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龙再冲辣条第一股,已经通过港交所聆讯
“辣条一哥”卫龙再次向自己的“上市梦”发起了冲刺。11月15日,北京商报记者从港交所获悉,卫龙已经通过了港交所聆讯。而“辣条第一股”这个梦想,卫龙早在半年前就已经尝试过,于今年5月12日第一次向港交所递交了招股书,不过,该招股书此前已“失效”。
在业内人士看来,通过聆讯意味着卫龙成为“辣条第一股”只剩下时间问题,但上半年净利润下降使得上市后的卫龙盈利能力有一丝不确定性。更新后的招股书显示,2021年上半年卫龙净利润为3.58亿元,同比下降2.53%。叠加卫龙存在的食品安全问题,以及三只松鼠、良品铺子等品牌的挤压,卫龙能否借资本市场更进一步还很难说。
增收不增利
一根辣条背后,究竟有着多大一盘生意?
11月15日,北京商报记者从港交所获悉,卫龙已经通过了港交所聆讯。
这并不是卫龙首次提交招股书,今年5月12日,卫龙就曾向港交所提交招股书,不过按照港交所主板上市规则,申请企业递表时间超过6个月未获批,其招股书就会自动呈现失效状态。这次是卫龙在失效前最后一天即11月12日再次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此次从递表到通过上市聆讯只用了两天时间。
值得注意的是,已通过上市聆讯的卫龙上半年业绩出现了下滑。更新版招股书显示,2021年上半年,卫龙实现收入23.03亿元,较2020年同期的18.87亿元增长22.06%;净利润为3.58亿元,较2020年同期的3.67亿元减少2.5%;净利率也由2020年6月30日止6个月的19.4%降至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6个月的15.5%。
对于业绩下滑,卫龙在招股书中解释称,“主要由于若干主要原材料的采购价格上涨,运营成本的增加,包括分销及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前者主要是因公司销售团队扩大、广告费用增加;后者主要是由于管理人数量的增加”。
卫龙增收不增利背后与其毛利率下滑不无关系。数据显示,2018年、2019年、2020年和2020年前6个月以及2021年前6个月,卫龙的毛利率分别为34.7%、37.1%、38%、37.5%以及36.9%,其中2018-2020年呈增长态势,而2021年上半年则同比减少约0.9%。
在香颂资本董事沈萌看来,净利润和净利率下降说明企业销售的盈利能力降低。目前,辣条的热度开始出现缓慢下滑,疫情下的消费需求也有所减弱,叠加原材料和生产成本增加不可避免会影响“辣条一哥”卫龙的盈利能力。
官网信息显示,卫龙由刘卫平和刘福平于2001年在河南漯河创办,2003年,公司申请卫龙商标。据了解,除了拳头产品卫龙辣条外,卫龙旗下产品还包括面制品、豆制品、魔芋制品、蔬菜制品四大类几十种产品,还着重打造旗下第二大明星单品——魔芋爽,并进入卤制品、海味素菜等细分市场。
内忧外患
通过聆讯,卫龙距离“辣条第一股”越来越近。然而,上市后无论就卫龙自身存在的食品安全问题,还是休闲食品市场越发激烈的竞争,卫龙需要面临的问题仍不少。
对于卫龙来说,摆在首位的便是食品安全问题。黑猫投诉显示,在近30天内,卫龙投诉量达22条,多涉及食品安全问题。“卫龙魔芋丝吃出异物”“买的魔芋爽素毛肚吃出了一块黑色的物体,和虫子一样”“卫龙风味海带吃出虫卵”……不少消费者对卫龙食品安全提出质疑。
事实上,此前卫龙就曾数次被河南、山西、湖北等省份的市场监督管理局、食药监局查出,在其产品中添加了山梨酸及其钾盐和脱氢乙酸及其钠盐防腐剂。此外,公开资料显示,卫龙品牌所属公司平平食品截至目前涉及的司法案件中,排在首位的案由即是产品责任纠纷,高达39件。
在沈萌看来,虽然食品安全如果不造成潜在的诉讼和赔偿,不影响上市,但上市后如果不改善食品安全问题,不排除会引发监管风险。
在招股书中,卫龙方面同样提到,“未能维持食品安全及始终如一的质量可能会对公司的品牌、业务及财务表现造成重大不利影响”。
除品牌本身问题,上市后卫龙还面临日渐拥挤的休闲食品赛道,即使登陆资本市场,也很难高枕无忧。
从产品结构看,卫龙营收多度依赖于调味面制品。招股书显示,2018-2020年,卫龙调味面制品的收入分别为21.62亿元、24.75亿元和26.9亿元,占收入比重分别为78.6%、73.1%、65.3%。卫龙或是意识到上述问题,为拓展盈利渠道,卫龙增加了蛋制品、蔬菜制品(海带)、豆类及其他休闲食品品类。
不过,在卫龙新布局的休闲食品品类领域,已经有不少成熟的品牌,譬如三只松鼠、良品铺子、盐津铺子。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2020年,在中国休闲食品市场,卫龙排名第七位。按零售额计,卫龙占整体市场份额的1.2%。
此外,从公司体量看,和已经上市的零食类企业相比,卫龙的营收规模仍稍逊一筹。招股书显示,2018-2020年,卫龙的总收入分别为27.52亿元、33.85亿元、41.2亿元。而良品铺子、三只松鼠2020年度分别营收78.94亿元、97.94亿元。
在战略定位专家徐雄俊看来,上市后卫龙的资金会更加充裕,应该会扩大市场份额甚至跨界其他产品。不过,对于即将成为“辣条第一股”的卫龙来说,食品安全隐患、产品线单一以及激烈的竞争市场等都是卫龙待解的难题。
对于上述食品安全问题以及未来如何应对市场竞争,卫龙相关负责人在北京商报记者采访仅表示,“目前项目进展一切正常,根据联交所的规定,静默期公司需要遵守信息保密的规则”。
您可能也感兴趣:
为您推荐
8家险企股权被挂牌转让,为何险企股权不再被追捧?
深圳最低工资标准调整为2360元/月 失业保险金为2124元/月
辽宁实施失业保险省级统筹 对缺口核定等作出详细规定
排行
最近更新
- 微信如何解绑信用卡?微信解绑信用卡有哪些操作步骤?
- 封闭式基金能不能提前取出来?封闭期内可以接受新投资吗?
- 支付宝备用金是什么?支付宝备用金有哪些使用规则?
- 春运吉途,从台铃开始
- 品深圳味道过喜力新年,让年味“酒”一点
- 销售收入不及预期 天味食品2021年净利润预减50.96%
- 网信办:持续开展整治 严防“饭圈”乱象反弹
- 华宝股份因朱林瑶违法问题收关注函,股价再次逼近跌停
- 今年以来股价下跌超30% 芒果超媒致力转型谋生
- 东莞晁基实业因虚假材料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被罚 其系阳光城...
- 万里股份“神操作”:溢价11倍买入资产亏损出售
- “PPT造车鼻祖”游侠汽车董事长卫俊被冻结4500万股权
- 晋商消费金融合作的助贷平台立案,用户称还款不被认帐
- 一加10 Pro实测:外形辨识度高、押注游戏“稳帧”
- 脱掉K-9包袱节流减员,新东方在线驶向新“东方”
- 青海春天一字跌停,2021年预亏超2.65亿或将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 金地集团子公司东莞金展房地产因虚假材料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被罚
- 帮助中小企业纾困解难,工信部明确这些举措!
- 机构:2021年126家房企参与收并购 交易金额同比增长21.3%
- 营收净利双降,沃华医药用九成利润给股东“发红包”
- 东莞保越实业因虚假材料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被罚 其系保利、...
- 天津积分落户新政:取消年度落户数量限制
- 五粮液集团实现营收1400亿元
- 瑞尔集团再递表港交所:连续三年亏损 淡马锡持股10.88% 43...
- 发改委给高耗能企业定KPI:冬奥会用的神奇绿电,要引入碳交易
- 帕金森病治疗创新设备获批上市
- 比亚迪:2021年94名员工因不廉洁、严重违规被查处
- 国家药监局:蒲地蓝消炎片、红花逍遥片转为非处方药
- 春节食用饺子 挑选储存有哪些讲究?
- 我国手游玩家人均氪金344元,你有花钱吗?