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乡置业有风险,“上车”需谨慎
“返乡置业”在新一线及二三线楼市正成为一股重要力量。面对大城市较高的购房租房成本,婚育、养老和改善居住条件的现实需求等,是努力在工作地购房还是返回家乡购买更加舒适的住房?这成为许多人眼前的一道选择题。
日前,贝壳研究院发布《2021返乡置业报告》,描绘出返乡置业人群在购房意愿、产品偏好、城市选择等方面的行为特征。返乡置业的主力是哪些居民?人们在返乡置业时都有什么考虑?已经返乡置业的人后悔了吗?让我们来听听“上车”和准备“上车”的人怎么说。
刚需支撑足,“90后”成主力
返乡置业,多数业主没有太多犹豫。
“我从没想过在一线城市买房。房价高,收入很难承受,不如在老家买,早买早享受。”林忠是广西桂林人,今年35岁,一直在广州打工。他和妻子育有一个男孩,在老家县城上幼儿园,为方便孩子上学,夫妻二人在桂林市区买了一套期房,明年即将交付。
王晓海家住安徽农村,年近六旬,常年在上海打工。前些年,王晓海拿出多年积蓄帮儿子、儿媳出了首付,在合肥购置一套使用面积100余平方米的商品房。最近,在北京工作的女儿、女婿也在考虑回合肥买房。“儿子本身就在省会发展,买了房,我和老伴也可以过去帮忙带孙子。”王晓海说。
“我认为应该先‘上车’再‘找座’。”姜洁是“90后”,研究生毕业后在深圳一家金融机构工作,去年她回到四川老家,在成都买了一套两居室的精装修商品房。“我不后悔在老家‘上车’,毕竟深圳房价太高。新房其实到现在也没去过几次,已经租出去了。将来年纪大了,我回到家乡还有个退路,老人到成都养老、带娃也有住处。”姜洁说。
哪些人在返乡置业?根据贝壳研究院的调查,超四成受访者计划返乡置业,“90后”、已婚、中等收入群体成为返乡置业主力。
为什么要返乡置业?调查显示,“90后”返乡置业的一个主要原因是考虑未来回家乡发展的需要,提前购房“留好退路”;同时,“90后”群体资金积累相对不足,在面对工作城市高房价和购房门槛时,家乡或省会城市较低的房价、优惠的人才政策吸引力更强。“80后”群体中,有返乡置业意愿的受访者占比84.9%,主要原因是为了改善家人的居住生活条件,且“80后”普遍关注子女的教育问题,45.4%受访者返乡置业的目的是方便子女获得优质教育。
专家认为,一线城市高房价的“挤出效应”,是不少人返乡置业的重要因素。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2020年底发布的《中国住房发展报告(2020-2021)》指出,一线城市房价水平大幅领先其它城市,房价涨速同样领先,与二三线城市二手住宅销售价格的分化态势逐步扩大。此外,一线城市住房租赁价格上涨趋势也在进一步延续,租赁市场供需矛盾仍在持续。“一线城市适合年轻人奋斗,机会多,但买房租房成本太高了。”王晓海的儿子这样对记者说。
改善需求大,地段受重视
哪些城市最受返乡置业者青睐?
调查显示,返乡置业多数不是返回老家的县城乡镇或中小城市,新一线、省会城市对返乡置业者最有吸引力。
贝壳研究院的报告表明,返乡置业热门意向城市前10名均为新一线城市,其中成都成为返乡置业人群首选地,杭州、武汉、长沙与郑州也挤进榜单前五。除了一线城市的高房价,新一线城市经济快速发展带动就业机会增加、人才引进政策的吸引力、交通网络缩短出行市场等,都使新一线城市成为返乡置业的热门地。
新一线及二三线城市的房价,比北上广深低了不少,但住房总价也很可观。房款怎么筹集?父母支持、个人积蓄、置换套现……置业者往往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父母全部或部分支持是年轻人返乡置业资金来源的主流。研究显示,近六成受访者需要父母出资支持,38.4%的受访者购房资金部分来自父母。“90后”依靠父母置业的比例更高,高出“80后”近17个百分点。
除了被刚需驱动为主的“90后”置业者,“80后”及更年长的人群也是返乡置业的重要组成。研究显示,他们参加工作较早,经济实力较强,以改善型需求为主,资金来源也更多来自个人积蓄或房产置换。
“换房时,不少家人和朋友都很不理解。”北京市民张成是一位企业经营者,今年50多岁。几年前独生子从北京某高校毕业后,决定到外地发展,张成便卖掉了位于北四环的三居室,在远郊区置换了一套联排别墅,并在妻子老家省城买了房。“原来的房子楼龄老、面积小,学区和物业服务都一般。孩子已经工作,我奋斗了一辈子也该享受享受了。”张成介绍,自己酷爱钓鱼,新房附近有面积较大、准许钓鱼的水域,和钓友们切磋更方便。“年纪再大了,我就去我爱人老家养老,北京的房留给儿子。”张成说。
返乡置业人群最看重房子的哪些特质?
研究显示,除了满足自住刚需外,返乡置业人群最重视住房的升值潜力。据调查,返乡置业最看重地段位置和保值增值潜力的受访者分别占比52.3%和40.8%,商超配套设施、公共健身设施与儿童游乐设施也是返乡置业人群普遍看中的因素。此外,近七成受访者倾向于选择购买已经装修好的住房。
置业有风险,“上车”需谨慎
相比一线城市,二三四线城市房价增速相对平缓。国家统计局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2月份,4个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销售价格环比分别上涨0.5%和1.1%;31个二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销售价格环比均上涨0.4%,35个三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销售价格环比分别上涨0.3%和0.2%。
《中国住房发展报告(2020-2021)》分析,当前置业仍存在四类热门区域:一是还存在住房短缺的人口集中流入地区,包括大都市圈和城市群的次中心和周边城市;二是人口众多、经济发达的二线城市及周边区域城市;三是人口众多、经济发展快速和快速交通沿线的中西部三四线城市;四是拥有独特的环境、文化、旅游、休闲与养老资源的城市。
不过,返乡置业也有风险。专家指出,如果是在熟悉的地方购房、用于家人或自己将来自住没太大问题,但如果出于投资的想法或者被一些概念所吸引,则需谨慎。
46岁的云南人李建国大学毕业后就在北京工作,如今事业有成,在省内一座旅游城市购买了一套两居室的住房。“买房的时候有点草率了。本想用于冬天避寒,但我在北京多年,全家人已经适应了北方的气候,没暖气的房子冬天待不住,一年也住不了几天,现在只好出租。”李建国说。
“不能只看房市的短期波动,头脑一热就上车。特别是在人口流出的城市,买房要慎重。”高鸣老家在黑龙江省一座三线城市,他在北京某部委工作,做返乡置业决策时较为慎重。高鸣分析,在一些人口增长低迷甚至出现人口负增长的地区,房市缺乏中长期需求支撑。“不能光图房价便宜,也要考虑刚需。”高鸣说。
返乡置业应如何规避风险?有关专家指出,应注意四类风险区域,即城市群以外的收缩型城市和城镇、资源枯竭城市、欠发达的四五线及以下城镇、边境偏远城市。
《中国住房发展报告(2020-2021)》预计,2021年中心城市、都市圈和城市群楼市复苏较好甚至有可能出现过热,其他城市复苏较慢,分化可能有所扩大。此外,返乡置业者回中小城市和县城购房,也存在升值潜力低、转手变现难、配套设施差等风险。
记者:汪文正
您可能也感兴趣:
为您推荐
8家险企股权被挂牌转让,为何险企股权不再被追捧?
深圳最低工资标准调整为2360元/月 失业保险金为2124元/月
辽宁实施失业保险省级统筹 对缺口核定等作出详细规定
排行
最近更新
- 万里股份“神操作”:溢价11倍买入资产亏损出售
- “PPT造车鼻祖”游侠汽车董事长卫俊被冻结4500万股权
- 晋商消费金融合作的助贷平台立案,用户称还款不被认帐
- 一加10 Pro实测:外形辨识度高、押注游戏“稳帧”
- 脱掉K-9包袱节流减员,新东方在线驶向新“东方”
- 青海春天一字跌停,2021年预亏超2.65亿或将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 金地集团子公司东莞金展房地产因虚假材料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被罚
- 帮助中小企业纾困解难,工信部明确这些举措!
- 机构:2021年126家房企参与收并购 交易金额同比增长21.3%
- 营收净利双降,沃华医药用九成利润给股东“发红包”
- 东莞保越实业因虚假材料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被罚 其系保利、...
- 天津积分落户新政:取消年度落户数量限制
- 五粮液集团实现营收1400亿元
- 瑞尔集团再递表港交所:连续三年亏损 淡马锡持股10.88% 43...
- 发改委给高耗能企业定KPI:冬奥会用的神奇绿电,要引入碳交易
- 帕金森病治疗创新设备获批上市
- 比亚迪:2021年94名员工因不廉洁、严重违规被查处
- 国家药监局:蒲地蓝消炎片、红花逍遥片转为非处方药
- 春节食用饺子 挑选储存有哪些讲究?
- 我国手游玩家人均氪金344元,你有花钱吗?
- 2021年广东GDP总量破12万亿 或闯入“世界前十”
- 百利好2022年 恭贺新春 福虎献瑞
- 促进内外贸一体化发展 引导更多企业走一体化经营道路
- 还在纠结凯锐思和花丢丢猫咪沐浴露哪个好?不妨看看测评结果!
- 七鲜超市业绩逆势增长 进一步聚焦中高端用户
- 平安产险浙江分公司:中国平安发起保护华南虎公益行动
- 第五届金匠奖获奖榜单
- 镜外之境 国际当代摄影展”在遇见博物馆·in Space开展
- 榕树贷款以科技创新为本 助力金融数字化转型提速
- 深度回顾2021:创新+品质,欧恩贝打造消费者信赖国产奶粉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