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质时代来临市场难打价格战 20元以下低端酒走向末路?
原标题:【微酒独家】低端光瓶酒为何“枯萎”?
年关将近,白酒市场迎来了“狂欢季”。以茅台为首的高端酒量价齐升,折射出了酒业的结构性繁荣。然而,微酒记者在市场走访中却发现,在20元以下的低端酒市场,尤其是低端光瓶酒市场,其状况却殊不乐观。
“低端酒在口味上没有门槛,同质化竞争的结果只能是价格战。”某邛崃酒企负责人这样对微酒记者说道。
一场秋雨一场凉,低端光瓶酒似乎正在走向末路。
“酒精酒”的没落
低端光瓶酒的转折点,很大程度上源自于8年前国家食药监局发布的一则通知。
2013年,国家食药监局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白酒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文规定要严格规范白酒标签,使用食用酒精勾调的白酒(液态法白酒),其配料表必须标注食用酒精、水和使用的食品添加剂,不得标注原料为高粱、小麦等。
“10元及以下价位的光瓶酒,基本上都是用食用酒精串蒸或勾调出来的,在‘通知’发布之前,这些产品在标签上普遍标注的是水、高粱、小麦、大米等配料。”某绵竹酒企负责人说道。
“许多低端酒的消费者是分辨不出食用酒精酒和纯粮固态酒的区别的。他们也没有闲心去较真打官司。因此,很多小企业抱着‘民不举,官不究’的侥幸心理,把食用酒精酒包装成纯粮酿造,牟取暴利。”该负责人补充道。
而在国家食药监局下发“通知”后,低端光瓶酒市场迅速进入了洗牌期。
虽然低端酒消费人群对品质和口感的要求不高,但对“酒精酒”这三个字还是很在意的。虽然食用酒精酒也能达到相应的食品安全级别,但由于此前的一系列事件及舆论引导,消费者已经形成了固有的意识倾向,“酒精酒”的退场难以避免。
图片
壮士断腕,升级求生
微酒记者在走访中发现,近年来,低端光瓶酒市场中霸主品牌正在逐渐减少投入,似有壮士断腕的意味。
“我们公司也有高端和中高端的品牌,减少低端资源的配置,一方面是优化市场投入,另外一方面也有转型的打算。”某知名低端光瓶酒品牌的业务员这样说道。据微酒记者了解,2020年,该公司在人员数量、促销政策、市场监管等方面都大幅减少了投入。
这名业务员告诉微酒记者:“我们不是不努力,但一来品质拼不过竞品,二来利润太低没激情,三来形象固化升级难。经销商不愿意卖,消费者不愿意买,我们也很盼望升级转型。”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酒业协会公开数据显示:2015-2019年,白酒产销量基本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五年间共计减少1686.3万千升,降幅为25.6%。
产销量减少的背后,体现着市场供需关系和消费需求的变化。在消费升级和购买力提升的背景下,低端光瓶酒自然首当其冲。
2020年前11个月,规模以上白酒企业总数为1040家,亏损企业170家,亏损面达到16.35%,累计亏损13.81亿元,同比增长64%。
有行业人士透露道:“这里面的亏损企业,大部分是以低端酒为主销产品的企业,其中不乏以低端光瓶酒为主销的省市级酒企。”
该行业人士认为:低端光瓶酒主要以招商汇量为主,市场整体蛋糕在缩小,有规模优势、成本优势、渠道优势的品牌很容易蚕食其他品牌的地盘,因此分化效果非常明显。预计5年后,低端光瓶酒市场占有率会比现在缩小一半以上。
“低端光瓶酒本来利润就薄,对于没有竞争优势的企业来说,要么转型,要么壮士断腕。”他说道。
品质时代,“低端”重定义
然而,低端光瓶酒市场的下滑并不代表着低端光瓶酒将退出历史舞台。
有业内专家预测道:“5年后,低端光瓶酒大单品的门槛可能会提升到30元/瓶。随着社会的进步,白酒的品质价值将逐渐回归,低端光瓶酒会在价格轴找到新的坐标。”
回顾近十年来的发展,从深度调整到结构性繁荣,中国白酒基本实现了对消费者的基础教育和宣传,除了低端酒,“概念酒”、“包装酒”、“签名酒”等也黯然失色。这折射出了消费者对于品质、传统、文化的追求,白酒行业也因此而迎来了“品质时代”。
品质时代的表现,就是品质价值的回归。在迎合新消费趋势这条路上,十亿级以上单品中的尖庄和玻汾,都给出了高质量发展的典型案例。
“高品质打败低品质,高价格打败低价格是行业的真理。”上述邛崃酒企负责人认为,对于低端光瓶酒来说,价格的提升将直接导致利润的提升,一方面,较高的价格能够满足企业对高品质白酒生产成本的需要;另一方面,较高的价格也能满足较高的市场投入,用以提振商家的经销热情和优化消费者的消费体验,从而最终形成正向循环。
除此之外,茅台所打开的高端酒价格天花板,也助推着次高端、中高端价格带的不断上移,进而让低端光瓶酒的门槛水涨船高。
微酒记者注意到,除了市场量价下滑之外,低端光瓶酒当前已经出现在社区团购平台,其价格大大低于餐饮、商超、便利店的零售价,对于所涉及的品牌来说,这显然不是一个好的信号。
您可能也感兴趣:
为您推荐
8家险企股权被挂牌转让,为何险企股权不再被追捧?
深圳最低工资标准调整为2360元/月 失业保险金为2124元/月
辽宁实施失业保险省级统筹 对缺口核定等作出详细规定
排行
最近更新
- 促进内外贸一体化发展 引导更多企业走一体化经营道路
- 还在纠结凯锐思和花丢丢猫咪沐浴露哪个好?不妨看看测评结果!
- 七鲜超市业绩逆势增长 进一步聚焦中高端用户
- 平安产险浙江分公司:中国平安发起保护华南虎公益行动
- 第五届金匠奖获奖榜单
- 镜外之境 国际当代摄影展”在遇见博物馆·in Space开展
- 榕树贷款以科技创新为本 助力金融数字化转型提速
- 深度回顾2021:创新+品质,欧恩贝打造消费者信赖国产奶粉品牌
- 瑞丰农商行去年营收增长10.5% 不良贷款率为1.25%
- 交通银行增资交银投资获监管批复 注册资本变更为150亿元
- 回顾8年的坚定和创新——木婉清集团的前世今生
- 开盖即饮零添加,木婉清能量饮产品新升级
- 减脂也想吃零食怎么办?看完木婉清健康餐桌计划,让你放心吃!
- 天虹股份被深交所五连问,股价收“三连板”后大跌
- 谁是下一个九安医疗?“新冠概念”股市造富,伪概念股被爆炒成妖
- 长春高新股价进入下行通道 4个交易日里市值蒸发330亿元
- 没了薇娅竞争,李佳琦更贵了!全网最低价不复存在
- 罗永浩预告年后回归科技界,耗资6个亿的“真还传”要杀青了?
- 支撑高质量发展 21年北京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9%
- 地方经济年报陆续出炉 地方稳增长举措蓄势待发
- 工信部:针对中小企业发展再出纾困帮扶政策
- 流通领域首个五年规划出炉 加快资源要素流动
- 明明原价能买票,为何还要购买平台VIP
- 顺鑫农业预计2021年度净利润同比下降80.95%-73.81%
- 京东科技境外首次公开发行股份申请已获证监会接收材料 消息...
- 时隔一月 央行开展14天逆回购操作1500亿元
- IBM第四季度净利大涨72% 股价盘后一度飙升7%
- 连亏三年的唐德影视扭亏 去年净利预计1800万-2700万元
- 强监管下,芒果超媒致力转型能否延续高增长?
- 春节因素提振餐饮旅游板块 预制菜和冰雪游成新风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