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地非本人订单屡次发生 警惕非法“代叫”业务
今天是国际消费者权益日,伴随着一年一度的“3·15”,我们的生活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从过去在实体商户买到假冒伪劣商品,遭遇无良商家,到电商时代、电车时代遇到新的问题,消费者维权的范围在不断扩大,但是与品牌方相比,由于信息不透明、取证难、技术壁垒等原因,消费者相对弱势的地位仍然没有改变。北京青年报记者就近期发生的热点维权事件展开调查,希望在公众消费升级的同时,人身、财产、个人信息安全得到保护,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需求。
2月28日下午,家住黑龙江省伊春市的李先生发现,自己的滴滴App内出现了一笔广州的非本人异地大额订单,要求自己支付359.07元的车费。在反馈客服无果后,滴滴方面坚称系统没有问题,李先生仍然需要支付相关大额订单的车费。
北京青年报记者调查发现,遭遇这种非本人异地大额订单情况的滴滴用户并非李先生一人,一些用户的企业行程被自动扣款,导致损失;一些用户投诉无果,也无法继续使用滴滴账号。有业内人士爆料,李先生的账号可能被盗,被“代叫”拦截验证码使用后弃号。目前,李先生的事情仍未解决。
人在东北坐,滴滴订单从广东发来
“2月28日下午,我接到莫名其妙的电话,是滴滴提醒我确认下车、注意安全,但我自己在家并没有叫滴滴。打开了滴滴App,发现两个订单并不是我操作的,而且我本人和亲朋好友都没有在广东的,却出现了一笔359.07元的订单。还有一笔没有开始的订单,我就立刻取消了。”李先生告诉北青报记者,当时自己正在黑龙江省伊春市的家中,对这笔订单很疑惑。
李先生的滴滴App显示,2月28日16:09,一笔滴滴订单从广州市地王唐宴酒楼出发至黄浦区广州商学院,全程104.4公里,时长110分钟,最终订单总额359.07元。
李先生说,自己已经有一个多月没有使用滴滴App了,最后一次使用是在1月27日的山东省蓬莱市。自己当天打车至机场后,就已经回到黑龙江老家,因自己有车便再未使用滴滴,行程卡或是任何出行记录均可以证明自己根本没有去过广东。
他还表示,自己的手机号码在2018年开始使用,滴滴账号也并非最新注册,所以不可能是原号主误用。
滴滴建议用户找第三方确认账户安全
“我认为我的隐私已经被滴滴泄露了,所以我不应该支付这笔费用,我需要他们给我取消这笔订单。”李先生说,当天他就联系了滴滴的客服,客服称需要向上级反馈,随后告知账户正常,需要继续支付订单。
李先生再三联络滴滴方面,并进行申诉,要求平台联系司机调取录音录像,查看当天订单状态。不过,滴滴方面给出的反馈是:“申诉失败,建议联系第三方确认账户安全。”客服表示,第三方软件是与滴滴绑定的其他平台,李先生表示,自己只绑定了微信,目前已解绑。
“滴滴没有对我的账号进行好的、安全的保护措施,我在非常用地发生这么一大笔订单,滴滴也没有给我发验证码、打电话确认。”李先生表示,在这一事件中,自己没有做错任何事情,同时自己也是受害方,因此对滴滴的解决方案很不满。
异地非本人订单屡次发生
李先生的遭遇并非个案,调查中,还有更多用户表示遇到了类似事件。早在一年多前,就有类似事件发生。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异地非本人订单中,订单均以大额为主,大多超过100元,一些达到500多元,还有一些是跨城订单。
家住浙江杭州的唐女士也在近期连续遭遇了两次这样的事情。她说,第一次发现一笔广东东莞的订单,300多元,当时处于未支付状态,自己投诉后,客服帮助取消了该笔订单;不过又过了几天,自己所在的公司“企业滴滴”的管理员在后台发现有一笔来自广东的180元的异常订单,且这一订单已经被公司账户直接支付,再次投诉无果。
对此,滴滴方面给出的解决方案也是“升级账号安全等级”,不过唐女士对此并不满意。此外,由于她将部分资金充值到了企业滴滴账户中,并已开具发票,因此退回剩余部分手续繁琐。她表示:“用完账户里的钱就不再使用滴滴了。”
提醒
警惕非法“代叫”业务
非本人异地大额订单都是来自哪里呢?一位业内人士透露,李先生、唐女士等的订单,或许来自于滴滴“代叫”业务。
目前,在包括闲鱼、小红书等平台上,存在着大量的“滴滴代叫”广告。这些代叫声称,只需要将行程的起点和终点截图发送给他们,就可以以5折甚至更低的折扣打到滴滴快车。
滴滴代叫如何能以这么低的折扣叫到车呢?北青报记者了解到,滴滴代叫是利用了平台先乘车、下车后才付费的交易规则,不断注册新的手机号码开通滴滴服务,在乘客下车后拒绝付费而后弃用号码,最终将乘客支付的车费全部收入自己囊中。
北青报记者尝试发现,代叫在接码平台购买一个手机号,点击发送验证码,在接码专用QQ群内,群主会发送验证码,其他人全部被禁言。输入验证码后,即可利用该账号在滴滴App内叫车。如需再次登录,只需要开启手机飞行状态,并切换新的账号即可。
李先生和唐女士很可能是他们的手机号码被接码平台利用,登录滴滴账号的验证码被拦截,从而被“代叫”用来替他人叫车而最终拒绝支付并弃用。
可以看到,“代叫”的黑产模式至今已有3年。不过至今,这一模式依然大行其道,不少用户也因被黑产伤及而影响到自己的隐私和财产安全,滴滴则至今仍未给出他们一个答案。本组文/本报记者 温婧
您可能也感兴趣:
为您推荐
8家险企股权被挂牌转让,为何险企股权不再被追捧?
深圳最低工资标准调整为2360元/月 失业保险金为2124元/月
辽宁实施失业保险省级统筹 对缺口核定等作出详细规定
排行
最近更新
- 我国手游玩家人均氪金344元,你有花钱吗?
- 2021年广东GDP总量破12万亿 或闯入“世界前十”
- 百利好2022年 恭贺新春 福虎献瑞
- 促进内外贸一体化发展 引导更多企业走一体化经营道路
- 还在纠结凯锐思和花丢丢猫咪沐浴露哪个好?不妨看看测评结果!
- 七鲜超市业绩逆势增长 进一步聚焦中高端用户
- 平安产险浙江分公司:中国平安发起保护华南虎公益行动
- 第五届金匠奖获奖榜单
- 镜外之境 国际当代摄影展”在遇见博物馆·in Space开展
- 榕树贷款以科技创新为本 助力金融数字化转型提速
- 深度回顾2021:创新+品质,欧恩贝打造消费者信赖国产奶粉品牌
- 瑞丰农商行去年营收增长10.5% 不良贷款率为1.25%
- 交通银行增资交银投资获监管批复 注册资本变更为150亿元
- 回顾8年的坚定和创新——木婉清集团的前世今生
- 开盖即饮零添加,木婉清能量饮产品新升级
- 减脂也想吃零食怎么办?看完木婉清健康餐桌计划,让你放心吃!
- 天虹股份被深交所五连问,股价收“三连板”后大跌
- 谁是下一个九安医疗?“新冠概念”股市造富,伪概念股被爆炒成妖
- 长春高新股价进入下行通道 4个交易日里市值蒸发330亿元
- 没了薇娅竞争,李佳琦更贵了!全网最低价不复存在
- 罗永浩预告年后回归科技界,耗资6个亿的“真还传”要杀青了?
- 支撑高质量发展 21年北京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9%
- 地方经济年报陆续出炉 地方稳增长举措蓄势待发
- 工信部:针对中小企业发展再出纾困帮扶政策
- 流通领域首个五年规划出炉 加快资源要素流动
- 明明原价能买票,为何还要购买平台VIP
- 顺鑫农业预计2021年度净利润同比下降80.95%-73.81%
- 京东科技境外首次公开发行股份申请已获证监会接收材料 消息...
- 时隔一月 央行开展14天逆回购操作1500亿元
- IBM第四季度净利大涨72% 股价盘后一度飙升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