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保黑产、违规搭售侵犯消费者权益,保险业仍需筑牢防火墙
又逢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近年来,银保监会致力于银行保险市场乱象整治,持续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力度,譬如按季度通报保险消费投诉情况,不定期通报侵害消费者权益典型案例,警钟长鸣。
2020年,“退保黑产”一度引发行业强烈关注,代理退保从原先的零散分布转为公司化运作,非法团队以牟取私利为目的,一来扰乱行业秩序,二来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警示行业应当加强管控、查漏补缺。
业内专家指出,从消费者角度来考虑,除了销售端的销售误导需要加强规范外,理赔端也应当引起重视,保险公司应当做到“不惜赔”、“应赔尽赔”,各级监管部门强监管、重处罚,给予保险公司震慑,通畅消费者维权渠道。
步步排雷,监管、保险公司联手打击“退保黑产”
近两年来,“退保黑产”事件让监管和保险公司头疼不已,不仅扰乱保险市场正常经营秩序,更严重损害了保险消费者合法权益。
这类代理小团伙形成较稳定的违法犯罪组织,“代理退保”骗局屡禁不止,究其原因在于背后巨大利益链。从常见手法来看,先是冒充监管部门工作人员或保险公司人员或以“与监管部门合作”“有内部资源”等名义,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进行虚假宣传。
谎称消费者所购保险产品“存在欺诈行为,已有多名消费者投诉”或“继续持有保单将蒙受经济损失”等,怂恿不明真相的消费者退保,甚至诱导消费者退旧投新,以赚取佣金。
谎称可以协助消费者“全额退保”,诱导投保人签署包含不平等条款的代理服务协议,缴纳高额定金或签订高额欠款协议,提供身份证、银行卡、保单、电话号码等涉及消费者隐私的敏感信息。阻止消费者与监管部门、保险公司沟通,试图切断消费者正常维权通道。
业内人士介绍,不理性退保对于消费者而言,至少隐藏三种风险,一是失去正常保险保障风险,消费者退保后丧失了风险保障,未来再次投保时,由于年龄、健康状况的变化,可能将面临重新计算等待期、保费上涨甚至被拒保的风险;二是资金受损或遭受诈骗风险;三是个人信息泄漏风险。
2020年4月,银保监会发布相关风险提示,警示消费者警惕“代理退保”的风险隐患,根据自身需求谨慎办理退保,依法理性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不受侵害。各地派出机构也陆续发布了相关业务的风险提示,提醒消费者认清产品实质,提示了“代理退保”的潜在风险,以维护消费者权益。同时,派出机构加强与当地公检法等司法部门,市场监管、网络监督等部门联动合作,共同打击诈骗、非法获取个人信息等违法犯罪行为。
需要警示的是,这类现象频频造成多方利益受损,也折射出保险行业需要自我修正,弥补漏洞。
“首先,退保黑产肯定是不道德的,以赚取佣金利益为目的,但也给保险公司提出更深层次的要求,是否管理不善,存在缺点和漏洞,才给不法分子可乘之机”,上海财经大学金融保险研究所所长粟芳对蓝鲸保险分析指出。保险公司应当承担起管理的主体责任,加强对投保人投保前的风险教育,加强内部人员管理,严格监控退保流程操作,筑牢针对“代理退保”骗局的防火墙。
中国太保寿险上海分公司副总经理周燕芳对此建议,行业应当加强对保险行业恶意退保的管控。制度方面,在相关法律法规中,对专业代理投诉、代理退保并以此牟利的团体和代理人进行明确约束和规范。政策方面,进一步建立、健全多方调解机制,为消费者提供更多的维权途径。监管方面,开展专项整治工作,严厉打击此类产业链及团伙;同时对正常保险投诉和恶意代理投诉按照科学标准加以区分,经核查确为恶意代理投诉的,应从投诉考核指标中予以扣除,以堵塞职业代理投诉牟利的政策漏洞,保护保险公司和保险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优化理赔环节,保险公司应赔尽赔快赔
除了外部违法违规活动导致消费者权益受侵害问题,行业内部的一些问题同样值得关注。包括销售端、理赔端以及产品本身。
举例来看,近日,浙江省消保委开展保险合同点评,点名四大侵害消费者权益的问题,此次点评主要针对消费者常见的保险种类,含医疗险、重疾险、车险三大类,共收集保险合同146份,随机抽取20份保险合同予以点评,发现被抽取的合同条款均存在涉嫌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问题。
其中,医疗险涉及太平人寿、人保寿险、新华人寿等10家险企产品,重疾险涉及华泰人寿、平安健康、信泰人寿等7家险企产品,车险涉及国泰财险、太保财险等3家险企产品。从上述抽取的保险合同来看,主要存在四大类突出的问题,包括单方加重被保险人的责任;规避、减轻保险公司的责任;重要条款未进行显著提示;专业术语晦涩难懂。
据悉,针对此次保险合同格式条款点评发现的问题,浙江省消保委将会同有关部门对相关保险公司进行约谈,敦促相关企业进行整改,切实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在销售端,此前较为突出的网络平台“搭售”“捆绑销售”意外险等行为已得到良好整治。此外,针对互联网保险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问题爆发式增长的情况,2020年6月,银保监会印发了《关于规范互联网保险销售行为可回溯管理的通知》,进一步规范互联网保险销售行为。
购买完保险后,消费者最为关心的,则是出险之后能否得到快速有效的理赔服务。
“在与保险公司往来的过程中,消费者多处于弱势,相关知识、专业能力有限,比如在理赔方面,保险公司的自由裁量权较大,也存在消费者理赔难问题。而维权道路费时费力费钱,更严重的是会对保险公司乃至行业产生极其恶劣的印象,由理赔引发的相关投诉事件比比皆是”,粟芳从理赔角度指出,保险公司在理赔方面还有相当改进空间,尤其是人身险、健康险领域,保险公司应当做到“不惜赔”、“应赔尽赔”,在确保经营效益的前提下,承担好社会责任。
粟芳建议,各级监管部门也应当继续强化重视理赔问题,强监管、重处罚,对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行为,给予保险公司震慑,通畅消费者维权渠道。
行业也在同步努力,加强对消费者的权益保护。蓝鲸保险关注到,近期,不少保险公司开展“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教育宣传周活动,开展金融知识普及,增进引导消费者树立理性投资、价值投资观念,充分维护消费者权益。同时,加快普及金融消费者的八大权益,广泛开展消费风险提示,畅通“电、网、信、访”四位一体的维权渠道,提升依法理性维权意识和能力,提高消费者安全意识和安全感。
您可能也感兴趣:
为您推荐
8家险企股权被挂牌转让,为何险企股权不再被追捧?
深圳最低工资标准调整为2360元/月 失业保险金为2124元/月
辽宁实施失业保险省级统筹 对缺口核定等作出详细规定
排行
最近更新
- 我国手游玩家人均氪金344元,你有花钱吗?
- 2021年广东GDP总量破12万亿 或闯入“世界前十”
- 百利好2022年 恭贺新春 福虎献瑞
- 促进内外贸一体化发展 引导更多企业走一体化经营道路
- 还在纠结凯锐思和花丢丢猫咪沐浴露哪个好?不妨看看测评结果!
- 七鲜超市业绩逆势增长 进一步聚焦中高端用户
- 平安产险浙江分公司:中国平安发起保护华南虎公益行动
- 第五届金匠奖获奖榜单
- 镜外之境 国际当代摄影展”在遇见博物馆·in Space开展
- 榕树贷款以科技创新为本 助力金融数字化转型提速
- 深度回顾2021:创新+品质,欧恩贝打造消费者信赖国产奶粉品牌
- 瑞丰农商行去年营收增长10.5% 不良贷款率为1.25%
- 交通银行增资交银投资获监管批复 注册资本变更为150亿元
- 回顾8年的坚定和创新——木婉清集团的前世今生
- 开盖即饮零添加,木婉清能量饮产品新升级
- 减脂也想吃零食怎么办?看完木婉清健康餐桌计划,让你放心吃!
- 天虹股份被深交所五连问,股价收“三连板”后大跌
- 谁是下一个九安医疗?“新冠概念”股市造富,伪概念股被爆炒成妖
- 长春高新股价进入下行通道 4个交易日里市值蒸发330亿元
- 没了薇娅竞争,李佳琦更贵了!全网最低价不复存在
- 罗永浩预告年后回归科技界,耗资6个亿的“真还传”要杀青了?
- 支撑高质量发展 21年北京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9%
- 地方经济年报陆续出炉 地方稳增长举措蓄势待发
- 工信部:针对中小企业发展再出纾困帮扶政策
- 流通领域首个五年规划出炉 加快资源要素流动
- 明明原价能买票,为何还要购买平台VIP
- 顺鑫农业预计2021年度净利润同比下降80.95%-73.81%
- 京东科技境外首次公开发行股份申请已获证监会接收材料 消息...
- 时隔一月 央行开展14天逆回购操作1500亿元
- IBM第四季度净利大涨72% 股价盘后一度飙升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