策措施的协调和衔接。同时,要提高供给质量,围绕降低成本、提高安全等核心问题持续进行关键材料、单体电池、电池管理系统等技术攻关。再有就是进一步优化消费环境,提升公共领域车辆电动化水平,完善充换电、停车、过路过桥等优惠政策。
“未来将继续坚持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发展方向,深入实施发展新能源汽车国家战略,以融合创新为重点,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提升产业技术能力,构建新兴产业生态,完善基础设施体系,优化产业发展环境,推动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黄利斌说。(记者李志勇)
关键词: 新能源
您可能也感兴趣:
为您推荐
8家险企股权被挂牌转让,为何险企股权不再被追捧?
深圳最低工资标准调整为2360元/月 失业保险金为2124元/月
辽宁实施失业保险省级统筹 对缺口核定等作出详细规定
排行
最近更新
- 平安产险浙江分公司:中国平安发起保护华南虎公益行动
- 第五届金匠奖获奖榜单
- 镜外之境 国际当代摄影展”在遇见博物馆·in Space开展
- 榕树贷款以科技创新为本 助力金融数字化转型提速
- 深度回顾2021:创新+品质,欧恩贝打造消费者信赖国产奶粉品牌
- 瑞丰农商行去年营收增长10.5% 不良贷款率为1.25%
- 交通银行增资交银投资获监管批复 注册资本变更为150亿元
- 回顾8年的坚定和创新——木婉清集团的前世今生
- 开盖即饮零添加,木婉清能量饮产品新升级
- 减脂也想吃零食怎么办?看完木婉清健康餐桌计划,让你放心吃!
- 天虹股份被深交所五连问,股价收“三连板”后大跌
- 谁是下一个九安医疗?“新冠概念”股市造富,伪概念股被爆炒成妖
- 长春高新股价进入下行通道 4个交易日里市值蒸发330亿元
- 没了薇娅竞争,李佳琦更贵了!全网最低价不复存在
- 罗永浩预告年后回归科技界,耗资6个亿的“真还传”要杀青了?
- 支撑高质量发展 21年北京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9%
- 地方经济年报陆续出炉 地方稳增长举措蓄势待发
- 工信部:针对中小企业发展再出纾困帮扶政策
- 流通领域首个五年规划出炉 加快资源要素流动
- 明明原价能买票,为何还要购买平台VIP
- 顺鑫农业预计2021年度净利润同比下降80.95%-73.81%
- 京东科技境外首次公开发行股份申请已获证监会接收材料 消息...
- 时隔一月 央行开展14天逆回购操作1500亿元
- IBM第四季度净利大涨72% 股价盘后一度飙升7%
- 连亏三年的唐德影视扭亏 去年净利预计1800万-2700万元
- 强监管下,芒果超媒致力转型能否延续高增长?
- 春节因素提振餐饮旅游板块 预制菜和冰雪游成新风口
- 保利、招商等合营子公司东莞招商启越房地产因虚假材料取得商...
- 海关严防境外疫情输入
- 滑雪如何规避风险?这份安全须知一定得告诉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